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作体验:美好且有价值

合作体验:美好且有价值

【摘要】:每个人所经历的,所认为的“最有价值”都不一样。也只有在这种碰撞中,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加以改正。学习如何与伙伴商定、确立演奏目标,以及当两个人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去磨合、调整、妥协。更有意思的是一起演奏当代作品,里面还掺杂了作曲家本人的建议。当我们拥有一个搭档数年、甚至达到数十年之久时,就会培养出牢不可破的信任。

音乐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比语言的表达要细致微妙得多。有的解释这样写道“音乐开始于语言的尽头”意思就在于此。在舞台上的演出经常是沉默的,大家都在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来交流,传达彼此的意思。当我们走上舞台,默默对视,从来不会数“一,二,三,开始!”,而是点头示意,一起呼吸,随即在各自的乐器上起舞,描绘相同的色彩。这是一种无言的默契,彼此可以读懂互相之间呼吸的长短强弱,随着搭档的改变而起伏。也许有时候突发灵感或者状况,会演奏出与平时商定好的排练完全不相同的细节,彼此也会瞬间感知明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联结,从第一个音,第一个呼吸开始,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的音尾完全消失在空气中才算结束。

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以一种方式排练了三重奏,然后,在表演中,他们俩完全改变了诠释——这是十分自然和常见的一幕,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我们在舞台上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交流,有时甚至连眼神也顾不上交流(全神贯注,集中力在乐谱上),但我们依然可以出色完成演奏,就好像我们读懂了彼此的心。

关于合作的个人经历可以写成上千页的奇闻轶事和精彩的叙述,这种对于合作演出经历的描述,相信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每个人所经历的,所认为的“最有价值”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排练的过程,可以充分地展开乐句,面对一个个小细节,一个音一个音地慢慢雕琢打磨,反复磨合训练默契,录音下来再仔细聆听,试图找到更加平衡的声音。每一次排练的过程也是更加了解搭档同伴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观点的碰撞中,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地了解到对方的审美品位以及趣味点。也只有在这种碰撞中,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加以改正。并且在日复一日地磨炼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沟通技能。学习如何与伙伴商定、确立演奏目标,以及当两个人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去磨合、调整、妥协。

更有意思的是一起演奏当代作品,里面还掺杂了作曲家本人的建议。如何与一个创作者有效沟通又是一门学问。一般新作品往往技术比较复杂而且节奏多变,演奏难度较大。能接手的一般是时间很紧的任务,由不得靠时间细细打磨,要的就是下手快、准、稳。因此偶尔可以适当牺牲一些实在困难的片段,改由稍微容易的技术来替代,这是需要在练习时尽快确立摸索的。当我们私自篡改了作曲家的乐谱时,该如何与他商量探讨就变成了一件讲求艺术的事情。也是需要借助每一个机会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直持续不断地提升演奏实力才是最终解决办法。(www.chuimin.cn)

当我们拥有一个搭档数年、甚至达到数十年之久时,就会培养出牢不可破的信任。处于这种长期的默契关系下,他可能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甚至超过了你和家人的默契。达到这种程度,可以省去很多口头的交流,这种被许多合作者所共有的感觉,曾有人描述为“当所有的表演实在是太过于顺畅默契时,都好像它只是按下了播放键,后面就开始自动演奏”。

大多数音乐家似乎很享受这种无须讨论的感觉。因为合作者对音乐有相似的理解,彼此之间有足够的“协调”能力,只要思维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