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精度的要求,主要是以图幅上单位面积内的观测点数量以及在图上描绘的精确度来反映。为了达到所规定的精度要求,一般在野外测绘填图时,采用比例尺较提交的成果图大一级的地形图为填图的底图,如要进行1∶5万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时,可采用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外作业的底图。......
2025-09-30
1.准备工作
(1)搜集整理堤防工程的前期勘察成果、工程运行档案资料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2)了解堤防历年险情资料,包括管涌、漏水洞、散浸、堤身开裂与崩岸、塌陷、溃口等位置、范围、特征、成因、抢险措施与效果等。
(3)进行现场踏勘与调查。
(4)制定勘察计划与勘察工作大纲。
(5)准备各种勘察设备、测试仪器与其他勘察器材等[65,66]。
2.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符合表10-6的规定[54]。
水文地质测绘的范围应以能满足水文地质评价为原则,一般情况下以堤内500~1000m、堤外500m为宜。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可能影响水文地质评价的地段以及控导、护岸等距堤防一定距离的工程地段,应适当扩大测绘范围[54]。
表10-6 堤防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据SL 373—200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3.水文地质物探
根据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探测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54]。
水文地质物探主要用于探测堤基、岸坡和穿堤建筑物的地基结构,特别是软土、砂土、杂填土的分布、厚度;探测含水层及相对隔水层分布及厚度、地下水流向、流速及渗透系数和潜水水面位置;探测已建堤防的洞穴、裂缝、决口口门、古河道、古冲积扇、滑面、渗漏段等隐患病害部位。当基岩埋藏浅时,亦可探测基岩面的形态、断裂带或岩溶洞穴等[65,66]。
4.水文地质钻探(https://www.chuimin.cn)
除揭示地层结构及岩性,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厚度,堤身的隐患情况外,还应按要求进行原状样的采取及孔内地下水位观测。
在下列位置应布置水文地质钻孔:①砂基管涌、流土等险情段;②历史决口地段或堤后有决口冲刷坑地段;③堤身有渗水、漏水、裂缝、滑坡、塌陷、跌窝等险情段;④古河道、古冲沟、渊、潭、塘地区;⑤弯道、堤外无滩或窄滩崩岸段;⑥可能扒口分洪或其他险情隐患的堤段。在堤身浸润线应设置水文地质观测孔。
钻孔深度要求:一般应满足1.5~2.0倍堤身高度的要求[66]。当隔水层或软土层埋藏较浅时,应深入相对隔水层内3~5m。当遇砂、卵石等强透水层时,宜深入相对隔水层内3~5m。在堤外滩地狭窄、堤基受冲刷段,孔深应深入堤外深泓河床以下5~10m或河段最大深度1.5~2倍,当遇有较厚软土、松散砂层时,宜钻入抗冲层2~5m。试验孔的孔深,应根据含水层层位确定[65]。
钻孔孔径应与钻孔类型及孔内测试项目相适应,并能满足取样、原位测试和水文地质试验的要求,一般鉴别孔终孔孔径不宜小于75mm,技术孔不宜小于110mm[65,66]。
5.水文地质试验
水文地质试验是堤防勘察的重要内容,应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用钻孔抽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试坑注水试验、渗透变形(管涌)试验等不同的试验方法。各种水文地质试验的部位、数量在现行规范中未作明确规定,应在勘察任务中根据场地具体的情况予以明确。一般勘探孔都进行钻孔抽水试验,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孔段,可进行钻孔注水试验。
钻孔的抽水试验的目的是求算土(岩)层的渗透系数。抽水试验孔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下有砂层的勘探深孔中布置,孔径一般不小于168mm[66]。抽水试验应按SLJ 1—8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进行。
为测定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包括堤身)的渗透系数,需进行试坑注水试验。注水试验孔,按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堤基的每个主要土层及堤身各不少于6段布置分层注水试验孔,孔径一般不小于110mm。也可采用试坑注水试验等方法测试堤身、堤基土的渗透特性[66]。
土层的抗渗比降与土层的渗透系数一样,是评价土层渗透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渗透变形试验可取土样在室内进行试验,必要时宜进行现场渗透变形试验。但测定这些参数的室内和室外试验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取土样在室内进行试验,但因土样规格较小,且经扰动后难以代表现场实际情况,因此对一些重要堤防或重点堤段,宜进行现场渗透变形试验[65]。
为评价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应选取堤防建筑物附近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水质分析。
6.水文地质观测
包括简易观测和长期观测两个方面。
(1)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包括:①钻进时按要求观测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确定含水层的顶、底板位置;②钻进过程中应记录冲洗液明显漏失处的孔深、漏失程度,如发现孔内涌水,应及时停钻并记录孔深、涌水量、水温及水头高度;③在钻进时,如发现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含水层时,应按要求分层测定水位[66]。
(2)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对已建堤防加固工程可根据堤防管理部门意见建立地下水位长期观测系统。观测剖面选在重要堤防的典型地段,宜垂直或平行堤线布置。每条观测剖面应以钻孔或以泉、井为观测点。项目内容有:地下水位、涌水量、携出物与河(湖)水位的相互关系,水温水质的变化,主要溢出点情况变化,渗透变形特征及其与河(湖)水位的关系,堤身浸润线的变化,减压井的流量与水位关系等[65,66]。
相关文章
测绘精度的要求,主要是以图幅上单位面积内的观测点数量以及在图上描绘的精确度来反映。为了达到所规定的精度要求,一般在野外测绘填图时,采用比例尺较提交的成果图大一级的地形图为填图的底图,如要进行1∶5万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时,可采用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外作业的底图。......
2025-09-30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区范围。表9-3中型以上水源地勘察工作区范围水文地质测绘的技术定额应根据勘察阶段、目的、任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合理安排,不能平均使用。表9-5地下水动态观测孔密度单位:个/km2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量,应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类型及水源地勘察难易程度分类来确定,简单型取工作量下限定额,复杂型取上限定额,中等型取中间值。表9-6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方法及工作内容续表......
2025-09-30
拟建库区的浸没的水文地质勘察应分阶段进行,根据GB 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规定,各阶段的勘察要求如下。当水库可能存在浸没时,应以水文地质测绘为主。当库区周围存在浸没威胁时,应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其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可能发生浸没的地段应利用已有钻孔和水井进行地下水位观测。......
2025-09-30
表3-2航空遥感技术外业验证点的平均密度3.1.4.4 最终解译与资料的编制在外业调查结束后,应进行遥感图像的最终解译并作全面检查,做到各种地层、岩性(岩组)、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等的定名和接边准确。......
2025-09-30
每一数字代表面积为1.5m×0.38m的地面分辨单元的热发射。含水层能引起地表出现异常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达10余米。研究结果认为,落水洞周围土壤的过量排水及地表向下漏水会引起地表的温压作用。在调查项目中,对五个地热区采用了机载热红外技术探测。在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隧道水文地质勘测可节省野外工作量,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勘测速度。如我国大瑶山隧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
2025-09-30
如能满足试验压力的要求,可选用电动离心泵。鉴于吕荣试验所用的压力值变化幅度较大,为满足上述要求,试验期间应更换压力表。在压水试验的降压阶段,有时会出现回流,为了记录回流情况和消除回流的影响,要求流量计能测定正、反向流量。如用普通水表作压水试验,在试验压力较大时,可能不能正常工作。其导线的要求是易变形伸长。......
2025-09-30
当隧洞穿越松散含水层,或穿越饱水断层破碎带,或穿越含水的岩溶洞穴时,必须对隧洞进行涌水预测。即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已知的地区与隧道所在的未知区对比,估算出隧道涌水量,即为水文地质类比法。水均衡法是根据水均衡原理,查明隧道施工期水均衡各收入、支出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施工段的涌水量。......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