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班车客运运输组织-道路运输管理概述

班车客运运输组织-道路运输管理概述

【摘要】:班车客运是公路旅客运输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班车运输是指客车定时定线定点的运输,由于价格便宜,线路固定,准点运行,极大地方便了乘客,是目前群众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客运方式。合理搞好客运班车的运输组织,就是要编制好客运班期计划,而客运班期计划的编制必须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求AI线101班次的到达时间。

班车客运是公路旅客运输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班车运输是指客车定时定线定点的运输,由于价格便宜,线路固定,准点运行,极大地方便了乘客,是目前群众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客运方式。

合理搞好客运班车的运输组织,就是要编制好客运班期计划,而客运班期计划的编制必须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其编制步骤如下:

1.填制沿线各站日均发送旅客人数表编制客运班期计划首先要做好客源调查,旧线可进行日常统计,对于新辟线路的调查资料,更应进行核对、整理,确保其全面正确。例6-1假设经调查得知AE线路日均发送旅客人数如表6-1所示。

AE线各站日均发送旅客人数表 表6-1

2.编制旅客运量结合表(见表6-2)

旅客运量计划综合表 表6-2

制表说明:

(1)表列人数均为日平均数。

(2)表中斜线栏:即“□”栏,上、下格填写下、上行到达该站的下车人数;左、右填写由该站发送(即上车)的上、下行人数。

(3)区段流动人数=车辆到站时的车上实际人数-下车人数+上车人数,即由该站发车时车上总载客人数。

3.绘制客流密度图(如图,6-1所示)

制图说明:

(1)每一区段上面都划有一条横线:横线上面填注上行流动人数,横线下面填注下行流动人数。

(2)本例均按车辆定员40人安排班次:根据区段上下行流动人数,取较多的流动人数,折算成需要车辆数,标注在各区段上。

(3)应尽量安排直达班次:故本例每日应安排的对开班次是A-E为3班,A-D为1班,A-C为2班,A-B为2班,共对开8班。

4.编制客运班次计划表(见表,6-3)

图6-1 客流密度图

客运班次计划表 表6-3

根据客流密度图所安排的班次填入本表相应栏内,并计算总行程和每日需要运力,作为运力运量平衡和确定开行班次的依据。

5.进行运力适量平衡测算 客运运力运量平衡,可用简化的方法测算,即只要分别计算各线使用同类型的班次所需要的正班车数及预测的专线客运、包车等车数,与本企业营运客车的车型、车数相比较,得出数差额,然后采取平衡措施,确定正班班次和机动运力。需要车数的计算公式:

需要车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C——需要车数;

L——日总行程(km);

L1——平均车日行程(km);

W——工作率。

例6-2某运输公司经营的AI线(包括AJ、AK、AL、AM等支线)线路示意图如图6-2所示。根据客源调查资料已经编制出的客运班次计划表见表6-4所示。

图6-2 AI线营运里程图

客运班次计划表 表6-4

运输公司计划部门提供解放牌40座客车的季度生产效率指标为:工作率90%,平均车日行程220公里,实载率92%,按表6-4确定AI线正班车需要车数和机动运力。

解:根据表6-4知AI线L为2568公里,

另需要机动车3辆,共16辆。

6.编制客班运行时间简表 客班运行时刻简表是客运班期计划的初始方案,主要是拟订各班次的始发时间,沿途停靠站点,并预计到达时间,凭以衔接班次。

始发时间是以各站提出的建议时间为基础,经研究分析符合旅客流时要求,并查核各站一次发出的班次数与车位数相协调而拟订。预计到达时间是安排日运行计期时,研究两轮班次衔接间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的必要资料。其计算依据是:

(1)分线、分区段测定的平均技术速度;

(2)中途停靠站上下旅客和装部行包需要的时间;

(3)途中用餐休息时间,一般在11-13点钟的时间内安排午餐休息1小时。预计到达时间可以靠站分段计算,也可以全程一次计算。全程一次计算又有需在中途站用餐和不需在中途用餐两种情况,其计算公式分别为:(www.chuimin.cn)

式中:TA——需要中途用餐的到达时间;

TB——不需要在中途用餐的到达时间;

T1——始发时间;

T1——中途站停留时间;

T2——中途用餐时间;

T3——起讫站距离;

V——车辆技术速度;

P1——沿途停靠站数;

P2——中途用餐站数:

例如:A—I线101次班车始发时间为6:30,车辆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为36Km/h,沿途停靠站点为4个,每站停留10分钟,中途午餐、休息1小时。求AI线101班次的到达时间。

其余各班次均按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预计到达时间如表6-5所示。

AL线客班运行时刻简表 表6—5

7.编制客车运行周期表编制客车运行周期表是充分发挥车辆运行效率,搞好班次之间衔接的一个重要步骤,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主要应掌握以下要领:

(1)不同的营运方式(如普通班车、长途直达班车、城乡公共汽车、旅游班车),使用不同车型的班次,应分别编制运行周期。

(2)同一天内两轮班次之间的街接,一般要有1小时左右的间隔时间,短途班车不得少于半不时,以便有秩序组织旅客上车、装卸行包和驾驶员进行车辆技术检查与适当休息。

(3)编制运行周期的重点是安排好日运行计划。编制日运行计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除一个工作车日不能到达终点站的长途直达班车外,其余班车必须在终点站停宿,使旅客当天能到达目的地,既方便旅客,也便于组织运行周期和调车维修或换班。

综合平均车日行程应略高于计划指标,方能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各个日运行计划的工作时间要在8小时左右,不宜过长过短。

(4)各班次的始发时间基本上要与拟订的各班运行时间简表相一致(为便于安排日运行计划,这一条可在最后调整)。

按照以上方法,组成AI线的客运周期表如表6-6所示。

客车运行周期表 表6-6

该表中各班次的衔接时间可进行适当地调整,对同一起讫站点开行多班次之间的班线,要选择其中衔接时间较好的班次填列。在不影响旅客流时规律的情况下,可将班次的始发时间适当提前或移后。客车运行周期表可作为样板保存,以备编制客车运行作业计划时用。

8.客车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

客车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方式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定线运行三种,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一般来说,多班次班线,采用定线运行;区间短途班次,使用同一类车型,实现大循环运行,但应尽可能缩小循环范围和周期;特种营运方式的班次,使用特种车型,实现专线专车运行。

客车运行作业计划编制方法如下:编制前要确定编制方式,但不论采取何种编制方式,都不宜按车号顺序编排,而应按工级维护日期的先后次序为基础,把各车的维修日排成梯形表。对当月不进行二级维护的车辆,要排在最前面,需要二级维护和大修的车辆排在后面,以便安排计划。梯形表排好后,先安排上月底在外面夜宿车辆的回程任务,这时必将有一部分车辆不能从月度开始时即按新定任务安排,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加以理顺,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要很好研究。然后即可按确定的编制方式,根据运行周期表连日安排。

计划编妥后,还要逐日检查日运行计划有无漏号和重号,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据此编制月度客车运行效率计划综合表。

现以AI线所有班次为例,采取定线运行和大循环运行两种编制方式,按以上方法编制的客车运行计划表分别如表6-7和表6-8所示。

客车运行计划表(定线运行) 表6-7

注:空格为机动车日,任务号为日运行计划编号。

客车运行计划表(大循环运行) 表6-8

注:空格为机动车日,任务号为日运行计划编号。

9.编制月度客车运行效率计划综合表

编妥客车运行计划后,应将单车完好率、工作率、车日行程分车型汇总,与生产计划指标相比较,如低于计划指标,对运行计划应做相应地调整,然后正式填制月度客车运行效率计划综合表。见表6-9所示。

月度客车运行效率计划综合表 表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