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温家宝论教育:我将全程聆听上午课程!

温家宝论教育:我将全程聆听上午课程!

【摘要】:“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怎么知道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了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怎么用?……”在初二年级组教师办公室,总理对朱建民等老师说:“我今天来,主要是听课。以前我曾到一所小学听过一节课,但感到一节课可能反映不了孩子们学习的整体情况。我今天听一上午课,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你们的尊敬。”

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使北京的空气格外清新。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一大早便来到位于北京月坛的第三十五中学。历经86年发展,这所由李大钊烈士参与创建的学校,已经发展成一所教书育人、特色鲜明、质量稳定的示范性学校。

烟雨蒙蒙中,温家宝自己打着伞,穿过学校操场,来到教学楼三层的初二(5)班教室。这个班今天上午第一堂课是数学,学习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上课!”徐俊军老师一声口令,温家宝和全班学生一起站了起来。

“同学们好。”

“老师好。”总理和同学们一起向老师问候。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怎么知道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了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怎么用?……”在讲解基本概念后,徐俊军以不断提问的方式,启发同学们思考和“三角形全等”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举手回答。(www.chuimin.cn)

教室里,气氛热烈。窗户外,雨越下越大。走廊上,十分安静,其他班都在正常上课。

温家宝认真倾听着徐俊军老师的讲课,不时在笔记本上记着。很快,40分钟过去了,下课铃声响了。温家宝和座位旁边的几位同学聊了起来。孩子们刚开始感到拘束,但能和总理“同学”,又听到温家宝的亲切话语,兴奋得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给你们归纳一下,老师是先告诉你们一个概念,然后启发你们要思索符合这种概念的条件和情况,学会用工具,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对不对?”温家宝一边翻着自己记的两页笔记一边说。同学们看到,总理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老师讲课的要点和他自己的感受、思考。

接着是语文课、研学课、地理课、音乐课……从上午8时10分到12时15分的4个多小时里,温总理在初二(5)班连续听了5节课。从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到阅读作家孙犁的《芦花荡》,从“走进研究性学习”到介绍“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再到学唱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5节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着总理和全班同学。

课堂上,总理像学生一样端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他时而翻看课本,时而做笔记。

每次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温总理和同学们亲切交谈,询问有关情况,他还前往其他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看望师生。在初二年级组教师办公室,总理对朱建民等老师说:“我今天来,主要是听课。以前我曾到一所小学听过一节课,但感到一节课可能反映不了孩子们学习的整体情况。我今天听一上午课,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你们的尊敬。”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