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器上的直接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帛质地轻软,面积大,可卷可折,易于书写和携带,由此也产生了“卷轴装”的形式。帛贵简重,将它们作为书籍材料显然不合适。自此,书籍艺术的创造者施展智慧与技能,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最值得一提的是“线装”形式,它是中国传统装订技术史上最为先进的形式,是“中国书”的象征。......
2025-09-29
本书研究的“神”包括兽形“神”、半人半兽形“神”和人形“神”。“神”符号是以上三种“神”的抽象形式,这种形式中包含着我国上古神话的精神内涵与文化背景。兽形“神”是指外形由兽类外形构成的“神”,如鸟身龙首、龙身鸟首、猪身蛇尾等。半人半兽之“神”是指外形由人类外形与兽类外形一同构成的“神”,如马身人面、人身羊角、龙身人面等。狭义的人形“神”是指外形与人类外形一样的“神”,这些“神”在《山海经》中没有明确指出由兽形部分组成,本书默认为人形。广义上的人形“神”是指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如黄帝轩辕、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等,在《山海经》中有兽形成分存在,但在历代神话传说中逐渐衍变为人形并被大家熟知。以上两者本书一并归入人形“神”的研究范畴。
从兽形“神”与原始山岳崇拜的上古巫术祭祀活动,到半人半兽形“神”与趋吉避凶的上古巫术祭祀活动,再到人形“神”与政教合一的上古巫术祭祀活动,体现出《山海经》三类“神”的产生过程的文化背景。祭政合一的政权构建方式,影响了上古神话中“神”的产生及其特征。因此,从照搬自然界的神话原型,到逐渐符号化的神话原型,再到五行符号形成后的神话原型,这个变化过程也就是三类“神”产生发展的过程。(https://www.chuimin.cn)
《山海经》里有着很多有关“神”符号的记载。据统计,明确标明是“神”的形象在《山海经》的篇章中分别出现次数是《南山经》3次,《西山经》24次,《北山经》7次,《东山经》4次,《中山经》25次,《海外南经》3次,《海外西经》2次,《海外北经》1次,《海外东经》1次,《海内南经》1次,《海内西经》1次,《海内北经》1次,《海内东经》1次,《大荒东经》6次,《大荒南经》2次,《大荒西经》5次,《大荒北经》6次,《海内经》2次。从本章第一节兽形“神”到第二节半人半兽形“神”再到第三节人形“神”的观照是依据古代神话的发展历程而分节的。“一般认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1]。古代神话最原始的形象就是动物形“神”,在《山海经》中即兽形“神”;古代神话随后产生的形象是半人半兽形“神”,即《山海经》中的半人半兽形“神”;古代神话最后一个阶段产生下了人形“神”,对应《山海经》文本,即人形“神”。以上三个阶段是古代神话“神”形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依照此过程对于《山海经》诸神进行梳理有利于区别古代神话在不同时代发展变化的异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山海经》“神”符号的文化内涵。这三类“神”不仅隐含上古时期先民的民族思维,也与上古巫术祭祀密切相关,同时,三类“神”还是构成中国古代神话学原型谱系的基础。
相关文章
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器上的直接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帛质地轻软,面积大,可卷可折,易于书写和携带,由此也产生了“卷轴装”的形式。帛贵简重,将它们作为书籍材料显然不合适。自此,书籍艺术的创造者施展智慧与技能,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最值得一提的是“线装”形式,它是中国传统装订技术史上最为先进的形式,是“中国书”的象征。......
2025-09-29
写稿要找题目,不很容易,这次就可以用联而且想之法,由汽车而扩大,说“代步”;又泛论不好写,只说自己的一点点经历和感受。《水浒传》里有神行太保,可证找代步是无能。总之,思路随道家,对不用腿而找代步就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表现于代步方面,有轨变为无轨,长亭短亭变为高速,余落日的渡头变为机场。不只文章,情意也是自己的特别值得珍重,所以就本诸存诚的原则,以下说说与代步有关的或说由代步引起的情意。......
2025-09-29
[16]直到殷商西周时期,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才得以形成。在夏商西周时期,从文字的发明到青铜器具的使用,从宗法、礼乐制度的创建到人本精神的确立,中国文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之后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殷商文化的“天命神权”特色,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天命神权”的神本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便是转化的契机。这标志着殷商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
2025-09-30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常常用“偃师”“陈平造傀儡”来代表偶戏艺术的水准。但是中国偶戏大多借鉴戏曲艺术的经验,采用定形化的脸谱,作为偶人形象呈现的方式;同时借助对人体运动规律的把握,来展现偶人站立行走等体态。显然,在中国偶戏的各种形态中,除了人偶戏之外,其他偶戏品种基本上都将人隐藏于戏剧场面之外。......
2025-09-29
带着这两种认识,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讲授的建筑史课程,重新认识建筑史教学的意义,并且把这个思想贯彻到《西方建筑的故事》这套丛书当中。在这套丛书中,我不仅仅会介绍西方建筑个体风格的变迁史,而且会用很多的篇幅来讨论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谷歌地球等技术条件,从一种更加直观的角度将建筑周边环境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建筑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2025-09-30
图009图009这是一件人面兽身的西夏铁秤砣,圆圆的头部,一双圆眼置于杏仁形的眼眶内,两眼之间靠上的位置有一个黄豆粒大的微微隆起,其上有一绿豆粒大的第三只眼,其两侧是圆形的眉毛,三角形的鼻子,底下是上平下尖三角形的大嘴,嘴角在两眼的下边,耳朵在两眼的侧后方隐约可见。这件三目人首兽身铁秤砣与埃及狮身人面像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在瑞兽形铁秤砣上都展示的一览无余,那个西夏秤砣就直接把......
2025-09-29
也是由君士坦丁开始建造的墙外圣保罗教堂位于罗马南城墙之外使徒保罗的墓地上。其内部柱列采用拱券构造,非常有节奏感,仿佛一系列喷起的水柱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曾被认为是罗马最漂亮的教堂。19世纪被焚毁前的墙外圣保罗教堂这座教堂也是一座五廊身的大型巴西利卡。墙外圣保罗教堂平面图图拉真巴西利卡平面图同样是巴西利卡,基督教巴西利卡与罗马会堂巴西利卡给人的感受有实质上的不同。......
2025-09-30
本人收藏瑞兽形铁秤砣三十余年,收藏各种瑞兽形铁秤砣已一百五十余种。对于对瑞兽形铁秤砣的研究那就更难了,收藏的人极少,研究的人就更少,也没有介绍瑞兽形铁秤砣的书籍和文章。看到这幅图,不由得心头一震,此镇墓兽的尾部造型与我所收藏的两件瑞兽形铁秤砣的尾部一模一样,好像天上飘来,犹如飞来峰一般,真是神来之笔。......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