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予同教育论著选编-周予同教育论著精选

周予同教育论著选编-周予同教育论著精选

【摘要】:據這次陶器的研究,第一,在製作的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中國新石器末期銅器初期時代之仰韶期爲進步。殷墟的陶器,也是一樣。不過仰韶期中輪轉的陶器,都是寬口大腹的;而殷墟的輪轉的陶器,居然有形式高深製作細緻的“弦紋尊”。第二在製作的形式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仰韶期也有顯著的變化。殷墟的陶器與商周的尊彝屬的銅器很相像。殷墟陶器的研究,以上所述不過是研究的開端,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的可能性。

自從殷墟甲骨出土以來,大部分學者都只注意於文字的研究;於文字之外,留意到與甲骨同時同地出土的古器物的,僅只有羅振玉氏的《殷虚古器物圖録》一書。但羅氏這書,缺乏研究的性質,還只能視爲鑒賞的書籍,而不是真正的考古的撰著。最近這次的發掘,居然於甲骨之外,留意到陶器。這在殷墟研究史上,實可稱爲新紀録,因爲殷墟陶器的研究,不僅可以充實甲骨研究的内容,而且上可以與安特生發見的仰韶期的陶器參較,下可以與北宋以來發見的商周的彝器參較,以求中國史前文化的來源與變遷(關於仰韶陶器與中國文化,擬另撰一文叙述它)。

陶器是人生日用上極普通的器物,但是同時也是考古學上極緊要的材料。在一時代一區域中,各種陶器都有一定的名稱、一定的用途與一定的樣式,絲毫不容混亂。但因爲時代的遷异,區域的不同,於是陶器遂發生變化。時間愈長,距離愈遠,則這種陶器的變化也愈多。陶器所以在考古上最有價值,其原因就在於這種變化。中國研究古物學者,太偏重文字,所以陶器在金石學上素來没有占到相當的地位。從甲骨出土以來,注意到同時出土的陶器,這實是第一次。

據這次陶器的研究,第一,在製作的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中國新石器末期銅器初期時代之仰韶期爲進步。仰韶期的陶器,大都是手製的,間有用鏇削的,也有完全用輪轉的。殷墟的陶器,也是一樣。不過仰韶期中輪轉的陶器,都是寬口大腹的鉢;而殷墟的輪轉的陶器,居然有形式高深製作細緻的“弦紋尊”。就陶人輪轉的藝術一點説,殷商時代實較仰韶期爲進步。

第二在製作的形式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仰韶期也有顯著的變化。仰韶期與殷墟期共有的陶器是“鬲”(鬲與鼎相似而不同;鬲足長而中空如囊,其最初的形製如三個尖底瓶。鬲與中國文化的起源有非常重大的關係,擬另文叙述它)。但是殷墟的鬲不僅製作較精,而且形式也有變化。就是最可注意的鬲足,其中空的程度也漸漸减淺。譬如這次發見的“圈絡鬲”,只有近足處略略低凹。這在鬲的演化史上是异常重要的。(www.chuimin.cn)

第三,在製作的樣式與花紋方面。殷墟的陶器與商周的尊彝屬的銅器很相像。由這種製作的相像,我們很可以斷言:禮器的形制都原於用器,而銅器的形制也都原於瓦器。這實是中國器物演化史上的一大關鍵。由這個關鍵,我們又可以進一步推定:商、周二期,社會制度方面,雖有巨大的差异;但物質製作方面,實可見其承襲的痕迹。這與商周二朝是否同一民族問題是很相關係的。

殷墟陶器的研究,以上所述不過是研究的開端,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的可能性。就目前而論,這陶器的發見,至少可以證明甲骨之確是殷商時代的遺物,而章太炎斥爲近人僞造或指爲“五胡”十六國時的古物之説爲不足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