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成为西亚两大强国。米底占领了亚述的北部和东北部,新巴比伦王国则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腓尼基的大部分。在摧毁亚述帝国后不久,新巴比伦王国的创立者那波帕拉萨逝世。为争夺亚述的遗产,新巴比伦王国同埃及赛斯王朝发生冲突。......
2025-09-30
波斯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今法尔斯省),公元前六世纪初,处在米底统治之下。六世纪中叶,居鲁士(公元前558—529年)领导起义,打败米底人,攻占其首府埃克巴塔纳(公元前550年),俘米底王阿斯提亚格,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强国,接着对外扩张,在短短十年间征服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吕底亚,并控制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市。公元前539年(或538年),居鲁士入主巴比伦,允许犹太俘囚返回。于是他们得以重建耶路撒冷及其圣殿。新巴比伦的灭亡,意味着波斯帝国的建立。公元前529年,居鲁士远征中亚,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杀。他的儿子冈比西二世(公元前529—522年)继位以后,继续向外扩张,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这时,帝国在东方再没有强大对手了。
一、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波斯
大流士一世的专制统治大流士一世继冈比西统治波斯,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522—486年),波斯帝国盛极一时。他残酷镇压米底、埃及、巴比伦、埃兰、亚述等地的起义,据说出征十九次,俘了九个王。他向东入侵印度河流域;向西入侵色雷斯,控制赫勒斯滂(博斯普鲁斯海峡),从而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至此,帝国疆域自西方的埃及扩及东方的印度,自南方的波斯湾、阿拉伯扩及北方的里海和黑海。大流士把波斯的广大地区划为行省,亲自控制埃及、巴比伦尼亚,其余二十个省区委派总督统治。属国只要按定额纳贡并提供兵源,即可独立处理内部事务。为监督省区,防止叛乱,每省派一军事长官、书记官和“王之耳目”监督官。这些官员由王任命,对王负责,随时报告总督及地方动态。大流士把军队编成万人团、千人团、百人队、十人队四种。士兵来自帝国各地,服装殊异,语言不同。还有一支御林军,包括万名“敢死军”,二千骑兵,二千步兵。军官多系享有特权的米底和波斯人。波斯本属内陆国家,但扩张政策使大流士重视海洋。他以腓尼基水手为基干,组成一支拥有六百至一千只战船的舰队。使波斯成为亚洲一流海上强国。他下今修筑两条大道。一为御道,自苏撒经两河流域中部到萨迪斯并远至爱琴海东岸的以弗所。一条自巴比伦越伊朗高原至印度边境。沿途有驿站、客栈,要津派兵驻守。驿卒及时波斯波利斯遗址传递官方信函。苏撒距萨迪斯约二千五百公里,通常要走三月,但驿卒至多二周即可到达。这些道路不仅为战争服务,也利于通商和文化交流。东方的鸡可能就是这时经波斯传入西方的。为便于指挥、控制并同各地保持密切联系,波斯设四大京城,苏撒是中心,向北、西、南各约三百余公里是埃克巴塔纳、巴比伦和波斯波利斯。为培养军事和管理人才,波斯创办了军事和普通学校,并在埃及办了一所医校。波斯采用埃及历法,分年为十二个月,月为三十日。波斯还统一币制,推行铸币。中央有权造金币,号大流克,重八点四一六公分,全帝国通行。省区、自治市只能发行银币和铜币。金银比率是十三比一。公元前五世纪初,大流士对巴尔干希腊发动战争。这次战争持续半个世纪,以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公元前331年10月初阿尔培拉附近高加梅拉一战,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击败,次年被杀,阿黑门尼德朝统治的古波斯灭亡。
贝希斯敦铭文贝希斯敦铭文是波斯的一项宝贵遗产,也是残留在亚洲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这一著名石刻包括浮雕和铭文两部分。浮雕在右上方,刻着大流士等波斯人和九个被俘首领的形象。铭文分三种:(一)古波斯文,在右下方,高约三点六米;(二)古巴比伦尼亚楔形文,在左上方;(三)古埃兰文,在左下方。三种文字内容相同,都是记述大流士一世镇压起义得胜事迹。
贝希斯敦石刻高八点六米,宽约十五米余,高悬在距地面九十一米多的岩壁上。英国学者罗林逊冒险登上悬崖,花了十多年功夫(1835—2025年)拓下所有三种铭文。2025年,他公布了一个古波斯文字母表,共三十九个字母,又公布了铭文(一)的一个完整的译本。2025年,他公布了铭文(二)的全译本。后来经其他学者共同努力,死文字的研究工作继续取得进展,终于导致亚述学的诞生。于是,一片片古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泥版文书,变成活的文献材料,开始向人们述说两河流域乃至西亚的历史了。铭文(一)恰如一把钥匙,学者们利用它而认识了铭文(二)。这种情况同商博良通过希腊文而释读埃及象形文一样,所以有些学者恰当地把贝希斯敦石刻比作“亚洲的罗塞塔石刻”。
琐罗亚斯特教琐罗亚斯特教相传为扎拉图斯特拉创立。他注意观察现世生活,把善、恶加以宗教形象化。他称善为马兹达神,说它周围有一群天使,其中最伟大者是光明之神米特拉。与善神对立的是一群魔鬼,首领是大妖精阿里曼。他认为火是善神的象征,并号召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帮助它抗击制造瘟疫、毒物和各种灾害的阿里曼。要战胜恶神,必须消除心中一切邪念,并以务农为本。“谁布下谷物,谁就播下了正义。”这是从游牧转向农业生活的反映,也是高于其他宗教之点。这个教还宣称,人死后都要受来世审判。幽灵必须通过一桥。它狭如刀刃,善人将顺利通过并与马兹达相会,恶人必坠入阿里曼居住的深渊。地、水、火、风是四大圣物,尤以火为神圣。人死以后,禁火化、土埋、投水或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免污染四圣。尸体常置塔内,或弃之沙漠任鸟兽啮食净尽。
琐罗亚斯特和穆罕默德一样,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死后,人们把他的言论辑录成书,这就是阿吠斯塔或《波斯古经》。它是从公元前一千年代上半期至公元三世纪陆续编成的。传世本用东伊朗古方言写成,包括神话、戒律、颂歌、祷词等。
琐罗亚斯特教被大流士一世奉为国教,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在长安建寺,称袄教、火袄教、拜火教或波斯教。伊斯兰教传入波斯后,袄教衰落,今日在伊朗、印度尚有少数信徒。
一、接引东、西方文明
伊朗古城波斯波利斯石柱群:现存波斯帝国的遗迹中,最为著名的当然是波斯波利斯古迹。波斯波利斯古迹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座行宫,“波斯波利斯”是希腊名称,意指波斯都城(希腊文的“波利斯”与英文的Palace同源,也可理解为“波斯宫殿”)。伊朗人称这里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贾姆希德的御座。贾姆希德是伊朗传说中一位古代国王的名字,据说他首先在波斯波利斯建造宫殿,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宫殿是在其旧址上建造起来的。(https://www.chuimin.cn)
波斯,这是一个被人熟知的名称。古波斯的统治范围与今伊朗近于一致。实际上,波斯只是古代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强盛部落,当波斯部落统治了伊朗的其他部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后,遂被邻国称之为“波斯帝国”,其后“波斯”也常被作为整个伊朗的代称,因而古代伊朗的文明也称为波斯文明。不过,伊朗人更习惯自称雅利安人。“伊朗”的字面意思,即“雅利安人的国家”,这一称呼比“波斯”更能反映出伊朗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
二、波斯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025年以前,生活在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几个部落结成了一个部落联盟,他们都讲相似的古伊朗语,彼此之间有着相近的风俗,史学上通常称之为雅利安部落和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只有语言学、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并非是一个种族)。雅利安人已经开始摆脱了游牧部落的流动性,有着比较巩固的定居生活,并且产生了一些宗法制度,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大约在公元前108世纪,雅利安人的支系——米底和波斯部落先后从临近地区迁移到伊朗高原,并且逐渐强大起来。根据伊朗民间传说,公元前8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米底部落率先建立起王国,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讲伊朗语的部族建立的国家。米底王朝末期,波斯人以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为中心,逐渐占据了强势的地位,并于公元前550年征服了米底。继而在吞并了周边部族以及巴比伦王国之后,波斯君主居鲁士(也译作“大流士”)建立起强大的王国,即波斯帝国。
就像中国的始皇帝一样,波斯君主大流士竭力制造君权神授的形象,。在城址南侧墙上刻有如下铭文:“伟大的阿胡拉,最伟大的神,他命大流士为王,把国家交给了他一一承阿胡拉的恩典,大流士成为国王”;“大流士王说,这是波斯土地,阿胡拉赐给我,这是一块吉祥的土地,有好马,有好男人,承阿胡拉的恩典和个人品格,大流士王不怕任何敌人”;“大流士王说,我祈求诸神的保佑,保护这个国家及这片土地不受仇恨、敌人、谎言和干旱之害,没有坏年成、没有仇恨、没有敌人,没有谎言侵扰它,我祈求最伟大的神阿胡拉和诸神保佑它”;“我,大流士,伟大的王,诸王之王,诸国之王,阿契美尼德族维什塔什卡之子。大流士说,承阿胡拉的恩典,我依靠波斯军队征服的这些国家敬畏我,给我送来王冠的有:胡齐斯坦、米底、巴比伦、阿拉伯、亚述、埃及、亚美尼亚、卡帕杜基亚、萨尔德,海上和陆上的希腊,大海彼岸的土地,萨卡提、帕尔特、扎尔卡(塞斯坦)、赫拉特、巴赫塔尔、索格特、花刺子模、鲁赫吉、岗达尔、萨卡人的国家,马那人的国家……”
三、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介
古代伊朗(包括波斯、安息等王朝)对于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致关重要。波斯、安息时代伊朗一带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与现今相近,大部分环境是干燥少雨的高原,如著名的卡维尔盐滩,又称中央荒漠盆地,占据了伊朗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伊朗文明主要是绿洲文明,绿洲是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心。绿洲地区由于耕地少,人口多,因而古代伊朗人有经商的传统,绿洲之间沟通往来的商路向东、向西扩展,成为日后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古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纬20°50°之间。东面是中华文明,北面是草原文明,中间是伊朗文明,南部是印度文明,西部有古希腊和埃及文明。伊朗正处于古代世界文明地区分布的中间位置,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传播的中心。公元前2世纪末,即中国西汉、伊朗安息和古罗马时期,古代丝绸之路全线贯通。通过丝绸之路,古代波斯人不但接触到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而且从控制丝绸之路贸易的地利中得以积聚财富,发展起瑰丽的波斯文化和艺术。
中国和伊朗两个文明古国,从中国西汉时期开始了正式的往来。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国之后,向西域各国派出了许多持节副使,其中的一位副使抵达了安息。当时的安息国王,就是伊朗历史上著名的密特里达特斯二世,他和汉武帝在位时间相近,文治武功也相当,是安息帝国的实际缔造者。汉使在安息受到了隆重的礼遇,自此次友好交往的开端之后,两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在随后上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延续着。中国向伊朗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织品、铜器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冶铁、造纸的技术等,并通过古代伊朗这个中介,把东方的物资和技艺传播到西亚与欧洲;中国的汉王朝重视军事,而古代伊朗自波斯王朝起就以出产良马闻名,因而自西汉起,就开始从古代伊朗及西域地区引进良马,并且这一传统历几个朝代而不衰。
栽培植物的交流,也是中国、伊朗两个文明古国物质文明交流的重要内容,从古代伊朗及其周边地区引入中国的栽培植物有许多,苜蓿和葡萄可算是最早、最为有名的,新疆地区的居民很快掌握了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其他的还有芝麻、蚕豆、大蒜、黄瓜、胡萝卜、安石榴等。古代伊朗从中国获得的栽培植物也不少,像水稻、谷子、高粱、生姜、桃、李等都是先经过古代伊朗再传到希腊、罗马等地区的。各国的民间百姓由此获益良多,实际意义上丝毫不逊于著名的丝绸贸易。
相关文章
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成为西亚两大强国。米底占领了亚述的北部和东北部,新巴比伦王国则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腓尼基的大部分。在摧毁亚述帝国后不久,新巴比伦王国的创立者那波帕拉萨逝世。为争夺亚述的遗产,新巴比伦王国同埃及赛斯王朝发生冲突。......
2025-09-30
苏美尔、阿卡德、亚述以及前后两个巴比伦帝国,互相征战、交替,新生与灭亡。一道曙光如同宝剑照彻黑暗,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于全人类历史的最佳比喻。湮灭了的巴比伦文明却因泥板的坚固而得到了永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几十万块泥板,都是这一说法的有力佐证。爱伦坡在诗句中写道:“光荣属于希脂,伟大属于罗马,”那么也可以说,不朽则属于巴比伦。......
2025-09-30
人们一般相信,在远古时代的巴比伦王国,有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关于“空中花园”,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挥舞手中出神入化之笔,将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描绘得美轮美奂。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安提巴特慕名来到巴比伦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空中花园”。仅此一端,就足见“空中花园”昔日的风韵。围绕“空中花园”的学术争论,纷纷扰扰,喋喋不休。......
2025-09-30
西北工委秘书长郭洪涛提出要佳县重新成立新六支队。新六支队在米脂圪凹店附近发现了他们,便悄悄尾随其后,伺机歼灭。新六支队建立后,佳米地区革命武装力量又逐渐壮大,敌人便调集强大兵力,采取“修筑碉堡、分兵合击、建立保甲制度、并村上寨、成立肃反委员会、宣传自首政策”等办法,肆无忌惮地对佳米苏区进行四面包剿。苏区根据地一块一块被敌人夺去,党政机关无法立足,新六支队暂时撤出佳县苏区,转战在佳、吴、绥、米地区。......
2025-09-30
汉谟拉比与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在信函往来中互称“兄弟”,约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联合一致的行动,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汉谟拉比一系列举动,使邻国为之惊恐。汉谟拉比在灭掉拉尔萨之后,挥师直逼马里城下,吉姆里利姆被迫臣服于汉谟拉比。在取得节节胜利后,汉谟拉比继续对亚述用兵,击败了亚述的军队及其盟友。亚述王朝因某种原因幸存下来,但其南部领土为汉谟拉比所占据。汉谟拉比统治的最后两年,巴比伦国家的扩张已达极限。......
2025-09-30
国内众筹上达成率超过1000%的部分无人机产品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强调众人力量的东方智慧,在众筹领域得到了证实。无人机众筹方兴未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和企业的加入,在这里他们得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阳光和采购方。CyPhy LVL1无人机众筹发起的日期是2015年中旬,众筹平台上给出的发货日期是2016年2月,但最终等来的结果是:众筹取消,资金全部返还。京东和淘宝众筹的每个项目页面都会有风险提示。......
2025-09-29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日益壮大,原有的罗马广场已经不足以应付日益增长繁盛的商业和社会活动需求。公元前54年,恺撒开始在元老院的背后兴建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的公民集会场——恺撒广场。广场的尽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维纳斯神庙。罗马恺撒广场的维纳斯神庙而罗马神庙则往往与普通的世俗活动混合在一起。这座恺撒广场开辟了罗马广场的新形制,成为后代帝国皇帝们效仿的对象。......
2025-09-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石油位于少数族群聚居的核心领地时,少数族群更有可能反抗由其他族群掌控的中央政府。石油的这种族群地理分布特征会增加族群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或加剧正在进行的族群冲突,使其演变为族群战争,因此这样的国家通常会爆发族群战争。本章还提出了两个关于石油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战争间关系的主要机制。......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