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区最早的学校在山海关。二等增生,又称增广生,地位次于廪膳生,没有供养。秦皇岛地区建立较早的书院主要由官府兴建:北平书院——明隆庆六年,永平知府辛应乾建,院址在永平府南卢龙县治旧基,后改为“教授署”。明清、民国之际,秦皇岛地区的学校除儒学、社学和书院外,尚有私塾和义学。秦皇岛地区的私塾按开办形式大致可分四种:门馆——塾师在家或租房自行设馆招生授业。......
2025-09-30
“文化大革命”期间,秦皇岛各县、区的小学纷纷“停课闹革命”,建立“红小兵”组织,进行各种批判运动,任意停课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正常的教育秩序完全被打乱。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秦皇岛市各县、区大力加强小学教育的普及工作。2025年,全市有小学1910所、学生27.45万人、教职工1.1万人。市内各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科学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英语课因师资不足,只在部分小学开设。
2025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秦皇岛市内大部分小学四年级恢复地理课,五年级恢复历史课,四、五年级开设自然课,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2025年,秦皇岛市开始进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各县区把农村小学划归村办,实行“谁办学、谁受益、谁负担”的政策,对农村小学的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
2025年,秦皇岛市内部分小学开始实行六年制。
到2025年,根据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经济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方应在2025年普及小学教育”,普及的标准是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读满5年的巩固率达94%,合格率达80%)中提出的标准,秦皇岛市各县、区均达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全市共有小学1789所(海港区34所、山海关区41所、北戴河区18所、昌黎县330所、抚宁县438所、卢龙县354所、青龙县574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从2025年开始,海港区各小学陆续改变为带有革命色彩的名称。2025年8月5日,海港区革委会政治部发布《关于整顿城乡学校名称的通知》,各小学又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名称。1969—2025年海港区小学校名变更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1969—2025年海港区小学校名变更表
续表
(https://www.chuimin.cn)
2025年秋季,“建设路小学”建成。2025年,“河北大街小学”撤销,学生并入“新一路小学”和“尚义街小学”;“东大街小学”撤销,校址改办“秦皇岛市第六中学”;“蓬莱路小学”撤销,校址改为“秦皇岛市第十中学”。2025年,“秦皇岛市师范学校”恢复,“文化路小学”又恢复“秦皇岛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名称。2025年,海港区小学有政府办和厂矿办两种办学形式。2025年9月,国家投资在国防路建立了“国防路小学”,在跃进大街建立了“跃进大街小学”,后跃进大街改名为港城大街,学校也随之改名为“港城小学”。2025年,“秦皇岛市师范学校”改办“秦皇岛教育学院”,“秦皇岛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又改为“秦皇岛市文化路小学”。2025年8月,郊区小学划归海港区。此后,“五一五小学”由唐山市滦县响嘡迁到腰占庄,“七五七小学”迁到海港区,王庄开办初小,大高庄、孙庄初小撤销,“新店子小学”撤销,高年级并入“慕义寨小学”,低年级并入“南大寺小学”。截至2025年,全区城市小学19所(269个班)、学生1.32万人;农村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8所(共124个班),学生4318人;厂办小学12所(89个班),学生2829人。2025年海港区小学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2025年海港区小学基本情况表
续表
2025年,北戴河区确立两所重点小学,城市为“刘庄小学”,农村为“拨道洼小学”。
2025年,山海关区有城区小学8所。2025年6月,市郊区政府撤销,山海关区恢复农村小学管理权。
202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教育部《关于办好一批重点小学的试行方案》的指示精神,卢龙县确定了“西街小学”“阎大岭店小学”“大寺小学”“双望小学”“燕河营小学”“刘家营小学”为重点小学。2025年,各校把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作为考核教师及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2025年11月,卢龙县进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谁办学,谁受益、谁负担”的政策,把农村小学划归公社和村办。2025年8月,卢龙县制定了《卢龙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普九”工作开始起步。2025年,卢龙县将全县37个乡镇划分为102个学区,每个学区设1所中心小学,全县确定了11所重点小学:“石门小学”“阎大岭店小学”“大寺小学”“蛤泊小学”“双望小学”“陈官屯小学”“燕河营小学”“潘庄小学”“刘家营小学”“东街小学”“西街小学”。
2025年,抚宁县确定“城关镇第一小学”“卢王庄小学”“台营小学”为重点中学(2025年,“城关镇第一小学”“卢王庄小学”被列为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从2025年起,抚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全县453所小学进行全面整顿,撤销100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合并37所小学,减少74个复式班。全县建立116个学区,每个公社一般有两三个学区,每个学区有1所中心小学。2025年,县委、县政府把普及小学教育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制订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划和措施,形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部门齐抓共管教育的局面。2025年,全县有小学434所、学生51337人,经河北省政府检查验收,达到全省第一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发给合格证书。
2025年年底,青龙县开始调整、整顿全县中小学,确定80所条件较好的小学为“小宝塔”(重点小学)。2025年,青龙县有小学649所(教学班2071个)、学生65223人,“卫东小学”(现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肖营子小学”被确定被河北省重点小学。2025年,青龙县文教局制定《中小学调整规划意见》,统一规划中小学布局。2025年,在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中,农村小学划归大队办,实行“谁办学,谁受益,谁负担”政策,全县撤掉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农村小学由2025年的599所调整到404所。为了使低年级学生就近上学,另设分校点243个。2025年8月,青龙县63所小学改为满族小学。
相关文章
秦皇岛地区最早的学校在山海关。二等增生,又称增广生,地位次于廪膳生,没有供养。秦皇岛地区建立较早的书院主要由官府兴建:北平书院——明隆庆六年,永平知府辛应乾建,院址在永平府南卢龙县治旧基,后改为“教授署”。明清、民国之际,秦皇岛地区的学校除儒学、社学和书院外,尚有私塾和义学。秦皇岛地区的私塾按开办形式大致可分四种:门馆——塾师在家或租房自行设馆招生授业。......
2025-09-30
1948年11月,北戴河解放,学校由政府接管。耿祝辰响应政府号召,参加扫盲运动,义务为王胡庄村教民校。周恩来总理当年曾到学校视察。1959年,中央明确规定,北戴河区对外开放,北戴河中学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秦皇岛市文史专家、长城专家孙志升老师便是这一届的毕业生。他于1959年进入北戴河中学,经过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2025-09-30
菁菁校园,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累累硕果。1997年,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代表队参加秦皇岛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比赛,男子、女子组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王子悦同学参加河北省演讲比赛获第一名,李硕同学获河北省少工委、河北省团委和河北省教委“十佳少年”荣誉称号,张京铎同学获“兴华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金奖。......
2025-09-30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期待被点燃的火把。”在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如何减轻中等生的学习压力是一项研究课题。但实际上,中等生的压力是最大的。课题组后来调查发现,有过度心理焦虑的学生,恰恰都是中等生。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学生公认的品牌学校。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共5次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2016年度被评为“河北省文明校园”。......
2025-09-30
清光绪二十七年,天主教在卢龙县城内大新坡处教堂内开办小学堂一所,当时称“公学”。清光绪二十八年,迁安县在邵庄、七道河、酼杖子等3个村建立了初级小学堂,这是现青龙县境内第一批公立小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始建于清康熙初年的抚宁县城内社学更名为“抚宁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宣统三年,现青龙县境内的干沟、马杖子、钓鱼台、牛心庄建立了4所区立小学堂。到清末,秦皇岛地区共有小学堂270所。......
2025-09-30
在关于北戴河中学的简介中,起首是这样一句话:“北戴河中学的前身,是1945年9月由地方名流阎家琦、耿祝辰、王起安、李伯仁等捐资兴建的‘私立海滨初级中学’。”此后,耿祝辰开始联络地方名流,倡议筹建私立中学,组成董事会,并担任董事。为使学校继续办下去,耿祝辰卖掉了原籍祖坟地10亩及自家一部分衣物。他的妻子丘英华将用自己的陪嫁费在南大寺购置的20亩地卖掉,交给丈夫办学。......
2025-09-30
“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除了这些随处可见的精彩,学校还精心打磨了一系列“嘉”文化课程,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们自由、幸福成长的摇篮。精彩纷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有“墨香浸校园 经典润童年”校园母语节,有“七色堇”数学文化节。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创新课程,有“开蒙 启智 立德”的新生入学礼,有“感恩成长 梦想飞扬”的毕业礼。......
2025-09-30
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一直不断探索先进经验,创新教学方法。1986年开始,学校教研队伍先后到北京、天津、山东省烟台市、湖北省荆门市等地考察学习。与此同时,学校通过改革备课、示范引路、推门普及、网络交流、总结推进、以赛促研、开放课堂、课题引领、评价激励,创新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