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住宅就是这样的、世界的缩影,未来全球城市中一个生活与艺术合一的片段。1919年施罗德住宅的设计师之一赫里特·里特费尔德加入风格派。业主是特鲁丝·施罗德·施雷德,一位受过训练的药剂师,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品热爱者。尽管与此片最后一座红砖住宅共用一道隔墙,但施罗德住宅完全无视其邻里,似乎在宣称,未来已来到此地,过往与之没有一丝干系。直至1985年去世,特鲁丝·施罗德·施雷德一直在此居住。......
2025-09-30
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1893—1972)
德国勒包(Löbau,Germany);1932—2025年
汉斯·夏隆认为,建筑的形体和空间应当源自客户设计的要求和所处地块环境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20世纪20—30年代德国现代主义者所持的观点。而此刻,现代主义运动正开始分流,一路以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为代表,致力于抽象性和通用性—形体与功能之间的松散搭配,以及建筑物对所占地块的主导支配地位;另一路以夏隆与其导师雨果·哈林(Hugo Häring)为代表,视建筑物为有机体,通过自身的演化来满足功能需求,适应并融入外在物理环境。在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临近尾声之际,夏隆设计的施明克住宅代表了“有机的”现代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
住宅地块位于勒包城郊,客户的一个面条加工厂隔壁。北面是加工厂反方向,开阔没有遮蔽。地势斜向地块东侧边界的一条略偏离正南北向的公路。地块的状况是设计的先决条件。北向没有遮蔽的景观形成一个两难困境。住宅立面究竟是应该向阳(亦即面向加工厂),还是应该朝向景观呢?夏隆最终决定主起居应当既拥有日照,也拥有景观。这就意味着要设计一个颀长而狭窄的形体,南北两面均开窗,因而住宅与东侧边界成角度放置,这也使得夏隆得以采用他最为钟爱的设计手法之一:在平面上引入非直角—本例中是26°。(https://www.chuimin.cn)
正是这个斜角,使整个建筑富于动感。住宅的东西两端均呈斜角,而更为重要的是,自两层高的入口进厅径直向上的主楼梯间也是呈此角度。楼梯间如此形态,好似热情相迎,指向通往起居室的一个宽敞的方形门洞。起居室的南向窗户彼此相连,形成一个相对狭窄的横向水平窗带,让室内阳光充裕而不恣肆。在住宅的北面,因为没有过强的日照辐射带给人的不适,采用了全高玻璃幕墙。向外望去,由室外露台一直向前,景色延伸出很远。在建筑物东端,起居室平面向左转出斜角,成为一间玻璃日光室,而在南面留一小型温室或称冬季花园。日光室四周遍围悬挑于坡地之上的露台。在上面二层,主卧周围也围以同样宽敞的露台,由一根钢柱支撑的巨型悬挑屋顶遮蔽其上。与主楼梯呈同样角度的三跑踏步将两个露台和坡地上的花园彼此连接。
夏隆的童年时光是在繁忙的不来梅港(Bremerhaven)度过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施明克住宅看上去如此像一艘轮船。以露台为甲板,室外楼梯及其扶手为舷梯,圆形抹角看上去好像是钢板直接成型或经切削而来。在进厅侧墙上甚至可以发现一个圆形舷窗。二战以后在夏隆的后期工作中,航海主题的印记变得不那么突出了,但有机的设计方法变得更为强势大胆。到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两路现代主义流派已经变为截然不同的风格。最能体现这两者鲜明对比的就是柏林并肩而立的两幢建筑:密斯的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和夏隆的爱乐音乐厅(Philharmonie)。
相关文章
施罗德住宅就是这样的、世界的缩影,未来全球城市中一个生活与艺术合一的片段。1919年施罗德住宅的设计师之一赫里特·里特费尔德加入风格派。业主是特鲁丝·施罗德·施雷德,一位受过训练的药剂师,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品热爱者。尽管与此片最后一座红砖住宅共用一道隔墙,但施罗德住宅完全无视其邻里,似乎在宣称,未来已来到此地,过往与之没有一丝干系。直至1985年去世,特鲁丝·施罗德·施雷德一直在此居住。......
2025-09-30
麦金托什仅设计过三所重要住宅:坐落在伦弗鲁郡基尔马科姆的温迪希尔住宅,完成于1899年;艺术爱好者之家赢得1901年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却迟至1989年才建于格拉斯哥;本文所谈的山居住宅,位于海伦斯堡北部,于1904年建成。山居住宅一直被很好地保护着,是当前了解麦金托什建筑风格的最佳实物之一。山居住宅的主人是格拉斯哥当地一位著名的出版商—沃尔特·布莱基,是他的艺术设计总监塔尔温·莫里斯向他推荐的麦金托什。......
2025-09-30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德国德绍;1927年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设计的、位于德绍的包豪斯学校,可能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幢。包豪斯员工住宅距学校有一定距离,位于郊外的一条林间小道边,如同包豪斯学校的一组缩影,简洁、不对称,巨大的画室窗户如同玻璃幕墙。6个员工住宅中也有1个毁于轰炸,其余5个住宅得以留存并得到全面的修缮复原。......
2025-09-30
彼得·贝伦斯德国达姆施塔特;1901年彼得·贝伦斯早年是画家,而在19世纪90年代,他开始尝试实用艺术的创作—包括玻璃器皿、陶瓷、家具和图形的设计—并成功地在柏林和慕尼黑举办了作品展。其中六栋住宅由奥地利建筑师、青年风格派或称新艺术运动的领袖,约瑟夫·马里亚·奥尔布里希设计。贝伦斯设计了他自己的住宅,也是其中最精致、最昂贵的一栋。贝伦斯为游客专门印制了彩色的宣传册。在这一发展中,贝伦斯扮演了关键角色。......
2025-09-30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德国克雷菲尔德;1928年朗格住宅与其隔壁的埃斯特斯住宅同时建设,风格一致,可谓兄弟,但并非孪生。赫尔曼·朗格与约瑟夫·埃斯特斯同为克雷菲尔德一家丝绸纺织厂的经理。朗格是这个合作项目的发起人,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员,柏林国立美术馆的赞助者,也是现代艺术品的重要收藏者。朗格住宅和埃斯特斯住宅现状况良好,目前用作艺术展览,可谓恰如其分。......
2025-09-30
阿道夫·路斯奥地利维也纳;1928年建筑评论界用“空间体量设计”描述阿道夫·路斯独特的空间构成方法。在莫勒住宅中,主起居区域被分为五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空间:中央大厅、休息室、音乐室、餐厅和室外露台。尽管莫勒住宅临街的立面完全对称,但表面之下的空间是全然不对称的。莫勒住宅建于维也纳一处富庶的城郊,主人是一个纺织厂的厂主及其夫人。著有Sexuality and Space,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2;Privacy and Publicity:Modern Architecture as Mass Media,The MIT Press,1996;Domesticity at War,The MIT Press,2007。......
2025-09-30
最初,如在艾丽丝·米勒德住宅中,砌块仅是用水泥砂浆垒砌,如同普通砖石。恩尼斯住宅是这种具有纺织品肌理的混凝土砌块住宅中规模最大,也是设计最为大胆的一个。建设后期,恩尼斯夫妇与建筑师的合作破裂,他们便亲自监督直到完工。然而,历史上看,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说,恩尼斯住宅都是赖特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025-09-30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1917—1921年艾琳·巴恩斯德尔是一个富有的继承人,舞台监督,也是一位未婚妈妈,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世骇俗的。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东京监造帝国饭店。赖特最终完成的巴恩斯德尔住宅的设计标志着他在住宅设计上的改弦易辙。戏剧园区的设想很快落空,而巴恩斯德尔住宅仍在继续实施,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叫霍利霍克住宅。......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