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专业能力:能认识线立体构成三维空间表现特征;能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线立体的视觉美感。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做线立体构成。......
2023-09-27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能认识和理解块立体构成的概念及构成形式,实现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的思维转换。
(2)社会能力:养成良好的素材采集习惯,能用智能手机、专业相机等设备搜集生活中块立体的构成形态,并能在专业设计中灵活应用。
(3)方法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设计并制作出单元体及组合块立体构成作品。
(2)技能目标:能绘制制作过程草图,并按照图纸制作块立体构成作品。
(3)素质目标:能融会贯通块立体构成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教师活动
(1)教师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块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及规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借鉴灵感和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典型元素和符号,从而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为专业设计提供养分。
(3)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画草图制订计划并实施设计的方式及习惯。切忌相互抄袭、随便应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活动
(1)可利用现有的材料作为单元体进行块立体构成组合训练。
(2)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准备一本课程笔记,把从创意构思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记录下来。
一、学习任务导入
块立体构成在设计中运用得很频繁,在很多大师级的建筑设计中都能看到块立体构成的影子,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还有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广州的圆大厦等。那么什么是块立体呢?下面就来学习块立体的概念及其组合方式。
二、学习任务讲解
1.块立体的概念
块材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块立体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和连续表面的封闭实体。与线材和面材相比,块材具有稳重、安定、充实的特点。块立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多个单元体组成的形体和空间的产物。
2.块立体的种类
块立体的种类可按造型分为几何块材和有机块材。几何块材硬度高,分界明显,呈现为几何形态,如图4-45~图4-47所示。有机块材柔韧性强,易弯曲,可以形成曲面和弧度,分界柔和,如图4-48所示。
图4-45 几何块材一
图4-46 几何块材二
图4-47 几何块材三
图4-48 有机块材
3.块立体的构成形式
(1)块体的集合。
块体的集合是指相同单位形体的块不断重复,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空间。1972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引起轰动,中银舱体楼由140个六面舱体呈块状组合而成,楼梯表面凹凸不平,交错纵横,极具层次感。该设计将现代建筑崇尚直线条和几何造型的理念,以及与环境共生的建筑哲学发挥到极致,在设计手法上应用到了块体的集合的构成形式,如图4-49所示。
图4-49 中银舱体楼块体的集合构成
单元块体的集合又分为对比块的集合与近似块的集合。对比块的集合强调单元个体集合的相对性,集合形式可以根据单元个体的形状、大小、多少、动静、方向、粗细、疏密、轻重、色彩的差异性来设计,形成更具灵活性的虚实对比空间形式,如图4-50和图4-51所示。近似块的集合指的是单个体的放大形或缩小形进行重新集合,也可以是相似的块体单元按一定规律和路线重复或叠加,如图4-52~图4-54所示。
图4-50 对比块的集合构成一
图4-51 对比块的集合构成二
图4-52 近似块的集合构成一
图4-53 近似块的集合构成二
图4-54 近似块的集合构成三
(2)块体的切割。
块体的切割是指对块体进行剪切和割裂。切割的目的是通过块面的分解探求新多面体的重组。切割后的块体可运用递减、递增、错位等手法,使块体的结构更富有变化。块体的切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等比例块体切割。
等比例块体切割即把一个块体的每一个面按照比例关系分解成面积相等的小块体,再进行重新组合,如图4-55~图4-58所示。
图4-55 等比例块体切割构成一
图4-56 等比例块体切割构成二
②几何式块体切割。
几何式块体切割是指在面积、大小、方向上按照几何形态切割出不同体量的新形态。几何式块体切割可以使新形态更加自由、灵活,造型更加丰富,如图4-59和图4-60所示。
图4-57 等比例块体切割构成三
图4-58 等比例块体切割构成四
图4-59 几何式块体切割构成一
图4-60 几何式块体切割构成二
③自由式块体切割。
自由式块体切割是一种相对自由、随意的切割方式,它是将原有的形体随意切割再重组,使原本单调的形体发生复杂的多层次的变化。切割后形体所产生的连接线或面,既要统一又要有变化,还要能体现空间美感。这种多变的切割方式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运用广泛,如图4-61~图4-63所示。
图4-61 自由式块体切割构成一
图4-62 自由式块体切割构成二
图4-63 自由式块体切割构成三
(3)块体的组合。
块体的组合是指点、线、面、块等设计元素通过各元素的材料与肌理、大小与形态、位置与方向等关系的重组形成新形态的立体构成形式。块体的组合构成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结合各种加工手段与材料特征,对形体进行抽象、夸张的艺术表现;其二是强调仿生的情态表现,仿生块体组合构成是将自然界的生物形态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并遵循美的表现规律进行的艺术形体再造。块体的组合构成如图4-64~图4-66所示。
图4-64 仿生块体组合构成一
图4-65 仿生块体组合构成二
图4-66 块体组合构成
三、学习任务小结
本节学习了块体的种类及多种构成形式。结合块体的设计与应用,可以看到块体比点、线、面的设计更复杂,变化也更丰富。同学们可以在本次的课后作业设计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块立体构成。
四、课后作业
(1)制作一个大小为30cm×30cm×30cm的块立体构成作品。
(2)搜集10个优秀的块立体构成作品,并展示和分析其优点。
有关设计构成的文章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能认识线立体构成三维空间表现特征;能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线立体的视觉美感。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做线立体构成。......
2023-09-27
教学建议1.教师活动教师搜集大量的纸雕艺术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讲解,使学生对纸雕立体构成的分类和制作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种纸雕艺术起源于中国汉代。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雕是通过手工编扎做成的。纸圆雕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构成造型法和仿生造型法。......
2023-09-27
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讲授特异构成和密集构成的学习要点,指导学生进行特异构成和密集构成设计作品的绘制。图2-59电影《英雄》剧照1.特异构成特异构成是指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局部的突变的构成形式。......
2023-09-27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能认识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的形态构成要素;能绘制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设计图;能创造性地设计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设计作品;能从中国传统图案和符号中提炼出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元素和符号。图2-45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二、学习任务讲解1.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渐次变化,并演变成新的形象的构成形式。课后,同学们应认真完成渐变构成和发射构成的作业,把这两种构成形式的特点表现出来。......
2023-09-27
即建筑空间物质逻辑问题的研究,是其他造型领域的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体现着建筑的自身规律,并且相对稳定。建筑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物化操作的过程,建筑师必须正确地引导整个过程的进展及价值的取向,同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念决定着建筑生成的方向,思维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体现出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与求解方式的选定。......
2023-09-18
操作时正对后侧片,使纱向与地面垂直,用固定针法在后侧位置固定。以后再做其他服装的立体裁剪时也要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裁片被推赶得歪斜。图3-15图3-1617.留出缝份清剪侧缝和臂根缝将前、后侧片合在一起同时清剪。图3-17图3-1818.检查与修正完成以上操作后,要观察立体构成效果。......
2023-06-20
板型要求为身片、袖子至顺下垂。图5-3326.缝合确认应用立体裁剪构成的服装裁片,因为各种原因,它终究不能和缝纫之后的效果相比,为了得到精确的样板,有必要将裁片缝合起来进行效果确认。如果出现细小的问题,可以直接在样板上进行修正,如果出现造型效果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替换裁片重新进行立体构成。中心号样板决定着放码、批量生产成衣的质量,丝毫不能松懈怠慢。......
2023-06-20
认识与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将会从不同的思路或角度找到正确的设计方法。徒手画草图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功,它的作用是以最简捷的方法表达创作的构思,将各种问题通过图示表现出来。通常在设计过程中,要想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抓住灵感,画草图是最方便的手段。......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