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岩浆活动引发成矿流体循环并加入成矿物质,江西地学新进展

岩浆活动引发成矿流体循环并加入成矿物质,江西地学新进展

【摘要】:岩浆所带来的丰富成矿流体沿着断裂构造上升至青白口系上施组变火山沉积岩等盖层中,随着岩浆活动的进一步加剧,使成矿流体在上部盖层构造内循环流动,并淋滤、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金等加入到成矿流体中。本文系留龙矿区金矿项目队集体劳动的成果,因作者水平有限,有些观点需在以后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研究证实和丰富其内容,错误疏漏之处,希望专家学者及地质同行们批评指正。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作者对本矿区矿床成因作如下探讨:

表1 矿体规模、产状、品位、形态一览表
Table 1 List of occurrence,grade and form and dimension of ore body

以往,许多专家学者对本矿床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和探讨,基本上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及后期演化为以天水为主的流体;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认为硫元素、铅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壳重熔岩浆及上地幔岩浆源,由此推断金(矿)元素来源于岩浆或有的干脆认为来自矿区的基性岩,基本认为区内金矿是单一岩浆成因的观点。作者在这里有点不同的看法想和大家进行探讨,主要据部分矿区金矿体的产布特征并进行类比,区内金异常的分布特征进行总结,认为金矿成因不仅与一定时代花冈岩或基性岩关系密切,同时与一定时代地层及某一时代内特殊的岩性有关,特别是震旦系或更老的地层及这一时代地层内的变火山沉积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岩浆—地层多成因的特点。主要理由是赣南地区的金矿床点,如:赣州市南康区内潮金矿及周围的许多金矿点,会昌县青龙山金矿点及周边的一些金矿点,瑞金市九堡一带金矿点,绝大部分金元素=壤异常基本分布在震旦系或更老的地层内。

下面将矿区的成矿机制概括如下:

区内广泛分布南华系上施组地层,岩性为变凝灰岩、变沉凝灰岩、变凝灰质砂岩及凝灰质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等,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合,属海底火山喷发建造。区域上该套地层Pb、Zn、Ag、Au的丰度值较其他成矿元素高,为金矿成矿提供了较丰富的矿源。

加里东期、印支期,区域上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经历了明显的挤压推覆构造活动,并派生出一系列SN向的剪切裂隙—断裂带。印支期构造运动后期伴有岩浆的侵入活动,并重熔了部分含金盖层,形成了古嶂岩体及江背岩体。岩浆所带来的丰富成矿流体沿着断裂构造上升至青白口系上施组变火山沉积岩等盖层中,随着岩浆活动的进一步加剧,使成矿流体在上部盖层构造内循环流动,并淋滤、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金等加入到成矿流体中。在岩浆活动后期,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成矿流体在青白口系上施组内SN向的剪切裂隙—断裂带停留,形成了初期的含金矿化(带)体,或在侵入岩顶部形成了含金丰度值较高的花冈岩。

后期区域上东西向构造普遍发育且较为强烈,伴随有基性岩脉的侵入,早期的断裂构造对印支期运动期间形成的金矿化脉体进行了一定的破坏和不同程度的错动。但后期随着基性岩脉的侵入,又带了相当丰富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在已经初步形成的矿化带内或印支期岩体上部循环流动,并进一步淋滤、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金等加入到岩浆成矿流体。后期的天水为主的成矿流体中金得到进一步富集,从而形成了能供现在开采的中低温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

本文系留龙矿区金矿项目队集体劳动的成果,因作者水平有限,有些观点需在以后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研究证实和丰富其内容,错误疏漏之处,希望专家学者及地质同行们批评指正。本文得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李晓华高级工程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