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元代观星台我国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星台。当时在全国共设有24个天文观测站,这个台是观测的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建于明正统七年,明代为观星台,清代为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因历史悠久、建筑完整以及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中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8-20
在中国古代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内,酒器的制作技术、酒器的外形以及材料都有不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酒器。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新石器时期的酒器
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已经出现罐、瓮、盂、碗、杯等酒器。酒杯的种类繁多,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都已经出现。
龙山文化时期酒器
商周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酿酒业的发展,青铜铸造术的提高,我国的酒器在商周的时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专门制作酒器的氏组和专门制作酒器的“梓人”。我国的青铜技术在商周时期发展成熟。商周时期的酒器品种繁多,按照酒器的用途可以把酒器分为盛酒器、饮酒器、煮酒器、贮酒器四种,此外还有礼器。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酒壶。商周时期的酒器用于盛酒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尊、卣(yǒu)、(hé)、方彝、(léi)、兕觥(sìgōng)、酒樽、缶、瓿、壶、觥、豆等,其中尊、卣、、方彝为专门盛酒的酒器;而兕觥既可以盛酒也可以用来饮酒;酒樽也可以用于温酒,、缶、瓿、壶还可以盛水;豆则还可以用于盛肉盛菜的器皿,常用以装酱、醋之类的有汁调味品;觥是一种大口的酒杯,有时候也用来盛酒。每一种酒器造型又各有不同,以尊为例,有象尊、羊尊、牛尊、犀尊、虎尊等。
饮酒器是用来饮酒的酒器。用以饮酒的酒器主要有角、!觯、兕觥、爵、耳杯、觥等。
温酒器是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勺,便于取酒。温酒器主要有(jiǎ)、、酒樽等,是专门用来温酒的,圆口,三足。、酒樽有时候也用于饮酒。除了温酒器以外,在战国时期还有铜冰鉴,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像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8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也可以作为温酒器使用。
酒器中还有勺,古代称为称瓒,从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或温酒器中。还有安放酒器的案形的“禁”。
商周时代的酒器以青铜为主,原始瓷酒器略有发展,漆酒器品类较商代晚期为多,漆器与青铜器并重发展,另有少量瓷器、金银器,陶酒器则较少见了。总之,夏商周时期的酒器种类繁多,样式丰富。
商代双柱铜爵
两汉魏晋时期的漆制酒器
商周以后,青铜酒具逐渐衰落,漆制酒具越来越流行,代替青铜器而为两汉魏晋的主要酒器的主要类型。在用途上基本上是沿用商周酒器,漆制耳杯是饮酒的最重要的器具。
斜角雷纹觚
隋唐以后的瓷制酒器
东汉前后,我国开始出现了瓷制的酒器,但还不是主流。隋唐以后,瓷制酒器得到快速的发展,唐代的酒杯容量要比过去小。唐代还出现了新的饮酒酒器,称为“偏
提”,形状与今天的酒壶十分相像,有喙,有柄,可以盛酒,又可以直接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发明了把碗和注子结合在一起的饮酒方式,在注子中倒入酒,放在碗中,往碗中注入热水,就可以温酒。明清两代的瓷制酒器发展更为迅速,瓷制的酒器一直沿用到现在。明清后,出现了锡制的酒器,用来温酒。
南北朝时期的酒具
其他的酒器
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料制成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是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岳晗 南金花)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登封元代观星台我国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星台。当时在全国共设有24个天文观测站,这个台是观测的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建于明正统七年,明代为观星台,清代为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因历史悠久、建筑完整以及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中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8-20
在迅速完成上述处理后,可进行控水。发生抽筋时应保持镇静,可呼救也可自救。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应结伴进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发生呕吐,食物呛进呼吸道,甚至溺水。......
2023-11-03
孔子推崇的是那种基于道德伦理的礼治秩序,并认为建立在刑罚基础上的服从,会导致百姓缺乏遵守秩序的自觉意识。认为礼乐刑政各有侧重,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使民心一致而形成“治道”。荀子的“隆礼遵法”思想,集中体现了劝善和惩恶并举的治国理念。在汉代之后,儒家思想逐渐获得统治者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统治者完全按照儒家的理念来设计社会秩序,现实中主要还是儒法互补的。所以传统中国的秩序观也可以称为“礼法合治”。......
2023-08-20
中国古代的官制从秦代起才有了比较严密的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秦代以后,2000余年以来的地方官制不外郡县两级,变动并不大。中国古代的封建官制基本演变规则是:以皇权为核心向全国各级伸展,构成网络式的结构,历代皇帝总是极力保持和加强对它的绝对控制,并为此目的不时进行调整。......
2023-08-20
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成熟和繁荣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最富有礼制色彩的制品。刀、斧、钺、戈等兵器是当时青铜器中的大宗。编钟、镈等是青铜乐器的典型代表,属于礼器范畴,大多铸造精美。青铜酒器的种类最多,这可能与殷商人嗜酒有关。商代,鼎成为青铜礼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器。早期青铜器铭文一般很少,只有几个字,内容多是器物的主人及父辈名,表示器物的归属。......
2023-07-30
陶渊明任彭泽令时,郡里派遣一个督邮到彭泽,县里的小吏让他束带相见,以表示尊敬,陶渊明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在职仅80余日。当时一个县令的俸禄相当于五斗米的价钱,陶渊明此次挂冠而去,留给后人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田园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这种人格魅力,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封建时代所有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
2023-08-20
吴昌硕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刻印。吴昌硕的篆刻中有坚实的书法基础,同时也融汇绘画的技法。吴昌硕的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达数十字,但在布局上比前人更精于设计。吴昌硕的第一个日本学生河井仙郎也加入了西泠印社,这在当时成为印学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在吴昌硕去世之后,日本人还为他雕铸了铜像,置于西泠印社内。现在的西泠印社也成为西湖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2023-08-20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