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结构损伤的量化其实已转化为与特定结构构成和内力分配关系相关的求解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有必要针对其特定的构造形式专门研究其结构损伤的量化方法。......
2025-09-30
物理平均化方法从细观尺度上的物理场出发,根据细观尺度方程式和相关联的场变量表达式,通过某种方式的平均,得到描述RVE整体特征的对应的宏观场变量值,从而确定细观上非均匀介质在宏观上的等效均匀特征。
因此,可以通过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方法完成细观场量(如应力和应变)的表面或体积平均。进而计算有效应力和有效应变并根据宏观应力和应变两者之间的关系求得宏观有效性能。分析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6所示。
在服役载荷作用下,结构整体上还处于弹性阶段时这些易损局部区域ΩGL可能已经到达塑性、发生损伤演化乃至局部失效。用连续分布的细观损伤变量dL来描述易损局部区域ΩGL承载能力的下降。该细观损伤变量dL的演化规律主要取决于累积塑性应变和当前损伤状态。利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中的有效应力概念和应变等效原理可以建立该类细节局部的材料在细观尺度下的损伤本构关系。设易损局部区域ΩGL的坐标系为y坐标系,细观尺度上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别表示为σL、εL、uL。
图4.6 结构多尺度损伤均匀化分析流程示意图
1.易损局部区域ΩGL中的累积塑性损伤模型
在体积力、载荷
及给定边界约束作用下,易损局部区域ΩGL中的细观应力、应变场和细观损伤场的控制方程如下:
平衡方程:
几何方程:
本构方程:
损伤判据:(https://www.chuimin.cn)
损伤演化方程:
其中,分别表示细观尺度下的坐标系中的柯西应力、应变、体积力、位移和等效塑性应变。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细观本构方程、损伤判据和损伤演化方程为一般表达式,其具体表达需要根据所需要分析的具体分析问题而定。
2.宏观尺度结构响应模型
对于结构中那些已发生损伤演化的易损局部区域ΩGL,其中的宏观应力、应变无法通过宏观尺度的控制方程直接获得,需要在细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均匀化计算后得到。定义在区域ΩGL上细观应力或应变
的体积平均值为:
上式中,V表示区域ΩGL的体积,横杠表示量的平均,即宏观量或有效量。于是,宏观等效应力和宏观等效应变可以表示为:
σSD为细观应力扰动项:
并且,通过细观均匀化计算所得宏观等效应力、应变满足宏观尺度的控制方程(4-6)~(4-8),而宏观尺度上的等效损伤张量为:
相关文章
因此,结构损伤的量化其实已转化为与特定结构构成和内力分配关系相关的求解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有必要针对其特定的构造形式专门研究其结构损伤的量化方法。......
2025-09-30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建立材料与结构损伤分析的基本方程,进而进行损伤演化过程的计算分析。如前所述,由于损伤演化过程是从微细观尺度发展到宏观尺度的跨尺度演化过程,结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必然涉及多个尺度间的耦合计算,必须采用多尺度计算方法。而对于不同尺度下的参变量群之间的耦合关系难以忽略的物理现象,就必须在多尺度下进行分析。......
2025-09-30
构件受力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摩阻力。这个过程就是钢筋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损伤演化过程。现行钢混结构设计理论大多是基于平截面假定进行的,这隐含着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粘结良好,以确保二者变形协调。保障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良好是确保钢混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图2.44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失效引发的结构破坏......
2025-09-30
以如图3.35所示的多根杆件铰接的结构为例,说明铰接结构的损伤量化方法。构件层次损伤为。图3.37单层单跨刚性连接框架结构则框架的水平位移其中积分号表示沿构件长度方向积分,则该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为若考虑各构件中的损伤导致的界面抗弯刚度折减,则其有效刚度为则即为该框架结构的损伤表达式。......
2025-09-30
为考察结构损伤表征与量化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这里以一个门式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分析。该结构由工字钢梁和柱组成,总高9.8 m,跨度24 m;其中,工字钢梁截面尺寸为550mm×200mm×8mm×6mm,工字钢柱总高9.0m,截面尺寸为500mm×220mm×8mm×6mm,该框架有限元模型如图3.40所示。图3.40框架结构构形尺寸及其有限元模型结构上作用的荷载按相关结构设计规范来确定。计算得到各损伤工况下框架结构变形及刚度退化。......
2025-09-30
图2.24桁架局部损伤程度示意图实验中采用扫频试验、电测与光测相结合的方法同步采集结构动力响应与局部损伤过程的信息,实时观测裂纹尖端应变集中、热点应力分布和裂纹萌生与扩展情况,以及结构动力响应参数的变化规律。图2.25桁架结构局部与整体测区位置图2.26局部损伤区测试方案采用上述实验方案在加载的实时同步观测与分析了桁架结构的响应及其焊缝损伤区域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
2025-09-30
结构中的损伤演化总是从易损局部开始的,为此需要首先明确“易损局部”的概念。第四点体现了结构损伤演化的多尺度跨层次特征,任一尺度或层次上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特征都取决于较低层次损伤演化过程及其力学行为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较高层次的损伤进程和力学行为;这意味着易损局部在各个层次普遍存在且相互对应,共同决定了结构损伤演化过程。......
2025-09-30
而根据第二章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可知,该焊接构件的损伤行为完全由易损局部的损伤分析体元及其力学特性决定。结构层次损伤分析体元主要针对结构典型构件、节点和基本承载部件而言。图3.33构件层次易损局部及其构件损伤分析体元示意图为进一步说明上述两种损伤分析体元及其作用,这里以第二章中的焊接桁架结构为例,表示在损伤分析体元概念及其尺度特征下对此类结构进行层次划分的情况。图3.34钢桁架结构损伤分析中的体元划分示意图......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