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行为从行为学观点看,健康行为是让健康转向令人满意的一种行为。目前分为团体健康行为和个体健康行为:前者指社会团体、群体作为行为主体所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后者指个体作为主体而采取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后的行为并非一定与病情严重成正比。(三)健康与行为的关系健康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素质、降低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的活动和习惯。......
2023-11-01
(一)养成健康习惯
养成健康习惯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和勤洗澡外,还要自觉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良好健康习惯。吸烟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元凶,是不健康的行为。研究表明,戒烟可使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下降30%~40%。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适量饮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解除疲劳,但每次宜少量。茶是相对比较健康的饮品,茶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脂、防癌、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的作用,但饭后半小时内应少饮茶,否则会影响铁和钙等营养素的吸收。
(二)讲究心理卫生
多愁必多病,多病必短寿;若要想长寿,切莫多忧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是健康行为的重要一环。保持心理健康,首先应培养一些有益健康的习惯,如绘画、书法、集邮等爱好。恰当的心理寄托是保持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从中发现奋发向上的精神,往往会使心理和身体都健康,其衰老过程必然会延缓。
(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保证健康长寿的重要密诀。好静不好动是导致肥胖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体育锻炼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且能使慢性病患者早日康复。(www.chuimin.cn)
(四)膳食营养应全面均衡
人类的疾病和死亡常与膳食营养不均衡有关。均衡营养是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从饮食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可以“吃”出健康来,可以摆脱慢性疾病的困扰。
(五)生活起居有规律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容易发生疲劳。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生活有规律这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找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固定的睡眠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劳逸结合;切忌熬夜,少过夜生活,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关健康理论的多元分析与探究的文章
(一)健康行为从行为学观点看,健康行为是让健康转向令人满意的一种行为。目前分为团体健康行为和个体健康行为:前者指社会团体、群体作为行为主体所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后者指个体作为主体而采取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后的行为并非一定与病情严重成正比。(三)健康与行为的关系健康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素质、降低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的活动和习惯。......
2023-11-01
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也需要抓住关键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应在孩子3岁前就开始,且应及时教育孩子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有研究表明,人体味觉发育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2~7个月,及时地添加丰富的营养辅食有助于婴幼儿味觉的发育,添加米糊、菜泥、果泥等辅食,最好放在婴儿碗中用小勺喂,能更好地刺激婴幼儿早期味觉发育,减少进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2023-07-04
休闲活动是完全个性化的,其本质是自由。休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来说,具有以下功能:(一)消除紧张,缓解压力,提高效率适度的压力对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过度或长期的压力无疑会造成身心疲乏。体育、音乐、绘画等休闲活动,能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增强生理的承受能力,从而巩固身体的健康。......
2023-11-01
从人的个体发展来看,遗传素质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在心理发展上的物质前提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运动器官的结构等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遗传素质不仅是生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心理发展所必备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的个别因素提供了条件。......
2023-11-01
然而,结果事与愿违时,他们就产生了挫折,如在学业、工作、爱情等问题上,挫折会诱发青年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这个时期,大学生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2023-11-01
(一)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赖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二)消化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主要受迷走神经控制,运动中可使胃肠蠕动和频率加快,胃排空时间加快,各种消化腺分泌消化酶增加,肠鸣音增强,食欲增加,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运动对消化器官的功能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23-11-01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它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任何一个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加强。运动生理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的疲劳比肌肉和内脏的疲劳难恢复得多,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就会导致疲劳过度,产生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下丘脑的调节趋向维护机体的平衡与健康。......
2023-11-01
社会适应能力的开放性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具体的时间段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选定统一标准进行衡量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这种个体间的比较就是评价的可行性所在。基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该体现在上述六个评价指标之中。......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