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人在运动时的一举一动,能量必在体内流动。太极拳的内劲首先是在走架中生成,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虽然没有明显的蓄劲与发劲,但能使体内神、意、气、血周流全身,贯注于骨肉皮毛及筋脉,久久贯注内劲也日日增生。行拳走架重在以气运身,气贯四梢,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亦至焉,让气血周流全身,日积月累才能使内劲通灵。太极推手也是内劲训练的方式之一。......
2023-10-17
掤劲是所有劲别中的基本劲,无论是在走架或推手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有掤劲的存在,有了掤劲才能保持手臂的圆满,没有了掤劲,就会出现丢和匾的病手。走架时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演练过程,所有动作中都应含有掤劲,掤劲应贯穿始终。推手时一搭手就应含有掤劲,掤劲应贯穿整个盘圈过程,即便是在使用其他各种技法时,必须有掤劲的贯注,在使用其他劲别时也必须有掤劲的参与。掤劲应为众劲之首,故称为太极拳的母劲。
掤劲是含有向外和向上的弹性劲力,掤劲的特征是圆满,并具有向外的张力,掤劲犹如自己身体周围的一张保护网,柔韧而富有弹性,它能抵御外来劲力的入侵,运用较小的掤劲即可将入侵之劲力引偏落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掤劲亦刚亦柔、忽隐忽现、松而柔、柔而沉,它不同于用力,更有别于僵硬。在走架或推手过程中,掤劲不是时有时无,而是连绵不断、不离不弃的一掤到底。走架或推手盘圈时,掤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填充物”,有了这种填充物才能表现出动作的圆活和饱满,才能保持腰胯松沉,下盘稳固,并有气势腾然和鼓荡的感觉。掤劲,就如同汽车轮胎里的气体,气足了能保持轮胎的鼓荡饱满并富有弹性,汽车才能行驶自如。走架或推手如没有了掤劲,就像轮胎瘪了气,下陷软坍没有弹性,汽车就无法正常行驶。
先师张玉非常重视两手臂打拳时的状态,要求手臂松沉并始终保持圆满。记得每当做定式动作手前伸落点时,先师就会过来,将我们前伸之手臂的肘节略微向外向下拨动一些,以保持圆满。他告诉我们从前他的老师武汇川也十分强调两手臂的圆满,掤劲的力不是用在手臂,而是由身体中心向外撑出。掤劲的特征是圆满,所谓“手如抱月忌过直”,凡是向前伸展的手臂都不能太直,应微曲与外掤。两手臂保持圆满就如一张绣花的掤架,两肩平准,运劲绵绵不断。所谓“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但手臂的圆撑不是故意用力硬撑,故意用力就成了顶抗,又何来动静和虚实。《八法释义》言:“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由千斤重,飘浮亦轻松。”(www.chuimin.cn)
在太极拳推手锻炼或双人对练中,掤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劲,双方一搭手必须以掤劲去迎接或堵截对方的来劲,没有掤劲就会让对手长驱直入。掤劲是松柔的,但在有外力入侵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抗力,这种抗力表现为接纳对方,而不是顶抗和排斥。接纳便是运用轻柔软绵之力去迎接来客,以沾粘连随之法去了解对方来意,通过听劲分辨来者善与不善。若来者不善,便可牵引彼劲,集我全身之合力将对方弹放而出去。所以掤劲在双人推手中,是捉摸对方力源信息的“雷达系统”,先接纳,后感知,感知对方劲力的方向、大小和强弱,然后决定自己的技击对策。实战技击当需知己知彼。知己,使自己的劲力用得恰到好处,防止劲力用大了出现顶抗现象,劲力用小了产生丢匾情况;知彼,必须掌握对方的动向,要获取对方信息是一件相当细致的“情报工作”。太极推手锻炼就要练成这种轻灵松柔的知觉功夫,有了这种知觉能力,才能灵活施展引进落空技巧,从而采取先化后打或后发先至的技击战术。
有关推手进阶的文章
太极拳的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人在运动时的一举一动,能量必在体内流动。太极拳的内劲首先是在走架中生成,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虽然没有明显的蓄劲与发劲,但能使体内神、意、气、血周流全身,贯注于骨肉皮毛及筋脉,久久贯注内劲也日日增生。行拳走架重在以气运身,气贯四梢,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亦至焉,让气血周流全身,日积月累才能使内劲通灵。太极推手也是内劲训练的方式之一。......
2023-10-17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从技艺要求上至少走架、推手和内劲蓄发这三部分内容必须训练,能熟练和掌握这三部分内容,才能称得上太极拳入门懂劲。推手是双人对练,要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下进行锻炼。要想深入理解和明白拳理、拳法,掌握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含义,并懂得神意、气血、内劲在体内的运行路线,走架与推手都是太极拳锻炼的必修课。......
2023-10-17
既然称为内劲,必然是属于人体内在的能量,不可能是从人体以外传递来的力量。太极内劲就是人体所具有的能量,是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的,蓄劲是人体能量的聚合,发劲是人体能量的释放。心意与内气相合,内气与劲力相合,意、气、力相合称为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运劲和发劲时意、气、劲必须合一。达到外三合与内三合,这才形成整劲。......
2023-10-17
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走架时通过自我意识去了解自身的动作含义,明白气血在全身的流转过程,以及内劲在身上的运行情况,所以走架又称为知己功夫。走架为求懂自己之劲,须靠领悟;推手是为求懂彼方之劲,须靠知觉,无论是在走架或推手的锻炼中,其目的都是求懂劲。懂劲必须是知己知彼,关键在于一个“知”字,知有真知、不知、半知。掌握知觉运动,才能进入懂劲阶段,懂劲之后自能阶及神明。......
2023-10-17
听劲、化劲、拿劲、发劲,是太极推手中的基本用劲方式。听劲是一种知觉功夫,推手锻炼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这种知觉功夫,也叫知人功夫,不要一搭手就非要分出个高低胜败不可。化劲应从“听”字上下功夫,不明听劲,何来化劲,能听即能知敌,能柔就能化敌。这就是对推手基本用劲的概括,听劲须轻而灵,化劲须灵而动,拿劲须动而变,发劲须变而化。......
2023-10-17
内劲蓄发时也可配合发声,劲力与声音紧密结合以增强威慑力。这是太极推手内劲蓄发的外形要求,绝不是单凭手上用力这样简单的击打动作而已,必须是全身上下、内外动作协调一致的整劲。内劲发放时劲力由脚而腿而腰传动,乃至全身内外各处一动无有不动,是全身完整一气的整劲,所以在松、放之中内藏着静和整。按内劲的蓄发要求,蓄劲出入于圆的路线,发劲进退于方的开展,在圆圈线的运行中,可以取任何一处为切入作为出击点。......
2023-10-17
太极拳的动作招式变化多端,有快有慢,有缓有急,属外形表现,而内形只需意、气、劲的贯注,所以说“变化万端”指的是技法,“理为一贯”指的是内劲。无论在走架或推手中,都必须贯以内劲,技法和内劲应相互结合,即拳架招式中有术法,术法中含内劲。功,就指的内劲,如拳架招式中只有技法而没有内劲贯注,称为花拳绣腿,好看不中用,一交手即为人所制。外家拳与内家拳所表现出来的功力是不同的。......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