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

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

【摘要】:(一)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并到达安全地点的过程。人员疏散工作应由专人指挥,分组行动,互相配合。现场负责人通过口头或火警广播及时通报火场情况,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疏散。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寻找、携带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也不要在疏散过程中因携带过多财物而影响逃生速度。被困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逃生自救。

(一)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并到达安全地点的过程。人员疏散工作应由专人指挥,分组行动,互相配合。疏散过程中疏散人员应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盲目随从别人,应辨清着火源方位和有毒烟雾流动方向,尽可能避开烟雾浓度高的区域,向火场上风处进行疏散。现场负责人通过口头或火警广播及时通报火场情况,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疏散。首先应疏散着火层人员,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人员,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人员。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火场上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当公安消防人员到场后,由公安消防部门组织指挥。

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寻找、携带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也不要在疏散过程中因携带过多财物而影响逃生速度。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随时有可能断电,正在运行中的电梯会突然停止,使人员被困电梯内,故疏散时不可乘电梯。

(二)逃生自救

火灾发生后,由于火场上火势的不同,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因此逃生自救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被困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逃生自救。(www.chuimin.cn)

当疏散通道着火,火势不大时,可用水把身上的衣服淋湿,或将毛毯、棉大衣等淋湿披在身上,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低姿走出或爬出烟雾区。如果身上已经着火,应设法把着火的衣服脱掉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若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则更为有效。

如疏散通道被大火封堵,可将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或将绳索一端拴在门或暖气管道上,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顺着绳索爬下逃生。也可借助建筑物外墙的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下滑至地面。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也可以躲避火势和烟气。

无法撤离时,应退回房间或卫生间内,关闭通往着火区域的门窗,将毛巾、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或烟雾侵入。千万不要躲避在可燃物多的地方。如房间内烟雾太浓,不宜大声呼叫,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口腔和呼吸道。在夜晚可使用手电筒或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发出求救信号。

火场逃生时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可将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