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事件背景及历史发展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事件背景及历史发展

【摘要】:嗣后,各省、市相继成立“党政军联席会报”。南开大学、北洋大学等校的学生组织,参加了平津两地八所大专院校“保卫民主”的联合声明,举行罢课游行,国民党反动当局对此十分恐惧。并随电发来“天津学生调查名单”和“肃清共匪职业学生注意事项”。这实际上是在天津制造“八·二〇”事件的紧急动员令。

国民党政府为集中力量扼杀各阶层人民日益高涨的反独裁统治,特别是青年学生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浪潮,早在抗日战争末期,在国民党中央设立了“中央联合会报”,它是军警宪特首脑人物镇压人民决策机构。嗣后,各省、市相继成立“党政军联席会报”。天津成立的时间是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初,它的全称是:“天津党政干部联席会议”,简称“天津会报”,化名“尚学义”。同年十一月十二日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会报”常设机构是“天津市党政军联合会报秘书处”,简称“天津联秘处”,化名“河定”。其职责是:负责整理提案,排列会议议程,文件收发,会议记录等。经汇编整理的所有提案,开会时分发各出席单位,并由秘书逐项宣读,提付讨论。

天津的爱国学生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南开大学北洋大学等校的学生组织,参加了平津两地八所大专院校“保卫民主”的联合声明,举行罢课游行,国民党反动当局对此十分恐惧。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南京“毕能克”(“中央联秘处”化名)给天津“尚学义”发来丑俭导联发字第6385号代电,令“天津会报”赶速填报天津各学校“通匪”学生名册。之后,在三、四月份连续三次电促将名单送去。“天津会报”乃于四月二十八日以卯卅机特字第815号代电,将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国立体专、省立中学等学校七十六名爱国学生的黑名册的副本,报送给“毕能克”。

同年五月二十六日,“毕能克”给“尚学义”发来辰寝导联发字第6925号代电指示:将前报之“通匪”学生名册的“活动情形应更加详细注明,应区分重要、次要、嫌疑三种类型。”至六月十一日“毕能克”再电“尚学义”,要加强组织特种刑事法庭,并规定该刑庭与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的联系办法和在特刑庭未成立前临时寄押人犯的措施等。十九日又以巳皓导导联发字第7045号火急代电指示“尚学义”:“各地奸匪学生非法行动之证据,仰于一周内尽量搜集,星夜整理,保存备用。”于此同时,“华夏”(华北“剿总”化名)也于二十七日给“天津会报”发来代电,做了同样指示。“天津会报”经过紧急布置之后,七月十五日以“河定”名义,分别给“毕能克”、“华夏”发出午删机特字第893号覆电,呈送了所谓天津市各学校“奸匪学生”非法言行罪证目录。(www.chuimin.cn)

同年七月三十一日,“毕能克”给“尚学义”和天津市市长发来午世导联发字第7238号代电指称:“查各地学潮险恶,亟应切实取缔,以遏乱源。”并随电发来“天津学生调查名单”和“肃清共匪职业学生注意事项”。所谓的注意事项中,把大逮捕的对象、时间、步骤、名单、证据、技术、联络和审讯等事宜,均做了详细部署。这实际上是在天津制造“八·二〇”事件的紧急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