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筝派演奏技巧的发展与创新

陕西筝派演奏技巧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大拇指双托演奏衬滑音,从而表现委婉的情韵。左手在自身传统技巧的基础上,也发展了新的技巧。这种技法在陕西、河南多用,现成为陕西筝曲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法是通过长期对其他流派筝曲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陕西地方音乐的风格表现特色,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了陕西特有的演奏技法。

1.传统演奏技巧的表现

古筝演奏是创造性的艺术表现的过程,古筝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表现力应该通过演奏技术的不断创新予以充分体现。筝的传统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弹拨筝弦,左手在码子左侧按弦,以韵补声,这也是古筝的灵魂所在。左手技法的应用,鲜明地表现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内涵,它的吟、揉、按、颤、滑丰富了音乐表现,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音韵。

古筝右手的演奏技法主要为:托、劈、勾、提、抹、挑、摘、打、花、撮、轮、摇等;左手的演奏技法主要为:揉、吟、按、颤、推、滑、点、泛。

在各个流派的代表曲目中,本能体现的是流派自身风格特点的演奏技法。如河南筝的“游摇”“大、小颤音”等,山东筝的“双托”“双劈”“双抹”“双勾”等,客家筝的“硬弦”“软弦”“反线”等,潮州筝的“轻六”“重六”“活五”,浙江筝的“长摇”“快四点”“点奏”,等等。

2.陕西筝派演奏技巧的特点

①因为陕西地方音乐有它独有的艺术风格,它的旋律进行独特,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音乐非常普遍,而且演奏时又要连贯通畅,这样才能表达乐思,刻画形象,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使用大拇指帮助按动琴弦,从而演奏出八度、或六度、或五度的效果。这既是“秦声”的两个特性音,又是“苦音”的骨架音。大拇指双托演奏衬滑音,从而表现委婉的情韵。滑音多用小三度的上滑音。撮摇的结合,正如古人云“秦筝多撮弦”,正是其写照。左手在自身传统技巧的基础上,也发展了新的技巧。如:左手分指弹奏、快速勾托、抹托,等等。而且在个别曲目中,左手还添加了移柱、琴码左侧刮奏、琴码左侧装饰音的技巧。

左手大拇指按弦,以《秦桑曲》为例:

近年来,左手现代技法的发展,使古筝音乐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样,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发展古筝左手传统技法的探究,使音乐得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音、韵”结合,左右手的平衡发展,是古筝艺术的精髓所在,也是未来筝艺的发展方向所在。古筝演奏中左手主要职“韵”,领先左手的各种做韵技法对音乐旋律加以润饰,使其更富有韵味。虽然近年来创作筝曲中左手参与弹奏愈来愈多,但其做韵技法的使用仍是主要的。

②在表现婉转柔美的旋律时,经常适用衬滑音。由于上滑音速度较慢,也加强了婉柔的效果。这种手法和秦地方言的语调,以及秦声习惯装饰音(上滑音,下滑音)有关。既加强了滑音的效果,又润色了旋律,使乐曲更加优美动听。

以《哭道情》为例:

③据史料记载“秦筝多撮弦”。即:大拇指、中指撮弦后紧连快速密摇。一方面,延长了摇指的节拍,使音乐连接;另一方面,加上中指的音,使乐句加强音头,从而句读分明、有层次感。这种技法在陕西、河南多用,现成为陕西筝曲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以《秦桑曲》为例:

④在秦声音乐中,常出现二级音的上滑装饰音。这种二级音小三度的上滑现象,一般只在三级和六级音上做小三度的滑音。

以《弦板调》为例:

⑤秦筝在表现秦人性格方面,最常用连接连续快速大拇指单托。这种技法奏出了秦声激楚慷慨,筝筝有哀的效果。

以《哭道情》为例:

3.演奏技法的发展,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

弹筝的技巧是相当丰富的。从一句口诀中,我们可以读到。“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揉按自悠然。”

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法是通过长期对其他流派筝曲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陕西地方音乐的风格表现特色,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了陕西特有的演奏技法。

香山射鼓》取材于与唐代大曲有渊源关系的西安鼓乐,以《柳青娘》为基调,与《月儿高》《香山射鼓》等四首曲牌连缀而成,在技术上保留了秦筝的传统技法,也吸收了潮州音乐的特有的“勾搭”技巧。《绣金匾》中的变奏手法,就是运用了河南大拇指大关节长摇的演奏特点。《黄陵随想》这首曲目,在传统指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对手指的灵活性提出更科学的要求,双手在不同的音区快速复调性地演奏,使音乐的旋律更加层次化、立体化。《五陵吟》在快板的演奏中,以陕西筝曲中惯用的快速托劈双弦的手法,向现代筝曲创作善用的快速指序逐步过渡。《源》的第二乐章的双手摇指的演奏,第三乐章快速指序的演奏,使旋律肢体更加丰富,音响效果更加充实。

4.演奏符号的发展与创新

古筝演奏符号对音乐的传承、发展、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1961年8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在西安召开,汇集了当时的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郑州艺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北京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西艺术学院的13 位老师、专家组成的队伍。除了统一编订筝教材外,对筝的指法符号的确定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编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统一的指法符号。这套指法符号计右手指法符号22 种、左手指法符号九种,并对筝简谱、五线谱中的指法符号书写格式做了说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端,是古筝演奏符号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以演奏为主的符号,像双撮、在琴码左侧刮奏和长摇等。80年代为筝指法演奏符号的大变革时期,如刮奏、扣摇、扫摇、双手琶音、快四点等。90年代后又出现了快速指序、轮指、左右手双摇,等等。

乐谱是演奏的依据,筝演奏指法符号的统一,影响着筝曲的创新。筝演奏符号的完善,使演奏者的技术、技艺、技巧有章可循。所以,我们应更加科学系统地完善我们的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