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余蕴叔执导《目莲戏》三日三夜,震撼万人

余蕴叔执导《目莲戏》三日三夜,震撼万人

【摘要】: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戏中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我的尔蕴叔在演武场搭建了一个大戏台,然后从徽州旌阳戏子中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轻捷、又精明灵活、会相扑跌打之术的三四十人,演出了三天三夜的目莲戏。

【原文】

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如度索舞絙、翻桌翻梯、觔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大非情理。凡天神地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澥,一似吴道子《地狱变相》,为之费纸札者万钱,人心惴惴,灯下面皆鬼色。戏中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侦问,余叔自往复之,乃安。台成,叔走笔书二对。一曰:“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一曰:“装神扮鬼,愚蠢的心下惊慌,怕当真也是如此。成佛作祖,聪明人眼底忽略,临了时还待怎生?”真是以戏说法。

【注释】

①目莲戏:佛教方面的戏曲,一般都是劝人为善、敬重佛祖、孝敬双亲、行善积德等方面的佛教文化。②絙(gēng):古同“緪”,指大绳索。③觔(jīn)斗:同“筋斗”。④镬(huò):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古时指无足的鼎。有三个足架空,可以燃火。⑤澥(xiè):(糊状物、胶状物)由稠变稀;渤海的古称。⑥幽明:此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https://www.chuimin.cn)

【译文】

我的尔蕴叔在演武场搭建了一个大戏台,然后从徽州旌阳戏子中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轻捷、又精明灵活、会相扑跌打之术的三四十人,演出了三天三夜的目莲戏。在戏台四周搭设了一百多座小戏台,戏子在台上献技,诸如表演走铁索舞大绳、翻桌翻梯子、筋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的节目,精彩之处大多超乎人们的想象。凡是天神地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海,表演起来都像吴道子《地狱变相》图里描绘的景象一样,为了制作这些贴切的场景,光是纸张钱就花费一万多,从灯下看他们全都是鬼面鬼色,令人心里惴惴不安。戏中所演绎的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目,观看的时候总是万人齐声呐喊。当时,熊太守以为是海盗来了,惊骇不已,就派官差前来侦查询问,我叔叔亲自去太守那里回复解释,他才安下心来。大戏台搭成的时候,我叔叔提笔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哪个能逃?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另一幅是:“装神扮鬼,愚蠢的心下惊慌,怕当真也是如此。成佛作祖,聪明人眼底忽略,临了时还待怎生?”这真是在通过戏曲来说教礼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