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母亲河是黄河,但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黄河流域。与统一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不同,长江流域的上古城市文化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然而良渚古城发达的城市文化却没能发展出后续文明,从约公元前2300年起,繁荣一时的长江流域的古城先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几乎一夜之间退化回到部落形态,原本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工艺品和漆器也都消失了,长江流域人口锐减,良渚古城成为一片废墟。......
2023-10-15
在世界历史上,与长江流域一样缺乏文献记载却留下丰富考古遗址的还有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不仅要早于恒河流域,而且印度这个名称也源于印度河。
古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用“婆罗多的土地”(婆罗多是印度传说中的一位伟大国王)来称呼他们居住的地方,印度河的称呼则源自雅利安人梵文“Sindhu”(发音“信度”或其变音“兴都”,中国古代译作“身毒”或“天竺”),意即河流。印度人的西邻波斯人将印度河“Sindhu”按波斯语读成“Hindu”,而“Hindu”一词从波斯传入希腊后则被按希腊语音译为“Indus”,并用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英语的“India”(印度)就是从古希腊语“Indus”演变而来,后来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India”成为印度最普遍的称呼,不过今日印度宪法依然使用两个国名,一个是“India”(印度),另一个是“Bharat”(婆罗多)。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河流冲积而成的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十大平原之一。印度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一样大部分是热带和亚热带干旱气候,炎热少雨、万里狂沙,而印度河也和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样滋润着两岸贫瘠干旱的大地。印度河一年一度的泛滥给两岸的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在古代,印度河是南亚文明的发源地,在今日依旧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农业灌溉和生活水源,河流两岸居住着巴基斯坦80%的人口。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和最早的农业中心新月沃地间隔着伊朗高原,在约公元前7000年,与伊朗相邻的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最先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从地理和文化面貌上看,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新石器文化明显是受邻近的伊朗新石器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俾路支斯坦的主体俾路支高原本属伊朗高原的一部分,现代的俾路支人也是东伊朗人的一支,其最早农牧作物也都来自西亚。历史上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联系十分紧密,伊朗等西亚势力曾经多次统治过印度河流域,如今的巴基斯坦与西亚各国一样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河流域强盛时期也曾向西北扩张到伊朗高原,今巴基斯坦领土就包括伊朗高原东南部地区的俾路支高原。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印度河流域就受到来自伊朗的影响,伊朗西部山脉和新月沃地同为西亚最早的农牧业中心,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关系,好比黎凡特、小亚细亚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关系。两河流域的农业在刀割火种时代落后于黎凡特与小亚细亚高原,但随着灌溉农业的出现,西亚的农业中心开始从黎凡特与小亚细亚高原转入两河流域。同样,印度河流域的农业也晚于伊朗高原,出于灌溉的需要,部分伊朗高原的农民向东南迁移到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早期最重要的农业遗址梅赫尔格尔就坐落在连接伊朗高原与印度河平原的交通要道上。(www.chuimin.cn)
梅赫尔格尔聚落的人口在公元前6000年就达到了1000人。约公元前5500—前4800年梅赫尔格尔进入二期有陶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陶器和陶窑。除种植来自西亚的农作物外,梅赫尔格尔居民开始了最早的棉花种植,培育出亚洲棉。亚洲棉属于粗绒棉,虽然现今除了印度之外已经很少种植,但在美洲棉引进之前,亚洲棉与亚麻同为亚欧大陆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在中国元朝,亚洲棉已经替代麻成为主要衣料。梅赫尔格尔人还成功将当地俾路支山地牛瘤牛驯化为家畜,瘤牛因肩背上长有巨大的肉瘤而得名,在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普遍饲养。除瘤牛外,印度河流域的人们还驯养了水牛垦田。印度水牛属于河水牛,和东南亚的沼泽水牛属于不同品种。
瘤牛
梅赫尔格尔人驯化的俾路支山地牛,因肩背上长有巨大的肉瘤而得名。
约公元前4800年,印度河流域梅赫尔格尔进入三期(公元前4800—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发现了熔炼坩埚、刀、斧、钻、镜、凿、锤、匕首、镯、环、别针、铜条等红铜器物,黄金也开始被使用,还有上釉彩陶和精美的女性俑,这是南亚最早发现的陶瓷雕像。
约公元前3300年,印度河流域进入早期哈拉帕文化阶段。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而得名,在这里发现了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刻有图画文字的黏土和石碑。广义的哈拉帕文化的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3300—前1300年,可分为早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3300年—前2600年)、中心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600—前1750年)、后哈拉帕文化(公元前1750年—前1300年)三个阶段,有些著作中的哈拉帕文化仅单指中心期哈拉帕文化阶段,即印度河文明阶段。而早期哈拉帕文化则是后来印度河文明的前奏,在这一时期,水利灌溉设施和用牛犁地开始出现,并发现了以青铜箭镞和青铜锄、镰刀为代表的青铜器。到了约公元前2800年,早期的哈拉帕文化进入果德迪吉文化时期,代表遗址果德迪吉已经是一个有城墙和堡垒的城镇,居民住在石基泥砖房中,用来自阿富汗的天青石制作的手镯、珠子以及象牙雕刻和黄金制品是当地的主要奢侈品。遗址中还发现了供小孩玩耍的玩具轮车,说明印度河流域也开始使用轮式车辆。此外还出土了染缸和用染色印版(压印刻版)染制织品上的图纹。不过就其发展程度而言,这一时期印度河流域尚未迈入文明社会,不仅远不如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也不及当时的欧洲地区。
中国文明的母亲河是黄河,但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黄河流域。与统一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不同,长江流域的上古城市文化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然而良渚古城发达的城市文化却没能发展出后续文明,从约公元前2300年起,繁荣一时的长江流域的古城先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几乎一夜之间退化回到部落形态,原本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工艺品和漆器也都消失了,长江流域人口锐减,良渚古城成为一片废墟。......
2023-10-15
2“我是居鲁士,世界之王”公元前五百多年的西亚大地被三大强国所支配,它们分别是位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位于底格里斯河以东的麦狄以及两河流域的加尔提。长大后的居鲁士,用一场革命为自己和母亲复了仇,向那位“大义灭亲”的外祖父宣布了宿命的不可违。居鲁士登上了波斯王位。而这时的居鲁士为了防止吕底亚集结大军,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居鲁士在围城两周后,率军攀越城壁,攻入城中,活捉了吕底亚国王格雷索。......
2024-07-08
前已述及,印度河流域的引水灌溉工程是世界上最早的调水工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印度在印度河上共修建了17项引水灌溉工程[5],引水干渠总长达到3400多km,灌溉面积达到913万hm2。这是印度最大的引水隧洞。该工程是从起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流调水到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包括塔尔沙漠,工程总造价50亿卢比。在工程建成后,从印度河向其流域以外的范围总调水量约为250亿m3/a,这就可以灌溉210万hm2荒漠和半荒漠土地。......
2023-06-30
近二三年,我集中研讨清代徽州才媛史,撰著了《清代徽州才女的文学创作生活与思想境界》《清代徽州贤媛的治家和生存术》《清代徽州贤媛出色的社会历史见识》三篇论文。我致力于徽州才女的精神世界及实践的探讨,有这样一些认识。她们讴歌历史上的杰出女子,为女性争取应有的历史地位。其三,清代徽州贤媛中有贫困人家的寡妇、主妇、女子。......
2023-07-02
喇家村遗址神秘死亡之谜观点之一:喇家村遗址的大量村民死亡是由于洪水侵袭造成的。2002年,“喇家村遗址”考古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5年以来,如此震撼人心的房址和尸骨在喇家遗址考古发掘中,层出不穷。他们和喇家遗址露在外头的尸骸是否有同样的死亡原因?喇家村遗迹出土的文物活人祭祀活人祭祀的方法是用来祭祀神灵或其他神物。现场的这幕惨剧,显而易见是非正常死亡的群体。......
2024-09-16
然而,在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得不可开交的这个时代,中国完全有可能承担更积极的促进世界和谐的角色。在中国与美国之间,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虽然西方与伊斯兰民族的冲突,当中有国家利益冲突的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是文化冲突。从长远来说,全球化导致的文明冲突将会随不同文明交互影响的持续而逐渐走向缓和,时间将会缓冲这种冲突的烈度。......
2023-07-20
45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1519年,为了寻找黄金,西班牙殖民者踏上了墨西哥的土地,在这里的发现令他们大吃一惊。阿兹特克族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又一个重要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在长期征战中,阿兹特克人日益强大,成为同盟的首领。阿兹特克的太阳石不幸的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打断了阿兹特克文明发展的进程。......
2023-11-29
课前热身图3-1-1三山古采石场东山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很多春秋、秦汉时期的古遗迹分布在东山各处。图3-1-2山林古道图3-1-3杨湾更楼你对古老的东山有了解吗?如今哨所遗迹已不存。岭下原来有一片平旷地,就是教场遗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大家介绍一处家乡的古文明遗址。拍一拍拍一拍东山的古文明遗址。写一写东山的许多遗迹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023-07-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