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掌叶梁王茶:药食两用的云南优质茶

掌叶梁王茶:药食两用的云南优质茶

【摘要】:掌叶梁王茶为五加科梁王茶属灌木,在滇中、滇南、滇西等地,当地人常采撷其嫩叶泡水代茶饮用,以消暑解渴。掌叶梁王茶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作用,对咽喉肿痛、目赤、消化不良、风湿腰腿痛、外用骨折、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疗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图5-17掌叶梁王茶关于掌叶梁王茶的得名和使用,滇中地区流传有一些故事。

掌叶梁王茶(Nothopanax delavayi)为五加科梁王茶属灌木,在滇中、滇南、滇西等地,当地人常采撷其嫩叶泡水代茶饮用,以消暑解渴。掌叶梁王茶一般高1~5米,茎干灰褐色,其叶为掌状复叶,故得名(图5-17);小叶片为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有3~5片,叶片具革质,有光泽;花序为伞形,顶生,长约15厘米,有花10余朵,花白色,花瓣5片,三角状卵形;果实为球形,侧扁;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次年1月。掌叶梁王茶多生长于海拔1600~2500米的森林中或灌木丛中,在云岭大地的中部、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等地都不难发现它的踪迹。掌叶梁王茶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作用,对咽喉肿痛、目赤、消化不良、风湿腰腿痛、外用骨折、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疗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图5-17 掌叶梁王茶(摄影:李建钦)

关于掌叶梁王茶的得名和使用,滇中地区流传有一些故事。在云南历史上,梁王曾是元忽必烈以革囊渡江灭了大理国之后所敕封镇守云南的宗王,由当时的蒙古族皇族世袭统领,从元代至明初,云南一共经历了20多代梁王。由于山高路远,与元廷隔绝,梁王就是事实上自主一方的侯王。历代梁王在云南属地蓄兵屯垦,驯养战马,建军事基地等等,今天滇中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与梁王相关的地理遗迹和传说。在昆明市呈贡区和玉溪市澄江县之间,有一座山称为梁王山。明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曾经写道:“罗藏山在归化东十里,盘龙山东北之主峰也,东南距澄江府四十里。其山高耸,总挈众山,与邵甸之梁王山对,亦谓之梁王山,以元梁王结寨其上也。西北麓为滇池,东南麓为明湖、抚仙湖。”梁王山因为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被梁王看中,于是在主峰北侧较平缓的地方安营扎寨,建立了军事校场屯兵训练,并在山上筑池,开辟平地驯养战马,所以今天梁王山上还有饮马池、跑马场等沿用下来的地名。

梁王山上树木繁茂,各种各样的植物竞相生长。传说有一日士兵们在山上操练了一天,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便来到一片树荫下休息。一个疲惫的士兵随手摘下身旁一棵树的嫩叶放到口中咀嚼,只觉得口舌生津,神清气爽,一下子就恢复了精神,唇齿间还留有清香。于是,士兵们纷纷采摘这种树叶回去泡水饮用在困顿疲倦的时候用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润喉清嗓。后来这种植物的使用知识慢慢传到了周边的村庄,老百姓们开始采集这种植物的嫩叶制作成茶用来泡水,因为这种植物长在梁王山上,又被梁王的士兵最先使用,所以,当地老百姓就称它为梁王茶。直至今天,梁王茶仍然被梁王山所在澄江地区的老百姓普遍食用,他们不但用来代茶饮,同时也视其为一种美味的野菜。每逢春至,梁王山上的掌梁王茶冒出新叶,人们就会将其采回,焯水之后加盐巴辣椒酱油等各种调料凉拌,有的也用来炒了吃,口感独特,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