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剧院-乌兰巴托市,蒙古国和北京国际友好城市研究

剧院-乌兰巴托市,蒙古国和北京国际友好城市研究

【摘要】: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也是蒙古国的政治、交通、文化和艺术中心。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并以其为首都。乌兰巴托在蒙古语的意思为“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化都市,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分为九个区,蒙古全国人口的46%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的74%是青壮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1922年,乌兰巴托成立了文艺宣传活动中心苏赫巴托尔俱乐部和戏剧工作委员会,1926年修建了人民娱乐活动场。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也是蒙古国的政治交通文化和艺术中心。乌兰巴托有3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1639年,原为蒙古喀尔喀部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称为“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推翻了蒙古王公和活佛的统治,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并以其为首都。乌兰巴托在蒙古语的意思为“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化都市,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分为九个区,蒙古全国人口的46%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的74%是青壮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在蒙古国的戏剧史上,往往以歌舞和戏剧的形式表现,这与古代蒙古经常举办喧哗又热闹、载歌载舞的节庆活动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蒙古国现代戏剧是从1921年蒙古革命胜利后开始发展的。1922年,乌兰巴托成立了文艺宣传活动中心苏赫巴托尔俱乐部和戏剧工作委员会,1926年修建了人民娱乐活动场。委员会依靠群众业余文艺工作队,进行早期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产出了现代蒙古国第一部成功的戏剧《桑杜总管的罪恶事业》,歌颂民族独立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20世纪30年代,蒙古国家剧院、青年剧院和革命军人剧院相继建立,产生了专业剧作家,戏剧的艺术性也逐渐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蒙古国的专业剧作家不但创作剧本,而且翻译和改编苏联和其他国家的优秀剧本,这对蒙古戏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的戏剧作品表现了蒙古国人民和苏联人民为保卫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今天的蒙古国戏剧已逐渐走向以反映当代生活、刻画新形象为主的道路。乌兰巴托每年举办众多与别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乌兰巴托舞蹈节”等,国家级别的剧院和戏剧学院也都设在乌兰巴托。乌兰巴托的歌剧院和舞剧院成立了成熟的艺术创作组,组建了自己的专业院团,在国际音乐和舞蹈比赛中崭露头角,并经常组团出国访问演出。(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