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持VLAN 的交换机上都可以配置VLAN,以太网交换机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的配置命令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表4.3Cisco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及转换命令基于端口号的VLAN 划分如前所述,VLAN 的划分有多种方法,这里以基于交换端口号划分VLAN 的方式为例,介绍在交换机上VLAN 的配置步骤及实现方法。也可以在数据库配置模式下完成创建VLAN,并对其命名的操作。从VLAN 中删除一个或多个接口,其命令只需要在相应的指定命令前加“no”即可。......
2025-09-30
交换技术本身涉及网络的多个层次,因此VLAN也可以在网络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不同的VLAN组网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VLAN成员的定义方法上,通常有以下4种。
1.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VLAN
许多早期的VLAN都是根据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号来定义VLAN成员的。VLAN从逻辑上把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号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子网,各虚拟子网相对独立,其结构如图6—12(a)所示。图6—12(a)中局域网交换机端口1、2、3、7、8组成VLAN1;端口4、5、6组成VLAN2。VLAN也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如图6—12(b)所示。局域网交换机1的1、2端口和局域网交换机2的4、5、6、7端口组成VLAN1;局域网交换机1的3、4、5、6、7、8端口和局域网交换机2的1、2、3、8端口组成VLAN2。
图6—12 用交换机端口定义VLAN成员
用局域网交换机端口号划分VLAN成员是最通用的方法。但是,纯粹用端口号定义VLAN时,不允许不同的VLAN包含相同的物理网段或交换端口号。例如,交换机1的端口1属于VLAN1后,就不能再属于VLAN2。用端口号定义VLAN的缺点是:当用户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时,网络管理者必须对VLAN成员进行重新配置。
2.用MAC地址定义VLAN
采用节点的MAC地址来定义VLAN的优点是:由于节点的MAC地址是与硬件相关的地址,所以用节点的MAC地址定义的VLAN允许节点移动到网络其他物理网段。由于节点的MAC地址不变,所以该节点将自动保持原来的VLAN成员地位。从这个角度看,基于MAC地址定义的VLAN可以被视为基于用户的VLAN。(https://www.chuimin.cn)
用MAC地址定义VLAN的缺点是:要求所有用户在初始阶段必须被配置到至少一个VLAN中,初始配置通过人工完成,随后就可以自动跟踪用户。但在大规模网络中,初始化时把成千个用户配置到某个VLAN中显然是很麻烦的。
3.用网络层地址定义VLAN
使用节点的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来定义VLAN具有独特的优点。首先,允许按照协议类型来组成VLAN,这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应用的VLAN。其次,用户可以随意移动工作站而无须重新配置网络地址,这对于TCP/IP用户特别有利。
与用MAC地址定义VLAN或用端口号定义VLAN的方法相比,用网络层地址定义VLAN的缺点是性能较差。检查网络层地址比检查MAC地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用网络层地址定义VLAN的速度会比较慢。
4.用IP广播组定义VLAN
这种VLAN的建立是动态的,代表了一组IP地址。VLAN中由称为代理的设备对VLAN中的成员进行管理。当IP广播包要送达多个目的节点时,就动态建立VLAN代理,这个代理和多个IP节点组成IP广播组VLAN。网络用广播信息通知各IP站节点,表明网络中存在IP广播组,节点如果响应信息,就可以加入IP广播组,成为VLAN中的一员,与VLAN中的其他成员通信。IP广播组中的所有节点属于同一个VLAN,但只是特定时间段内特定IP广播组的成员。IP广播组VLAN的动态特性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服务灵活地组建,而且可以跨越路由器形成与广域网的互联。
相关文章
在支持VLAN 的交换机上都可以配置VLAN,以太网交换机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的配置命令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表4.3Cisco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及转换命令基于端口号的VLAN 划分如前所述,VLAN 的划分有多种方法,这里以基于交换端口号划分VLAN 的方式为例,介绍在交换机上VLAN 的配置步骤及实现方法。也可以在数据库配置模式下完成创建VLAN,并对其命名的操作。从VLAN 中删除一个或多个接口,其命令只需要在相应的指定命令前加“no”即可。......
2025-09-30
在大多数情况下,划分VLAN 的主要目的是隔离广播、方便网络管理及增强网络安全性。为了使不同VLAN 内的用户能够相互通信,必须提供VLAN 间能够通信的策略。图4.13多端口连接实现VLAN 间通信在这样的连接中,相当于两个局域网连接到了三层交换机。这时,只要禁止三层交换机11 号和13 号端口的交换功能,分配IP 地址,启动路由功能就能实现VLAN 间的互通。图4.14 中实现VLAN 路由的主要配置步骤如下:①在二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 10 和VLAN 20。......
2025-09-30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上连接两个同类网的设备,它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也是具有单个输入端口和单个输出端口。网桥需要互联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的协议。图5—5用网桥连接局域网两个局域网LAN A与LAN B通过网桥连接在一起。......
2025-09-30
图1—23星形网络星形拓扑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所有的通信均由中央结点控制。图1—24环形网络环形拓扑结构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数据传输质量高。单个结点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环形网平时使用的比较少,主要用于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环形拓扑更适用于网间网等超大规模的网络。图1—25树状拓扑网状拓扑又称为无规则拓扑。......
2025-09-30
网络层描述主机与通信子网的关系。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是通过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接口来实现的,这个接口实质上是网络中的子网边界,除了服务质量外,该接口的服务与通信子网技术(介质)无关。设计一个基本的网络层必须解决数据传输单元分组在通信子网中的路由选择问题以及多个网络互联的问题,以完成对传输层的服务提供。......
2025-09-30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处在鼎盛时期。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现实世界的各种应用向网络虚拟世界转移,网络各种应用的新需求作为最基本动力驱动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向前发展,今后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使各种网络可以方便地互联在一起,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2025-09-30
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在网络中共享资源通常需要被授予适当的权限。一方面,通信系统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渗透到通信领域中,又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性能与智能。从用户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透明的数据传输机制和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2025-09-30
TCP/IP与OSI在分层模块上稍有区别。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TCP/IP参考模型没有与OSI参考模型的表示层、会话层对应的协议。这一点便充分体现TCP/IP的兼容性与适应性,它也为TCP/IP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图3—6传输层的通信方式4.应用层TCP/IP的体系结构中,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都集中到了应用层中实现。TCP/IP应用的架构绝大多数属于客户端/服务端模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