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史及形成抗日民主政权条件

襄城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史及形成抗日民主政权条件

【摘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二人更加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决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干出一番事业。李峰和鞠抗捷这两个关键人物的特殊经历和坚决抗日的思想基础,加上二人担任国民党襄城县政府要职的特殊身份,给襄城党组织提供了利用统战形式打造独特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条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随即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于是,日军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日本侵华事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北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抢占东北三省”的口号。9月底和10月,中共河南省委先后发出《中共河南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满洲的宣言》和《关于日本强占满洲宣言大纲》,号召全省劳苦大众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反对国民党政府出卖中国。组织建立工农兵自己的武装,建立群众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战组织。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激发了河南各界群众的爱国激情。在中共河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全省城乡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掀起了抗日反蒋的民族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民党左派李峰正在辽宁省高等警官学校任教育长。

李峰,吉林省延吉县人,1917年考取公费留学生,去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此间他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并与周恩来等中国留日进步学生组织“新中学会”,探讨救国救民之途径。并且还在周恩来领导下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回国后先后任辽宁省洮安县政府县长、辽宁省高等警官学校教育长。他亲眼目睹了东北三省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家乡父老兄弟姐妹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下过着奴隶般生活的悲惨情景。他看到大批日本居民移居东北地区,而大批中国难民失去家园被日军强行驱赶到关内的事实。他悲愤交集,怀着满腔仇恨,抱着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献给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念,来到中原地区河南省,担任国民政府襄城县长职务。

李峰任国民政府襄城县长期间,有一个得力助手,他是县政府秘书兼民政科科长鞠抗捷。鞠抗捷又名鞠仁卿,辽宁省庄河县人,是李峰任辽宁省高等警官学校教育长时在校的优秀学生,曾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战斗经验丰富,政治活动能力强。鞠抗捷主要是辅助李峰实施襄城县政府的执政方略,同李峰一道实现为国效力的抱负。

李峰和鞠抗捷,皆饱尝亡家之痛,流亡之苦,具有强烈的抗日救国思想。西安事变发生后,二人更加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决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干出一番事业。

1936年6月,李峰和鞠抗捷到襄城县国民政府任职以后,经过短时间的调查研究,就基本了解了襄城县情:襄城土地肥沃,特产烟叶,是河南比较富庶的县区。同时,这里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襄城县地处许昌西大门,是西进通道的必经要冲。县域地面广大,东为广阔的平原地带,西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而且和崇山峻岭的宝丰、鲁山地区接壤,是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的理想之地。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抱负,李峰和鞠抗捷决定要把襄城打造成坚不可摧的抗日战争根据地。李峰和鞠抗捷这两个关键人物的特殊经历和坚决抗日的思想基础,加上二人担任国民党襄城县政府要职的特殊身份,给襄城党组织提供了利用统战形式打造独特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