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以及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已经威权扫地,汉献帝身上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外已是所剩无几。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如按《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载,公元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帝。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州的兄长袁绍,“绍阴然之”。其实在此之前,袁绍已暗地里使人散布“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政治谣言,并私刻玉玺,也企图登上皇帝宝座。在这样的形势下,曹操却采取了同这些人完全不同的策略:他以尊王室的面目出现,把皇帝牢牢掌握在手里,再以天子的名义去和天下诸侯一争雄长,这就是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策略最早是由曹操的谋士毛阶提出来的。毛阶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之时就开始跟随他,当时曾向曹操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当汉献帝还在长安时,便多次遣使通好,以加强联系;后当献帝被杨奉、韩暹劫持到洛阳时,他毅然决定亲率军队赶赴洛阳,把献帝抢到手,后又在董昭等人的策划下把献帝转移到自己控制的许地,并以许为都城,自己则以辅佐王室的身份,用汉王朝的名义推行其政治主张。
由于采取了这一策略,曹操在与自己的军事对手较量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汉献帝虽然被迫东流西徙,居无定所,但他毕竟是皇室最高权力的象征,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指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曹操还利用士大夫阶层对汉庭的传统感情,广泛招纳天下贤士俊杰,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表明曹操目光远大,在当时与曹操集团对立的其他集团中,也有人曾提出相同的主张,却没有得到采纳和贯彻。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在汉献帝流亡期间就曾向其建议,应当迅速决策把这个宝贝天子抢到手,但袁绍却只想到若逢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还不如自己当皇帝来得方便,因此没有听从。这种打算充分表现了袁绍目光短浅,头脑简单。
曹操
当然,曹操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的目的绝不是如他所声称的匡复汉室,只是为了曹魏集团的利益,为了谋取天下霸主的地位。因此,称不称帝只是表面问题,实际上他仍要独揽大权,使文武百官全部臣服于他,为此,曹操耍尽各种手段来营建个人的绝对权威。汉献帝虽然软弱,但毕竟是天子,当时忠于汉室的仍大有人在。因此,汉献帝既是他争雄天下师出有名的旗号,也是他树立个人绝对权威的障碍。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他也决不允许在汉献帝周围聚集起任何胆敢反对他的势力,即使是皇帝的后妃触犯了他,也要严惩不贷,如戮杀伏皇后。这除了有向皇权挑战的意味之外,还有着杀一儆百的意思。如此之下,谁还敢谋反作乱、不俯首听命!
如果说收编黄巾起义部队使曹操得到了称雄北方的军事力量,利用汉献帝的旗号来号令天下则是曹操称雄北方的政治资本。在此以前,他同李莈、郭汜、二袁、吕布等人一样,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其势力甚至还不如他们;但在此以后,他受封大将军,利用天子之名收河南,扶关中,破袁术,灭吕布,又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取得统一北方的决定性胜利。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转折,他正是利用汉献帝这座阶梯,才登上了最高权力宝座。
(赵永伟)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陶渊明任彭泽令时,郡里派遣一个督邮到彭泽,县里的小吏让他束带相见,以表示尊敬,陶渊明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在职仅80余日。当时一个县令的俸禄相当于五斗米的价钱,陶渊明此次挂冠而去,留给后人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田园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这种人格魅力,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封建时代所有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
2023-08-20
吴昌硕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刻印。吴昌硕的篆刻中有坚实的书法基础,同时也融汇绘画的技法。吴昌硕的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达数十字,但在布局上比前人更精于设计。吴昌硕的第一个日本学生河井仙郎也加入了西泠印社,这在当时成为印学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在吴昌硕去世之后,日本人还为他雕铸了铜像,置于西泠印社内。现在的西泠印社也成为西湖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2023-08-20
早期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多着西域服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印度和西域对中国的影响。飞天原本只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曾把壁画中的飞天也称为飞仙。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有的怀抱琵琶,轻拨弦丝;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有的彩带绕身,漫天遨游;有的脚踏白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向上。......
2023-08-20
由于宋代倡导以文立国的政策,于是对民间相关的文教活动相当鼓励,因此部分著名的书院便获得政府赐经、赐额及颁赐学田,书院因朝廷的提倡而更加有声誉。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曾名太乙书院。宋仁宗景佑二年,重修书院,赐名嵩阳书院并赐田1顷。......
2023-08-20
出身伊斯兰教名门望族的郑和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并对西洋事物做过一些了解。郑和幼年参加明军,为燕王朱棣的近侍。郑和下西洋航海图从永乐三年起,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其中前三次下西洋到达的国家有: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及南亚的印度等国沿海地区。在郑和第四次到第七次下西洋的远航中,他的船队最远曾到达非洲的东海岸。......
2023-08-20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认为他可以应对这个局面。蔺相如估计秦昭王只是假意应付,就提出秦王应当斋戒5天,以示郑重,昭襄王只得答应。秦王此时也毫无办法,只好让蔺相如返回了赵国。廉颇见自己居然不如一个文人,十分恼怒,多次扬言要羞辱一下蔺相如。蔺相如听说后,却多次回避廉颇,不与他正面交锋。手下人愤愤不平,蔺相如则说:“我和廉将军必须团结,这样才能抵御强敌。”......
2023-08-20
“汗青”一词并不陌生。所以又称竹简为“汗青”,后用为成书之意。这里杀青意义与汗青相同。另一种说法是古人著书,初稿写在青竹皮上,取其易于改抹,改定后再削去青皮,书于竹白,谓之“杀青”,后泛指书籍写定。见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宋应星借用杀青来表示造纸,在这里不是将竹子的水分去掉,而是把竹子变成纸浆。亦指绿茶加工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