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郎回到家中,把自愿为首开泉之事一一告诉母亲。第二天一早,渔郎带领百姓负锄荷锹,攀上南山。老蛙慌忙将阳遇旱,渔郎为众开泉反受贪官刁难一事告知龙女,龙女听罢,忙说:“既然如此,待我禀过父王,求他施雨便罢。”正想之中,侍儿已取来宝斧,龙女便将宝斧交给老蛙。原来,这是老蛙取来宝斧,劈开了南山清泉,众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高兴万分。......
2023-09-29
阳刮起狂风,原来是玉帝那日身坐灵霄宝殿,忽见人间银光冲天,俯首一看,只见
阳南山之上,有人舞起我盘古开天辟地的宝斧,不由心中大怒,想到此斧乃是五百年前交给鄱湖龙王保管之物,今日为何上了南山,开了御封清泉,违我大旱
阳之命!于是,玉帝急命值日官功曹速查。功曹拿出巡天纪录一看,便知此斧乃是龙女私赠,当即奏明玉帝。玉帝听了,再命金甲神将,驾起一阵狂风,去到南山,收回劈地宝斧,重封南山清泉,并赐鄱湖龙王御签一支,要将龙女贬化为鱼,永远赶出龙宫。
且说鄱湖龙王,这日接到玉帝所赐御签,心中真像万箭穿来。想到自己亲生之女,是在二十年前,因为龙后多年不生,所以求神拜佛,拜遍三山五岳,最后还是历尽艰辛,来到南海紫竹林,拜求观音娘娘,娘娘见他们夫妻意诚,赐给妙莲子一颗,龙后服下怀孕,才生此女。如今龙女赠斧开泉惹下大祸,叫他如何舍得贬罚龙女,让她永远离开膝下呢?不过,他又想到,倘若要救亲生女,就会违了玉帝之旨,这不但女儿难保,便连自己的老命也难保。想来想去,不觉老泪直流,无可奈何,只得传令把龙女拿上殿来。
龙女被拿上殿时,早已哭成一个泪人。她舍不得年迈的父王,只好强作精神,安慰道:“父王莫为孩儿伤心,儿去为鱼,是儿自作自受,决不怪父王未救孩儿。望父王保重龙体,孩儿纵死黄泉,也于心无悔啊!”龙王闻言,更如刀割心头之肉,只听他大喊一声“我儿”就昏倒在龙座之上。两旁虾兵蟹将慌了,急呼“大王醒来”。经过一番急救,龙王才渐渐苏醒,张眼一看龙女,便又叮嘱道:“我儿此去为鱼,千万要小心鱼钩、渔网,切莫贪玩好耍。”龙女也叮嘱道:“儿去之后,父王切勿思念孩儿。心到烦时姑饮酒,思念骨肉且围棋,白天莫到儿住处,夜深休听子规啼。”龙王听了此番言语,不由仰天长叹一声,大喊道:“天哪,天哪!你统率水府千百万虾兵蟹将,执掌鄱阳湖八百里云雨大权,身坐王位,可谓官高极品,为何今天竟连自己亲生之女,也难救得!”喊罢便拈起御签,又叹道:“御签呀,御签!你为何这么无情?你,你,你难道硬要我骨肉分离!”言到伤心之处,龙王龙女又是抱头大哭。这时,蟹将报道天色不早,催促大王立即施刑,龙王无可奈何,只得拿起御签,几回欲插又止,真难以下手。忽然,龙王心下一动,暗暗想到,此签乃是玉帝上天之宝,插入龙骨,便能化龙为鱼,确实神通广大。何不利用此签变化无穷,将签浅浅插入儿身让儿为鱼,不久,再拔出签来,或许可以救得孩儿,岂不是好!龙王想到此时,便暗自拿定主意,将签浅浅插入龙女身上,只见龙女倒在地上,滚来滚去,十分痛苦,在几声撕人肺腑的凄厉声中,化成一尾红鳞鲤鱼,凄楚地游离了龙宫。
按下龙女不讲,且说阳,自泉水断流,花老爷又一边大肆勒索祈雨捐款,一边寻机谋害渔郎。这天,花老爷与巫师商定出一条毒计,立即派了两名衙役,前往湖畔草棚,捉拿渔郎去了。
且说渔郎这天下湖打鱼,由于天旱水浅,鱼不上网,一直到黄昏时近,才从湖心捞到一尾红鳞鲤鱼。说也奇怪,这鱼一见渔郎,双目垂泪,甚是可怜。渔郎仔细一看,见这鱼满身通红,身上还长着一条长鳍,恍似官家的朱签,心里又是诧异,又是生怜,收网回家,便将红鲤鱼好好养入水缸之中,并告诉老母。渔母也生恻隐之心,叮嘱渔郎勿去卖鱼买米。渔郎遵从母命,便负锄提筐,到湖边挖些草根前来充饥。
渔郎一走,渔母忽闻水缸之中,鱼儿跃跳得水声甚响,心想,莫非是猫儿要害红鲤,于是急忙摸到缸边,要用缸盖盖起缸来,不断摸来摸去,硬是摸不着缸盖。那鱼在缸中更是跳得厉害,渔母生怕它跳出缸来涸伤,忙用手护缸口,那水花溅到渔母的面上,渔母用手拭擦面上水点,水入目中,只觉得一阵清凉,一下子两只瞽目便得见了天日。渔母欣喜若狂,大喊:“我儿快来,我儿快来!”渔郎这时挖来草根,一听母亲呼唤,急急跑来问道:“母亲呼儿何事!”渔母说:“这条恩鱼,医好了娘的瞽目。”渔郎闻言,一看母亲,果然双目重见光明,一时便欢喜得高呼起来:“谢天谢地,这红鲤真是我们的恩人了!”渔母也忙叫道:“快备香纸礼炮,送恩人回湖。”
谁料,就在此时,那花老爷派来拿渔郎的两个衙役正好来到门外,见了渔郎,便大声喝道:“花老爷有令,拿你进衙回话!”渔郎忙问:“我有何罪?凭什么拿我?”衙役说:“不管你有罪无罪,且跟我快走!”渔郎说:“哼,要走可以!谅他钢刀虽快,难斩无罪之人。不过,你待我送过恩鱼下湖,再走便是!”衙役听说有鱼,便一同伸长脖子往缸里一看,只见一条活泼的红鳞大鲤,足有三斤重,不由垂涎欲滴,齐说:“什么恩鱼不恩鱼,且给我们下酒。”说着便伸手从缸中将红鲤抓起来,渔郎只抓住了鲤的长鳍,用力一拉,把长鳍从红鲤的身上拔了出来。衙役仰背一摔,红鲤已落在地上。渔郎见红鲤血迹斑斑,便迅速将红鲤抱在怀中朝湖边奔跑,将红鲤放入湖中去了。衙役爬起来怒不可遏,拿出锁链,气呼呼赶上前将渔郎套住。渔母一见,心痛欲绝,大呼“天哪,我儿”,便朝前扑去。
有关文化都昌.传说卷的文章
渔郎回到家中,把自愿为首开泉之事一一告诉母亲。第二天一早,渔郎带领百姓负锄荷锹,攀上南山。老蛙慌忙将阳遇旱,渔郎为众开泉反受贪官刁难一事告知龙女,龙女听罢,忙说:“既然如此,待我禀过父王,求他施雨便罢。”正想之中,侍儿已取来宝斧,龙女便将宝斧交给老蛙。原来,这是老蛙取来宝斧,劈开了南山清泉,众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高兴万分。......
2023-09-29
詹玉新刘章高在鄱阳湖上,都昌县城的南面有一座四方如削、形状很像玉印的小山,名叫印山。这印山原是天上玉皇抛下的。可是,中途被凡间人皇诬告到天庭,新建的皇宫未建成,新发的天子未降生,抛下的玉印变成了一座小山。于是,他带了十几个精干兵将,依着山脉龙筋一天之内赶到了武山吕公岭。......
2023-09-29
不一会儿,两人腰挎的竹篓便装满了。只见一块巨石,高达十米,宽约二十米,巍然屹立,立在当中,遮住河道。小伙再走近一看,石上有两行摩崖大字:白云深处桃源镇,农民信用合作社。正在此时,古樟背后,花丛之中,飘出阵阵少女银铃般的笑声。一个小渔夫面对四桃姑娘,寡不敌众,东进无路可退了,只好半推半就,羞羞答答加盟了这桃花坪上的独特饭局。晚米饭喷香,娃娃鱼肉鲜,用棉衣罩住的瓦罐......
2023-07-04
经解读,这是一批汉代医简,92枚珍稀医药简牍中,有78枚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武威医简出土以来,学界一致认为,这是1949年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重大发现之一,它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一道,填补了中国医学早期的空白,对研究汉代医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祖国医籍链上的重要一环”,被学界誉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医简”。此外,武威医简的书法艺术价值也引起了全国关注。......
2023-08-07
为躲避祸患,百姓纷纷逃离阳县城。这浮洲上人丁繁衍极快,农渔日益兴旺,浮洲便改称昌洲。至唐朝武德五年,昌洲便立县为都昌。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特大地震,阳县城沉没了,只留下了一座醒目的城头山,而“浮”起来的都昌与时俱荣,取代了当年的阳古城。“沉阳,浮都昌”这个美丽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
2023-09-29
提起这个棠荫岛,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棠荫傍晚回来后,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县太爷还会派人来抓,于是决定和小庆连夜离家出逃,躲避一阵。棠荫这件皮袄可太管用了。就在浪打船翻时,棠荫姑娘紧紧抱住小庆,裹紧那件草绿色的皮袄,一同跳入湖中。棠荫和小庆躺在皮袄中任其浮荡,好不高兴。棠荫姑娘点头称是,朝湖面一挥手,湖面当即风平浪静。为了不忘棠荫姑娘,人们把这个小岛取名为“棠荫岛”。......
2023-09-29
詹美松阳丰张家岭村制作排粉,始于元末明初年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朱元璋听从刘伯温之计,吩咐士兵在野外垒灶,架起一口口大锅,用阳丰的腊肉、紫皮蒜炒阳丰排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阳丰张家岭排粉的制作技艺才逐渐流传开来。据说,有一年,阳丰石头山村有人带上几十斤阳丰张家岭排粉去新加坡走亲戚,新加坡一位商人吃过后,提出了一火车皮的大订单,可惜,张家岭村无法供给。......
2023-09-29
刘铨以前,都昌老爷庙前的湖边经常停泊着两艘大船,这就是老爷庙湖上救生的红船。周善人登上年轻人驾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划行。在这危急的时刻,周善人脚下的草鞋脱落了,变成了两艘崭新的大木船。落水的周善人和年轻人很快上了大船,船上的一对红灯指引着航向,乘风破浪,平平稳稳地航行。从此以后,这对青年夫妻驾着这对红船,奔忙在鄱阳湖的风浪里,搭救风浪中遇难的渔民。鄱阳湖上的“救生红船”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