首页 理论教育希利尔讲:阿根廷白银国度,南美最富国

希利尔讲:阿根廷白银国度,南美最富国

【摘要】:阿根廷阿根廷虽然白银资源很少,却很富裕,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在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印第安人以及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人种数量都比白人多,但阿根廷却以白人为主,这也是阿根廷与美国相似的一个地方。安第斯山脉将阿根廷与一个狭长的国家分隔开来,那个国家叫智利,位于太平洋沿岸。智利国土狭长,被称作“纤长之国”。“智利”意为“白雪的国度”,因为智利大部分地区是山脉,山顶常年白雪覆盖。

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取个名字,很多名字都含有具体的寓意。有些孩子长大后,名字似乎与人不太相称。比如说,“查尔斯”意为“强壮”,但叫“查尔斯”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强壮;“鲁思”意为“美丽”,但叫“鲁思”的人长大后不一定漂亮,反正谁都说不准。最早抵达南美洲的白人来到巴西南面的国家时,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都戴着银手镯和银项链,就认为那里肯定有很多银矿,于是就将这个国家叫做“阿根廷”,西班牙语意为“银子之都”。后来人们才发现阿根廷银矿资源很少,不过“阿根廷”这个名字还是一直沿用着。就像有的小朋友长大后与名字的寓意并不相称,但名字仍然不会变。

阿根廷

阿根廷虽然白银资源很少,却很富裕,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通过销售小麦和肉类,阿根廷人赚了很多钱,按照当初西班牙人取名字的方法,阿根廷似乎应该叫做“小麦之都”或“肉类之都”,当然这两个名字都没“银子之都”好听。阿根廷有宽阔的农场,种植小麦和玉米,还有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放养牛羊。人们把放养牛羊的人叫做“牛仔”,阿根廷人则把他们叫做“加乌乔牧人”。加乌乔牧人穿着南美披风。南美披风就像一条方形毯子,中间有个洞,头可以伸出来。披风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就当毯子盖。加乌乔牧人身边都会带一把大大的刀,能作为防身“武器”,能砍东西,吃东西时还能切食物。

阿根廷人用玉米喂养牛羊,销售牛肉赚钱。牛皮可以做皮革,羊毛织成布,都可以卖钱。

阿根廷很多方面都和美国很像,被称作“南美洲的美国”。比如说,阿根廷和美国都四季分明,有炎热的夏季,也有寒冷的冬季,不过有一点不同:阿根廷冬季的时候美国是夏季,夏季的时候美国是冬季。因为阿根廷位于南半球,而美国位于北半球。圣诞节时阿根廷是炎炎夏日,七八月份则冰雪覆盖。一二月鲜花盛开,人们避暑度假;七八月可以享受滑雪滑冰的乐趣。

我们都知道纽约是北美洲最大的城市,阿根廷的首都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常被称作“南美洲的纽约”。这个城市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意为“清新的空气”。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拉普拉塔河边,“拉普拉塔”在西班牙语中也是“银子”的意思。很有意思吧?“银子之都”有一条“银子之河”。

在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印第安人以及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人种数量都比白人多,但阿根廷却以白人为主,这也是阿根廷与美国相似的一个地方。不过阿根廷的白人大部分是西班牙裔的,说的是西班牙语。

从阿根廷沿拉普拉塔河顺流而上,有两个很小的国家挤在几个大国之间,叫做乌拉圭和巴拉圭。这两个国家和阿根廷也有相似之处,都放养牛羊,都有穿着南美披风的加乌乔牧人。巴拉圭有一种树,叶子可以沏茶,叫做巴拉圭茶。巴拉圭茶是加乌乔牧人的主要饮料,南美洲许多人都喝巴拉圭茶。南美洲当地人觉得这种茶非常好喝,曾试图将它卖到其他国家,但其他国家的人喜欢咖啡或普通的茶,对巴拉圭茶一点兴趣都没有。有时候,大人和小孩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吃,不喜欢的就不吃。很多美国人喜欢喝苏打水,其他国家的人却不喜欢。(www.chuimin.cn)

安第斯山脉将阿根廷与一个狭长的国家分隔开来,那个国家叫智利,位于太平洋沿岸。智利国土狭长,被称作“纤长之国”。“智利”意为“白雪的国度”,因为智利大部分地区是山脉,山顶常年白雪覆盖。虽然中间隔着安第斯山脉,但智利和阿根廷曾发生过战争。后来两国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达成了和平协议,同意不再交战。两国将金属武器熔化,做成一个巨大的耶稣铜像,铜像拿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写着:“除非安第斯山脉山崩地裂、灰飞烟灭,否则智利和阿根廷永不交战,两国在耶稣脚底起誓。”从那以后,两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原来那么简单的方法就能让两国停战,为什么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用这种方法呢?

你可能会疑惑:智利国土那么狭长,又有很多山地,肯定很贫穷吧?事实并非如此,智利其实也很富裕。智利北部有一片沙漠,可能十年都不会下一滴雨,却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你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吧?这怎么可能呢?那里又不能种东西,又不能放养动物,又没有金银财宝,怎么会那么富裕呢?因为那里有一种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叫做硝酸钠。硝酸钠是一种以前在海里的盐,之所以那么宝贵,是因为世界各地都需要硝酸钠。硝酸钠放到田地里,庄稼才能长得好。你可能又不明白了:既然对庄稼那么好,为什么那里反而没有东西生长呢?那是因为那里几乎不下雨啊!也幸亏那里没雨,不然硝酸钠就会溶化。这片沙漠形状像一条细长的沟渠,原来是在海底的,后来发生了地震,这部分海底隆起,形成了陆地。海水不断蒸发,就留下了硝酸钠。碘也产于智利,你应该对碘很熟悉吧?玩的时候不小心擦伤了,妈妈在你伤口上涂的褐色的东西就是碘酒。顾名思义,碘酒里面就含有碘。

智利有个山谷叫“天堂之谷”,其实就是智利的一个海港,风景不漂亮,气候也不宜人,和我们想象中的“天堂”截然不同。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把它叫做“天堂之谷”。这个地方用西班牙语叫做“瓦尔帕莱索”。

智利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位于山上,气候凉爽宜人。“圣地亚哥”意为“圣詹姆斯”。

哥伦布航海环游全世界的梦想没有实现,第一个成功航海环游全世界的人叫麦哲伦。麦哲伦和哥伦布一样,也向西出发,一直往前航行,直到美洲大陆挡住前进的去路。他沿南美洲直下,希望能找到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他经过亚马孙河,以为可以找到通道,但没成功,又经过拉普拉塔河,以为可以找到通道,也没有成功。最后,他几乎航行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地方,终于找到一个通往太平洋的通道。这条通道蜿蜒曲折,就是我们所说的海峡,为纪念麦哲伦,这个海峡就叫“麦哲伦海峡”。经过海峡时,麦哲伦看到左边陆地上有许多熊熊大火,没人知道那是火山爆发的大火还是印第安人点燃的大火。于是,他就将那个地方命名为“火地岛”,西班牙语意为“大火燃烧的土地”。他右边的陆地就是现在阿根廷的南部地区,当地的印第安人脚很大,他就把这些人叫做“巴塔哥尼亚人”,意为“大脚的人”。

几百年来,其他船只沿着麦哲伦走过的路航行。当然有的船只直接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合恩角经常有猛烈的暴风雨,沿途崎岖危险,多数船只都选择经过麦哲伦海峡。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到太平洋,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航程,海峡附近没有地方可以向航海船只提供物资,于是海峡旁就兴起了一个小镇,就像汽车加油站,向来往船只提供继续航海所需的物资。这个小镇叫“蓬塔阿雷纳斯”,意为“沙地”。蓬塔阿雷纳斯是全世界最南面的城镇。现在大部分船只都通过巴拿马运河往返于大西洋和太平洋,蓬塔阿雷纳斯的生意就冷清了许多。当地就兴起了另一种生意,人们在火地岛放养绵羊,剪下的羊毛统一从蓬塔阿雷纳斯运到世界各地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