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动商大学生成果:建立完善足球发展体系

动商大学生成果:建立完善足球发展体系

【摘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倡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的振兴中国足球的重要活动。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每年的9月开始,持续到次年7月,赛期长达10个月,横跨两个学期整个学年,分为省内赛、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比赛国际赛事成绩记录较少,推测受关注程度低、水平较弱。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倡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的振兴中国足球的重要活动。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是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足球协会共同创办,教育部官方唯一认证的全国高校十一人制足球联赛,同时也是中国足球在校园开展的最高级别足球赛事。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每年的9月开始,持续到次年7月,赛期长达10个月,横跨两个学期整个学年,分为省内赛、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

2000年10月,首届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在北京理工大学拉开序幕,至2018—2019年赛季,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已十次获得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冠军。

2003年9月,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在山东大学拉开帷幕,第三届更名为“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2009年又改回“2009—2010年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2010年又改回“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当时甲组和乙组(专业组)各有六支球队。2003年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为班底的中国女子大学生足球队参加了2003年在韩国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并获得季军,而以徐州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联合组队的中国大学生女足队则在2005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亚军。

2007至2009年,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的冠亚军曾获得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总决赛的资格;2012至2013年,大学生男子联赛的冠亚军还曾获得中国足协杯赛正赛的参赛资格;冠军同时成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队的主力阵容,辅以大学生足球赛超级组的一些出色球员,组建中国大学生足球队。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www.chuimin.cn)

2011年8月,以北京师范大学女足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女足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中国深圳大运会女足决赛中加时赛2比1逆转战胜日本队,时隔十八年后再获大运会金牌。

2012—2013年赛季,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首次实行超级组和校园组分组的模式,凡属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录取的学生,以及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均不得参加校园组的比赛,只能参加超级组的比赛。2014到2015年赛季,联赛在“超级组”和“校园组”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高职组”。

2017年,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正式更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简称CUFA)。2018—2019年赛季,将“高水平组”(原“超级组”)比赛分为超冠联赛和冠军联赛两个级别的比赛,并设立升降级制度,在超冠联赛引入主客场赛制。

2019年,CUFA参赛队伍达3000余支,深入覆盖全国近2000所高校,参赛队员多达50000余名(含女足),影响力覆盖3800万名在校大学生,横跨33个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019—2020年赛季,赛事继续深入改革。男子组方面,“高水平组”将分为超冠联赛、冠军联赛、挑战赛和资格赛四级联赛,四级联赛设立升降级机制。增设超冠杯赛,暨亚洲大体联亚洲杯选拔赛,优胜队伍可获得参加亚洲大体联亚洲杯的资格。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比赛国际赛事成绩记录较少,推测受关注程度低、水平较弱。中国大学生足球水平的提升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