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国际友好城市研究-芬兰国家剧院

北京国际友好城市研究-芬兰国家剧院

【摘要】:芬兰国家剧院是赫尔辛基最早期的公共建筑,建于1872年,有着令人一见难忘的新艺术风格,由灰色芬兰花岗石建造,覆盖红色瓦片,洋溢着古雅气派。这座新浪漫主义建筑是芬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纪念碑之一。芬兰国家剧院是芬兰历史最久的一家芬兰语专业剧场。在1902年之前,名为芬兰剧场,主要是作为一个旅游公司,之后改名为芬兰国家剧院。

芬兰国家剧院是赫尔辛基最早期的公共建筑,建于1872年,有着令人一见难忘的新艺术风格,由灰色芬兰花岗石建造,覆盖红色瓦片,洋溢着古雅气派。剧院的诞生与19世纪末的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当时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所有的知识精英都说瑞典语。包括戏剧在内的芬兰语言和艺术的出现,成为一场文化运动的支柱,这场运动始于1860年,逐渐走向政治,1917年随着民族独立而达到高潮。这座新浪漫主义建筑是芬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纪念碑之一。芬兰国家剧院门前有一座芬兰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家和小说家阿列克西斯·基维的青铜塑像,作家的手搭在腿上,目光凝视着斜下方,陷入沉思。芬兰国家剧院是芬兰历史最久的一家芬兰语专业剧场。在1902年之前,名为芬兰剧场,主要是作为一个旅游公司,之后改名为芬兰国家剧院。

剧院有三个主要的剧场。主剧场拥有885个座位,它的大理石大厅保留了许多原始的艺术作品,如带有朱霍·里萨南壁画的黄色灰泥墙和埃米莉·贝格博姆半身像。在大堂内,有一部电梯可通往除主楼层外的所有其他楼层。大厅窗户的窗户是由埃利尔·萨里宁设计的,天花板上装饰着约里拉的壁画。小剧场建于1954年,极简主义风格,落地窗透光性非常好,有307个座位,主要表演现代戏剧,与上演主流戏剧拥有历史传统的老剧院形成了鲜明对比。剧场的建造基于海基塞壬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民主舞台”,从观众席各个角度观看效果都非常好。与小剧场位于同一建筑内的还有威伦索那剧场,建于1976年,有152个座位,场馆内观众与演员能有亲密的接触,因此主要上演试验先锋剧目,以及儿童戏剧。另外,奥马波哈工作室建于1987年,是国家剧院最小的房间,有80个不编号的座位,是专门为涉及社会和个人的微妙和困难问题的实验剧场而设计的。2011年1月,名为“俱乐部场景”的老剧场餐厅重新开张,空间被重新装修并改造成一个钢琴酒吧,这里有不同风格的音乐诗歌、小型艺术晚会。(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