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范金与合土的远古记忆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范金与合土的远古记忆

【摘要】:但是,我们看到商代晚期出现的方彝这种器型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史前陶器类型。方彝最大的特点在于:器盖为建筑四坡顶的形式,正脊、戗脊位置均有扉棱以加强表现屋脊的形象,顶上还有四坡形小柱。这表达的应当是建筑的意象,更确切地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高等级宫室建筑的意象。[8]“范金”就是铸青铜器,“合土”就是造宫室。本书讨论的中心则是宫室建筑与铜合金这两个概念交汇碰撞的另一种发展方向——“范金为殿”。

中国拥有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技术在商代就已经相当发达,商代晚期已经初步建立了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Cu-Sn-Pb(铜-锡-铅)三元合金系[7]。中国青铜文明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青铜器作为礼器,承载了礼仪、祭祀、权力等深刻内涵和功能。青铜器的器型形形色色,一般来说,大多数商代青铜器都能在史前陶器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器型(图1-7)。但是,我们看到商代晚期出现的方彝这种器型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史前陶器类型。方彝最大的特点在于:器盖为建筑四坡顶的形式,正脊、戗脊位置均有扉棱以加强表现屋脊的形象,顶上还有四坡形小柱。这表达的应当是建筑的意象,更确切地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高等级宫室建筑的意象。其中最为形象的要属妇好偶方彝,不仅有坡顶、屋脊的形象,还做出了梁头的形象(图1-8)。

图1-9 金釭安装在木杆件上构造示意图

图1-10 金釭可能安装位置示意图

为什么青铜方彝没有对应的陶器前身?这是不是能从侧面反映出,宫室建筑的高等级、象征性,与青铜的高贵性具有某种天然和内在的契合?正如《礼记》所记:(https://www.chuimin.cn)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8]

“范金”就是铸青铜器,“合土”就是造宫室。人们在回忆先祖的创举时,将这二者并列叙述,恐非偶然。这提示我们思考,这两项创举所产生的产品在人们的认识中,是不是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在考古资料中,我们看到大约是在商王武丁时期(公元前12世纪),一方面,宫室建筑中开始使用铜锧这样的铜建筑构件;另一方面,宫室建筑作为艺术形象,也开始被青铜这种媒材以礼器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历史地看,这两方面又继续发展出不同的艺术传统。后者发展出铸造殿型青铜器的传统,后世的金铜神龛、神殿铜模型、银殿,甚至殿型铜香炉等,都可以看做这个传统的艺术产品。

当然,这个艺术传统生产出的并不是建筑,而是建筑形象的器物或建筑模型。本书讨论的中心则是宫室建筑与铜合金这两个概念交汇碰撞的另一种发展方向——“范金为殿”。这个艺术传统包括部分使用铜构件,进而全部使用铜构件的铜殿;也包括铜柱、“天枢”这样的大型铜、铁构筑物,以及佛教传入后的铁塔、铜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