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雕岁月:张其仕木雕艺术的创作灵感

心雕岁月:张其仕木雕艺术的创作灵感

【摘要】:巧借天然是根艺创作成功的开端。除对局部做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巧借天然是根艺创作成功的开端。根雕艺术采用根的自然形态,把天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它在创作上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独特的创作思路和造型方法。不同于在纸上或布上塑造形体的主观创作,根雕艺术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树根为制作材料和创作素材,以夸张、变形、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特征。它更强调根雕的天生自然形态,注重作品的自然材质美感。世界上没有两个外形相同的树根,每个树根由于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纹理和疤痕也不同,各具特色。所以,每一件根雕艺术作品都是唯一的。

“巧借天然”要贯穿于根雕创作的始终。面对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创作者需要多角度地全面观察,依形度势,揣摩推敲,甚至需要历经一年半载的深思熟虑,才能最终确定创作的主题。根雕创作的构思,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须不露痕迹。具体制作阶段,要紧紧围绕着主题思想,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整个过程除了对局部做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构思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把自然美的“奇”与人为美的“巧”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比如橘木的根材,根部和树干部分枯峰较多,酷似假山石;山地生长的杜鹃根料奇形怪状,多褶皱,质地细腻,心材的木质洁白,适宜表现孔雀、梅花鹿等动物形象;毛竹的基部竹节短而肿胀,交错成斜面,并从竹节部生有很多不定根,很适合创作人物头像,即张德和所创的“毛头”;榕树气势苍老的根脉、动如蟠龙的根蔓、千姿百态的根块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当然,不管哪一种风格、类别,其共同之处都是以根为载体,都必须遵从“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原则。这错综复杂的树根就如同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以木根雕艺术的方式展现出的作品,在视觉上令人颇为震撼。

天然花架 红木/126cm×89cm×89cm

一根在手,百看千相,反复揣摩,要在爱护天然,不损天然,依形度势,十分谨慎地略加整删,在似与不似中寻求意境,在根木节、疤、瘤上找传神。假如遇到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宁可搁置一段时间,经过一年半载后或许又能有意外的灵感。“虽由人作,宛然天成”。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对局部做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

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因此,整个作品的构图造型在表达作品的主题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根雕的构图是从根的自然形态中,寻找其内在的形式美,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是一个反反复复地体现主题思想和内容的过程。根雕作品的构图,首先要注重作品的整体性,让次要的事物从属于主要事物,依靠它所有要素之间的联系,使作品的各个部分融合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内。其次,应预先考虑到欣赏者的感觉逻辑,使其与作者思想发展逻辑相呼应,使欣赏者能够品味出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再次,应充分发挥运用对比的效果。借根材的形态、纹理、结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的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使根雕作品的构图形成强弱、粗细、大小等强烈的对比和韵律感,从而突出根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老道 崖柏/92cm×119cm×56cm

团结 香柏木/267cm×130cm×260cm

歌德曾这样评价美:“美在于真与不真之间。”根雕作品亦然。好的根雕作品,往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要既能表现出材质固有的美,又能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根雕创作在于发现平凡树根中蕴藏的天趣,并极为精练地加以修整、点拨,不露人工痕迹地把天性与人情结合起来。根雕的创作过程就是根据树根、枝杈、疤节、孔洞以及腐朽的纹迹等天然形状、质地、纹理、色泽等,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因材施艺,以表现自然天趣为妙,追求一种想象艺术的境界。从自然出发,从创作者自身的文化艺术、审美艺术的积淀,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经验出发,根据根形的皱、瘦、透、漏、畸形、怪、丑的自然结构和天然纹理,通过寥寥几刀,借根造型,借形喻义,寓艺于根,根中有诗,诗中有魂。根材、瘤材、根抱石作品,自然古朴,奇巧结合,根石相映,浑然一体。因此,在创作根雕作品时,应充分利用根材的自然形态,围绕着作品的主题思想,施展巧艺,合理而慎重地取舍,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对象,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百祥 秦岭崖柏/255cm×180cm×186cm

达摩 小叶紫檀/底座60.5cm×30cm×4.5cm 主体34cm×18cm×82cm 小主体9cm×8cm×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