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减排潜力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减排潜力

【摘要】:建筑、工业、交通为能源消耗的三大领域,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建筑部门消耗的能源与相应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相当。IPCC第四次报告预测指出,全球建筑领域到2030年的碳减排潜力可达每年60亿t。在低碳经济呼吁下,各行各业开展了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作为最具有节能减排潜力之一的建筑业开始了建筑碳排放的定性定量研究,将为我国进行建筑物碳排放的盘查和评价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建筑、工业、交通能源消耗的三大领域,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联合国环境署(UNEP)2009年公布《建筑与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建筑部门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4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3与之相关,是低碳节能的关键领域之一[1]。欧洲建筑师协会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原材料的40%、农地损失的80%、水资源的50%,同时产生全球42%的温室气体、50%的空气污染、50%的氟氯烷、48%的固体废弃物、50%的水污染[2]。在美国,建筑消耗了全国70%的电能,使用了全国40%以上的一次能源,排放了全国40%~45%的温室气体;英国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亿t,其中建筑排放占7500万t;日本建筑学会于1990年左右着手进行的关于建筑业中碳排放量的调查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大体成正比。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建筑部门消耗的能源与相应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相当。

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7%,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左右。国内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新建筑中有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存量建筑中有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因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筑规模也持续以5%~8%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建建筑10多亿m2占全球每年新建建筑的40%,并将持续25~30年,因此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是当下的重点研究内容[3]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工业产品(如汽车)要达到10%~20%的节能效果并非易事,而建筑领域的节能潜力巨大,较容易达到50%~60%的节能效果,并且建筑的使用寿命较其他工业产品长,所以建筑节能减排对发展低碳经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IPCC第四次报告预测指出,全球建筑领域到2030年的碳减排潜力可达每年60亿t。2009年麦肯锡发布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中数据显示,交通和建筑部门减排前期融资可能较困难,但实际成本较低。(www.chuimin.cn)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我国郑重承诺:截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的近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为此我国政府指出了实施纲要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低碳经济呼吁下,各行各业开展了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作为最具有节能减排潜力之一的建筑业开始了建筑碳排放的定性定量研究,将为我国进行建筑物碳排放的盘查和评价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