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保证结构构件标准化和定型化,应遵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规定的统一模数制,以100mm为基本单位,用“M”表示,并规定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协调模数的基数值均应取扩大模数3M。对于跨度和柱距尺寸的一般规定如下:当厂房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跨度应取3m的倍数,即9m、12m、15m和18m;当厂房跨度大于18m时,跨度应取6m的倍数,即24m、30m、36m等,如图3-8所示;当工艺布置及技术经济指标有明显优势时,也可采用21m、27m和33m等跨度。......
2025-09-30
1.关于单跨框架
单跨框架结构是指整栋建筑全部或绝大部分采用单跨框架的结构。由于单跨框架超静定次数少,耗能能力弱,一旦柱子出现塑性铰,结构出现连续倒塌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2.楼梯间的抗震设计要求
楼梯间是发生地震时重要的紧急竖向逃生通道,楼梯间(包括楼梯板)的破坏会延误人员撤离及救援工作,从而造成重大伤亡。因此,楼梯间应具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楼梯构件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应包括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楼梯梁、柱的抗震等级应与框架结构本身相同。
框架结构楼梯构件与主体整浇时,楼梯板起到斜支撑的作用,对结构的刚度﹑承载力﹑规则性影响较大。若楼梯间布置不当会造成结构平面不规则,抗震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因此,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楼梯间作如下规定:
1)楼梯间的布置应尽量减小其造成的结构平面不规则。
2)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结构应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
3)宜采取措施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4)当钢筋混凝土楼梯与主体结构整体连接时,应考虑楼梯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3.框架梁对框架柱的偏心处理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不重合时,在计算中应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的偏心影响。
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非抗震设计和6~8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可采取增设水平加腋的方法,能明显改善梁柱节点承受反复荷载性能。梁水平加腋的尺寸的具体要求详见第4.6.4节。
4.关于混合承重问题(https://www.chuimin.cn)
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体系,其抗侧刚度、变形能力等相差很大,这两种结构在同一建筑物中混合使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有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电梯间及局部凸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5.框架填充墙
由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是非结构构件,填充墙由建筑专业布置,并表示在建筑图上,结构专业图上不予表示,经常被结构设计人员所忽略,国内外皆有由于填充墙布置不当而造成震害的例子。因此,为防止砌体填充墙对结构设计的不利影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框架结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墙,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2)避免形成短柱。
3)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造成的结构扭转。
抗震设计时,为保证砌体填充墙自身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当采用砖及混凝土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当采用轻质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墙顶应与框架梁或楼板密切结合。
2)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左右设置2根直径6mm的拉筋,6度时拉筋宜沿墙全长贯通,7﹑8﹑9度时拉筋应沿墙全长贯通。
3)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结;墙长大于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间距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8m时,墙体半高处(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相连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相关文章
2)为保证结构构件标准化和定型化,应遵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规定的统一模数制,以100mm为基本单位,用“M”表示,并规定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协调模数的基数值均应取扩大模数3M。对于跨度和柱距尺寸的一般规定如下:当厂房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跨度应取3m的倍数,即9m、12m、15m和18m;当厂房跨度大于18m时,跨度应取6m的倍数,即24m、30m、36m等,如图3-8所示;当工艺布置及技术经济指标有明显优势时,也可采用21m、27m和33m等跨度。......
2025-09-30
3)拱形和折线形屋架上弦端部支撑屋面板的小立柱,截面不宜小于200mm×200mm,高度不宜大于500mm,主筋宜采用Ⅱ级,6度和7度时不宜少于412,8度和9度时不宜少于414,箍筋可采用6,间距不宜大于100mm。2)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3-10的规定。......
2025-09-30
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准备设计资料 包括建筑工程的性质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工程地质条件,地震设防烈度,基本雪压,基本风压及地面粗糙度类型,使用荷载的标准值及其分布,环境温度变化状况。1)作用的计算:直接作用(荷载)的计算、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的确定。......
2025-09-30
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设计确定,楼梯的结构形式则由结构设计确定。图2-74 整体式楼梯结构形式a)梁式 b)板式 c)剪刀式 d)螺旋式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梯段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平台板支承于平台梁和墙体上,但是为了保证墙体安全,中间缓台平台板不宜支承于两侧墙体上。板式楼梯的优点是梯段板下表面平整,支模简单;其缺点是梯段板跨度较大时,斜板厚度较大,结构材料用量较多。......
2025-09-30
4)凸出屋面天窗架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有斜撑的三铰拱式钢筋混凝土和钢天窗架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跨度大于9m或9度时,混凝土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5;②其他情况下天窗架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025-09-30
《高规》1.0.4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总原则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高规》3.1.4条和3.1.5条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符合下列要求: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规》规定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2025-09-30
当结构顶点也做成铰接时,成为三铰门架,如图3-2a所示;当结构顶点做成刚接时,成为二铰门架,如图3-2b所示;柱与基础有时也采用刚接,如图3-2c所示。图3-2 刚架结构a)三铰门架 b)二铰门架 c)柱与基础刚接门架门架结构的优点是梁柱合一、构件种类少、制作简单、结构轻巧,当厂房跨度和高度均较小时其经济指标优于排架结构。......
2025-09-30
图7-6主桥桁架结构总体布置图上弦杆之间采用等截面工字型钢横撑连接,标准间距为4 m,上横撑构造如图7 -7 所示。图7-13桥面板预应力束布置7.2.2.2下部及基础结构设计主桥边墩采用桩接承台接墩柱的结构形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