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校培养对管理岗研究生帮助最大,技术岗也受益

校培养对管理岗研究生帮助最大,技术岗也受益

【摘要】:另外,从研究生毕业生目前所处主要职位类型来看,处于管理岗的研究生毕业生中,高管层认为在校培养对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最高(97%);处于技术岗的毕业生中,初级和中级级别人群认为在校培养对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较高。另外,法学院毕业生希望加强培养“学位基础课”“公共必修课”的比例高于我校平均水平。

图2—7 培养质量反馈示意图

1.在校期间的培养对毕业生长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校期间的培养对我校研究生毕业生的长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2006届—2008届研究生毕业生分别有87%、86%、91%认为在校培养对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或深造学习有所帮助[1]。其中,工作与专业相关人群认为在校培养对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90%)高于工作与专业无关人群(85%)。可见,工作与专业相关的研究生毕业生在工作中更易发挥在校期间的专业所长,在校培养的成效更易体现。

另外,从研究生毕业生目前所处主要职位类型来看,处于管理岗的研究生毕业生中,高管层认为在校培养对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最高(97%);处于技术岗的毕业生中,初级和中级级别人群认为在校培养对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0%、89%)。在校培养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的管理职业发展提供了帮助,因此,高管层群体的毕业生对在校培养的认可度也更高。

图2—8 管理岗/技术岗研究生毕业生认为在校培养对毕业后发展的帮助程度(%)

2.多数研究生毕业生对教学表示满意,但创新能力、专业性知识与技能、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教学评价方面:我校2006届—2008届研究生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教学满意度均为95%,多数研究生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表示满意。具体从各项教学工作来看,毕业生对“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95%)、“教师指导的效果”(93%)、“学习的自主性,如可以选择自己想学的学习内容”(93%)、“与其他同学互动学习的经历,如学习小组等”(92%)表示满意的比例均较高;在“跨学科学习经历”方面,毕业生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80%)。

图2—9 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的满意度(%)

课程评价方面:从反馈结果来看,我校2006届—2008届研究生毕业生希望加强培养的课程类型主要是“专业选修课”(分别为60%、61%、59%)、“跨专业选修课”(分别为60%、62%、61%)。可见,毕业生对选修课程的改进需求较高,学校可进一步强化选修课程教学培养,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另外,法学院毕业生希望加强培养“学位基础课”“公共必修课”的比例高于我校平均水平。

能力素养方面:我校2006届—2008届研究生毕业生对执行能力、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满足度较高(分别为92%、92%、91%),对创新能力、专业性知识与技能、职业规划能力的满足度相对较低(分别为6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