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动商:全民健身新引擎,促进足球发展

动商:全民健身新引擎,促进足球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体育在多数人眼里就是体育比赛。国家提出发展青少年足球,表面上是扩大中国足球基础、提高中国足球总体水平,实质则是以足球为抓手和突破口,增强青少年的体质,通过足球教育助推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显然,健身方式的多样化、健身内容的多元化和健身需求的层次化,都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需要逐步实现的。

动商理念的提出,把体育提高到人格培养的高度,从这个角度审视体育,在我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用动商来解释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校园体育,将有助于国人重塑体育观,帮助体育走出被歧视的尴尬处境,给全民健身找到新引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体育在多数人眼里就是体育比赛。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与运动员画上了等号,有的人甚至认为运动员就意味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正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学校、家长不想让孩子接触体育,练体育成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专利

国家出台《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0年内达到2万所,2025年内达到5万所。国家提出发展青少年足球,表面上是扩大中国足球基础、提高中国足球总体水平,实质则是以足球为抓手和突破口,增强青少年的体质,通过足球教育助推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在很多校长、老师、家长的眼里,踢足球的都是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所以他们千方百计阻止孩子踢球。校园足球要发展,首先必须改变人们对足球的偏见,而要改变这种偏见,动商培养是一个契机。动商理念将动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塑造健全人格的三个基本素质,目的在于重新为体育正名,纠正人们对体育的偏见,重新发掘体育的教育功能,让体育重回校园。(www.chuimin.cn)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内容比较单一,层次也相对较低。在健身方式上,居民选择频率最高的健身方式是散步,青年人多选择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项目,而中老年人多数选择散步、乒乓球舞蹈(中老年妇女热衷于跳广场舞)、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居民常去的健身场所以免费的公共运动场所为主。

显然,健身方式的多样化、健身内容的多元化和健身需求的层次化,都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需要逐步实现的。动商理念正好从理论层面对全民健身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支持。动商理念认为,动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动商也会因人而异,这就使得全民健身的内涵变得丰富,为不同人群的不同层次、多元化需求提供理论支持。不仅如此,动商理念从健全人格、人类的全面发展层面突出体育对人的影响,提倡体育生活化,发掘体育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人们重塑正确的体育观念,进而投入体育锻炼的行列中,这也正是全民健身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动商理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4年8月,不少人提议将动商作为南京青奥会的成果,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2016年1月9日,“首届亚太动商研究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吸引了海内外26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围绕动商与国民素质、人类基因、体育改革、中国足球、学生体质等的内在关系,对动商的历史渊源、概念体系、测评体系、培训体系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动商与智商、情商共同构成了人类健全人格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最基本素质,动商像智商一样与生俱来,像情商一样可以后天培养。如今,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动商的核心思想和倡导的理念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主要提法不谋而合,动商研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将倾力助力全民健身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