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濠涌村的建筑,同样是岭南民居典型的灰白色调,但这当中亦不乏细味之处。曲径幽深处,有两座碉楼距离极近,一座墙壁明黄,经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其身斑驳,脱落出道道白痕,但楼顶的雕纹依旧醒目,正面赫然刻着“1949”,不知是不是它的建筑年份。此外,有资料记载,濠涌村于民国初年曾建起一座兄弟楼,“两楼相依而建,款式外形无异,不分伯仲”。想来,这些建筑无不寄寓着时人对后世的牵挂与期盼。......
2023-10-17
说起泮沙,不得不提闻名中山的泮沙纸鸢。史书有云:“五代时,古人在纸鸢上系上竹哨,随风放高后,声如筝鸣,故称为风筝。”也许因为还不到放风筝的季节,采访当天,并未见纸鸢飘飞。据地方史料所言,南朗于宋朝就有重阳放纸鸢的习俗,至明清更达至鼎盛。这项盛事有大型观赏与小型界斗之分:前者包括百足(蜈蚣)、彩凤、大裆、双飞蝴蝶等造型醒目的风筝,由大家族主持;后者有菱角仔、马拉鸢、燕子等品类,可自娱自乐,又或是界线比拼,但两者皆旨在放飞纸鸢溜走晦气,以求福荫。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村中人许宝航曾连获冠军,得省赛“金猪奖”殊荣,并应邀到澳门表演。
在村口玩滑轮车的男孩
从前在南朗一带,但凡山顶高坦处、祠堂前、晒谷场里、田野间,乃至与船篷之顶皆有纸鸢集会,被誉为“风筝之乡”的泮沙更是如此。只是如今放风筝者,却未必是往昔人。走在新房旧屋参差交错的村中,不难发现,如今说着各地方言的外来人口并不少,尽管不知村中历史,但他们举家迁来,在此落地生根,早已对这一街一巷了如指掌。
且认他乡作故乡,他们的生活辛劳亦安稳。广场上,烈日下,老奶奶撑着伞,护着年幼的孙儿蹒跚地学骑着小小的三轮车。道路上随处有孩儿嬉戏,或是无忧无虑地从屋里窜出,紧紧地攥着手中的散钱,跑过几个街区到便利店买杂物,一如我们还能安心地满街乱闯的童年。不知是否因此,村中土生土长的中年人似乎颇有戒心,遇见村外访客,便絮絮叨叨地追随着、纠缠着,誓要问个分明。蹙眉是他们常有的第一反应,但看着拍照者,他们最后也会怅然一笑,觉得这熟悉又陌生的街角已没什么留影的必要。只有村中的老人依旧泰然淡定,安静地坐着,悠闲地抽着烟,任脚下的猫咪撒娇。若非屋内传出的广播声,也难辨是当地人抑或是远道而来的老者。(www.chuimin.cn)
街外的世界在变,如此靠近高速公路的乡村,自然难于守旧。村委于2009年发布的概况资料中,就连每家每户拥有的电脑、汽车、电视、饭煲、饮水机都有巨细无遗的介绍,彰显村中这些年的改进,这对于曾被说是“东走西走,有差有好,有女不嫁泮沙佬”的从前,想来是可喜的。即便是改变,即便难免无所适从,但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常在的,一如村中的安逸,一如被放飞的纸鸢,还有那份无论异乡人又或是土著都可共享的快乐。
缀满枝丫的桑葚
坐在家门前歇息的老人
有关中山客 在自己的古村落漫游的文章
南朗濠涌村的建筑,同样是岭南民居典型的灰白色调,但这当中亦不乏细味之处。曲径幽深处,有两座碉楼距离极近,一座墙壁明黄,经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其身斑驳,脱落出道道白痕,但楼顶的雕纹依旧醒目,正面赫然刻着“1949”,不知是不是它的建筑年份。此外,有资料记载,濠涌村于民国初年曾建起一座兄弟楼,“两楼相依而建,款式外形无异,不分伯仲”。想来,这些建筑无不寄寓着时人对后世的牵挂与期盼。......
2023-10-17
对于居住此间的外来务工者或村民们来说,安居乐业最重要,因此哪怕是再苍老的村落倒不必全然古旧。沿着这些房屋上坡,在蟠虬繁茂的老榕下,村民们悠然憩息,旁边绿荫下光影斑驳的北极殿静谧伫立,一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这北极殿的香火极是鼎盛,里头轻烟袅袅,清风吹拂,烟雾便在沿屋檐倾泻的缕缕阳光中翩然起舞。据村民们介绍,前陇素来以奇木古树闻名。此外,村里更有一棵连理树,枝干相连,被村民称为爱情树。......
2023-10-17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①,西临流黄②,北望诸,东望长右③。《北山经》的求如之山,有诸河。丹朱的子孙建立了一个国家,即《海外南经》的讙头国,也即丹朱国。《南次二经》记述的南方山系第二列山脉的第一座山,叫柜山。⑦鮆(cǐ)鱼:据《北次二经》县雍之山记载,鮆鱼“其状如儵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骄。”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2023-11-20
濠涌村自是有名人,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或许是因为其人其事太悲情。此时,土匪乘机掳劫严迪光,向其家人勒索白银十万。这个悲情的故事长期被人遗忘,就连这里和乐融融的同姓村民都未必熟知。两年前,有到金钟水库附近访古探幽的网友又重新说起了这段往事,才引发起人们对严迪光“出师未捷身先死”慨叹。......
2023-10-17
南菁书院育菁华清光绪八年,江苏学政、兵部侍郎黄体芳为培养造就“南方菁华”,在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左宗棠的大力支持下,请准择原长江水师京口营游击署故址创建南菁书院。为此,左宗棠于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二就有关创建南菁书院事上奏光绪皇帝。自此,南菁书院在经济上又增加了一项可靠的保证。南菁书院建院碑记南菁书院设在江阴城内中街,该地原本为长江水师京口游击署故址。......
2024-05-16
在麻西村牌坊不远处,有两座颇显眼的建筑。住在这栋大宅的老大爷似乎早已习惯陌生人好奇的目光,他介绍道,房子建造于他母亲年轻时,如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住在里面依然舒适安稳。老大爷回忆道,从前母亲裹脚,终日在楼上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若是有客人叫门,她便会踱步到这扇“小窗”前,弯腰俯身往楼下窥探,得知是哪位前来探访。石栏上摆满植物。它们如今都藏匿在沉静岁月里,安然地与当地居民过着日子。......
2023-10-17
如果说沙溪的路网复杂,那么港园村的街巷也不遑多让。即便小心翼翼跻身其中,也可能发现那巷弄戛然而止,只得悻悻退出。所以,在港园村步行或骑车也许是更理想的探索方式。据地名志记载,沙溪在“清初建圩时,由下泽与港头部分地区组成。因港头有一座沙溪祖庙,附近有沙溪涌,故名”。为了纪念1944年为部队筹集粮饷时在桃园茶楼激战中牺牲的黄石生,村中为其设立了纪念碑,港园村也因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2023-10-17
我第一回到南闽,在一九二八年的十一月,是从上海来的。起初还是在温州,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由温州到上海,是为着编辑护生画集的事,和朋友商量一切;到十一月底,才把护生画集编好。到了南普陀寺,就在方丈楼上住了几天。第二回到南闽,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当时闽南佛学院的学生,忽然增加了两倍多,约有六十多位,管理方面不免感到困难。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此后并没有到闽南佛学院去。......
2024-0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