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江水利合作:中丹长江中游洪水预报项目合作成果

长江水利合作:中丹长江中游洪水预报项目合作成果

【摘要】:长江委自20世纪50年代就负责长江中游和汉江的洪水预报。数据采集传输延迟3小时,显然给长江洪水日预报带来不能及时准确预报的障碍。这显然为长江暴雨洪水预报的精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长江委对于覆盖整个项目区域的长江中游13个集水区及长江上游一些主要的支流的面平均降雨数值预报,日常的0~24小时的预报有75%的成功率,24~48小时和48~72小时预报稍有点不可靠。

长江委自20世纪50年代就负责长江中游和汉江洪水预报。每年5~9月汛期进行天气和水位的日预报。

预报的基本信息源通过国家的水文气象网采集,这个网络大约有700个气象站和150个河流测站。

数据采集由测站通过有线电话和电报每6小时发送,传输过程一般要延迟2~3小时。数据获得完全是自动的,并且收到的数据直接存储在CWRC的数据库中。在着手进行洪水预报计算之前可从数据库中调出的雨量进行雨量图自动绘制。

数据采集传输延迟3小时,显然给长江洪水日预报带来不能及时准确预报的障碍。

另外,在长江流域当下仅有两个较可靠的遥测系统:一个是控制站用甚高频(VHF)向沙市、重庆及武汉长江委中心站传输较可靠的数据;另外一个是在三峡区间(模型区上游)的5个雨量站和1个水位站的数据是采用可靠的卫星传至武汉的长江委中心站。这显然为长江暴雨洪水预报的精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www.chuimin.cn)

(1)短期(1~3天)降水预报可靠性较低。长江委对于覆盖整个项目区域的长江中游13个集水区及长江上游一些主要的支流的面平均降雨数值预报,日常的0~24小时的预报有75%的成功率,24~48小时和48~72小时预报稍有点不可靠。

(2)中期(1~7天)天气预报限于定性预报。长江委对于13个集水区7天的中期天气预报,主要放在对降雨的定性描述上:“无雨”、“小雨”、“下雨”及“暴雨”上,显然在中期预报方面缺乏定量描述和天气形式展望。

(3)长期(8天~1年)天气及水位预报。8天至1年的长期天气及水位预报,需要根据海洋温度(从在美国的CAC获得)、河流水位以及500 MPa的天气图等分析而成,长江委大体上能在其间辨别异常天气,并为当地和长江与国家防总提供防汛减灾、修筑堤坝等进行洪水资源部署及分配上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