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发掘包装设计课程中的爱国精神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发掘包装设计课程中的爱国精神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抗战时期,对品牌的包装设计上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香烟包装设计从产品产出到包装设计彰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得当代大学生们在包装设计上通过应用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点一滴。

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入专业课建设中,不能教条、死板、僵化,要把爱国主义的精华巧妙地融入包装设计课程中,可以结合包装设计课程的包装设计历史。在包装设计的历史中,有很多关于表达爱国主义的包装设计作品,发掘包装设计课程中关于爱国主义的包装设计历史,能够使学生对包装设计的爱国主义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且能鼓舞学生,使学生深入理解包装设计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是如何应用到包装设计上的,进而影响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学会把爱国主义精神以图形符号语言进行设计表达。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抗战时期,对品牌的包装设计上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比如,我国特有的传统爆竹的包装设计上,就呈现出民族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在泰亨行出品的烟花爆竹外包装纸上,图案设计采用的是花木兰带着士兵,英姿飒爽的骑在战马上,手握弓箭的形象。木兰为抵御外族侵略而代父出征,这个民族英雄在我国是家喻户晓。资料显示,花木兰从军在包装设计外形上显示三个不同版本,一个是原始版本的花木兰,一个是圣女贞德形象,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女士兵。圣女贞德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她被法国人称为民族英雄。莎士比亚、萧伯纳、柴可夫斯基都创作过以她为题材的作品。(图1是出口美国旧金山的爆竹包装)。

图1 花木兰爆竹包装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晋察冀专用茶包装是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普洱茶砖。普洱茶砖外包装图形采用的是晋察冀当时八路军的形象,在红星照耀下,两个八路军展示拿着枪凝望着远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保卫国家的情怀。(如图2-1、图2-2)

图2-1 晋察冀茶砖包装

图2-2 晋察冀茶砖包装

图3 中华香烟包装

新中国成立前,卷烟市场份额大部分被颐中(英美)占领,高级卷烟就是“白锡包”。新中国成立后,中华烟厂决心制造自己的民族品牌,生产最好的中国的卷烟,经过艰苦的研究,生产出最好的香烟,且策划出来一个最好的品牌:“中华”。关于中华二字,在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元末宋濂《奉天北伐讨元檄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明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章》: “今天我们通常称呼这个国家为中国(Ciumquo)或中华(Ciumhoa)……”明毕懋康《军器图说》: “夷狄所畏中华者,火器也。”中华香烟从产生到包装的品牌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外包装色彩设计采用特有的中国红,品牌字体设计采用汉字字体,包装图形设计以天安门为主要图案,背面图案为华表。天安门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修建的皇城正门,至今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霜,却依然挺立在北京城中心。它已经不只是一座饱含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物,而已经上升为中国的象征,成了国徽图案的一部分。今天,天安门的形象仍然如此高大,影响如此深远,华表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中华香烟包装设计从产品产出到包装设计彰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图3)

图4 生产牌系列火柴

改革开放后,形势大好,思想日益解放,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由于当时人民的需要,迎来火柴生产的明媚春天。上海华光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包装,以当时人民为国家积极生产爱国主题为题材。这一系列火柴包装用饱满的男、女、小朋友勤奋生产的形象以及鱼、桃子、稻穗等美好的丰收果实深刻地表现了为国家生产的爱国之情(如图4)。

综上所述,这些包装设计的历史中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艺术是社会精神的一种反映,发掘包装设计课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渗入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既可以在思想上对当代大学生有启迪鼓舞作用,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也可以在专业设计课程上以史为例,进行中国传统包装文化的专业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们在包装设计上通过应用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