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是对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自身变形,或者通过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于工程变形监测来说,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构)筑物、机械设备以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或人工对象。......
2025-09-30
3.4.1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适用条件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又称为连通管测量,经常应用在不便于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情况下进行沉降监测,其优点是两测点间无需通视,观测精度高,可实现自动化观测。如在人不能达到、爆炸危险、内部通道窄小、通视状况不佳、光线昏暗、严重污染、超量辐射的地方,用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比较有利。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是利用静止液面原理来传递高程,利用连通器原理测量各点位容器内液面高差,以测定各点沉降,可以测出两点或多点间的高差,经常应用于混凝土坝基础廊道和土石坝表面沉降观测,也可应用在地震、地质、电站、大坝、核电站、地铁、隧道等科学研究领域和精密工程监测领域。图3.15所示为埋入式液体水准测量示意图。
图3.15 埋入式液体水准测量示意图
1—液位传感器; 2—保护罩; 3—螺母; 4—螺栓; 5—液缸; 6—浮筒;7—地脚螺栓; 8—气管接头; 9—液管接头; 10—气管; 11—液管;12—防冻液; 13—导线; 14—PVC钢丝软管; 15—气管堵头; 16—液管堵头
3.4.2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使用方法
1. 液体静力水准仪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测量出各沉降测试点标高,通过标高数据,确定沉降观测点安装孔(φ400mm)开挖深度,确保沉降观测点与基准点标高一致(即在同一水平面上),基准点也可略低于沉降观测点(一般为全量程的30%左右),以充分利用其量程范围。将各沉降测试点之间挖一条沟槽,用以埋设连通管。准备好安装时要用到的扳手,生料带,注水工具,液、气管(φ1418铝塑管),防冻液(冰点-25℃),硅油,气管接头(φ1418、1/2搭接、一头带内丝、铜质),纯净水,PVC钢丝软管,读数仪,水平尺。将防冻液跟纯净水按3∶ 1的比例调配好。
(2)根据各测试点的距离,剪切好适当长度的液、气管(根据设计要求,静力水准仪一般布置在桥台、隧道与路基结构物分界处两侧的线路中心线上,每侧各一个,相距2m),将其套上钢丝软管,并将液、气口裹好生料带。用液管和接头将所有液位沉降计液口连接通(接头带内丝端接液口,另一端接水管)。用堵头封闭液位沉降计的气口和末端液口。
(3)在输入防冻液时,把首、尾两端沉降计的气口打开,将其形成高低差,往高端沉降计(首端)输液口进行灌注已调配好的防冻液,另一端则排气(注意,只能一直从选定的一端灌注防冻液,否则连通管内的空气无法排尽),灌注适量防冻液后,把液位沉降计、液管同时一起放入安装孔内、沟槽中,用地脚螺栓将液位沉降计固定好,并用水平尺确定其水平,打开其他液位沉降计气口。在液位表面倒上适量硅油,防止液体蒸发。
(4)用读数仪读出各液位沉降计的读数,判断各液位沉降计是否处于要求的合适位置(基准点和各沉降观测点的液位沉降计液位浮至全量程的中间值即可,若基准点略低于各沉降观测点全量程30%左右,就只使各沉降观测点的液位沉降计液位浮至全量程中间值偏下15%左右,基准点高于中间值偏上15%左右); 若不够,则添加至要求液位为止。
(5)加液完备后,用气管和接头将各液位沉降计气口连接通(接头带内丝端接气口,另一端接气管)。将首端液位沉降计的气口、输液口及尾端液位沉降计的气口用堵头封闭,检查液、气管各连接头密封情况是否完好,必须保证其完全密封。
(6)连接好各液位沉降计数据线,并用PVC钢丝软管套好,布于布管沟槽内。
(7)装好液位沉降计的保护罩,对安装孔和布管沟槽进行回填至碾压面,并压实。记录各液位沉降计埋设位置、编号、天气、埋设人员。
(8)制作标示牌,将其插在液位沉降计安装位置及其连通管布管位置以作为标示。在液位沉降计上方填筑层较薄的情况下,仪器附近1m范围内土方或碎石应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碾压,并派专人负责看管,以防液位沉降计及总线因施工或自然因素而破坏。
(9)校零、取初值。进行校零,并存档,做好静力水准仪安装记录。
(10)根据测试要求进行测试。若连通液位沉降计用自动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校零后,将电源、数据总线对接于总线接口数据采集模块接线端子,设定自动采集。
2.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
静力水准仪由液缸、浮筒、精密液位计、保护罩等部件组成,适用于测量参考点与测试点之间土体的相对位移,主要用于各种过渡段线形沉降,沿纵向对结构物之间的沉降差进行监测。静力水准仪利用连通液的原理,多支通用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液罐的液面总是在同一水平面,通过测量不通储液罐的液面高度,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相对差异沉降。假设共用1,…,n个观测点,各个观测点之间已用连通管连通。
安装完毕后,初始状态时各测点的安装高程分别为Y01,…,Y0i,…,Y0j,…,Y0n,各测点的液面高度分别为h01,…,h0i,…,h0j,…,h0n,如图3.16所示。
图3.16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初始状态
对于初始状态,显然有:
Y01+h01=…=Y0i+h0i=…=Y0j+h0j=…=Y0n+h0n (3.10)
当第k次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各测点由于沉降而引起的变化量分别为: Δh1,…, Δhi,…,Δhj,…,Δhn,各测点的液面高度变化为hk1,…,hki,…,hkj,…,hkn,如图3.17所示。
图3.17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不均匀沉降后状态(https://www.chuimin.cn)
由于液面的高度还是相同的,因此:
第j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i的相对沉降量为
(Y01+Δhk1) +hk1=…=(Y0i+Δhki) +hk1=…=(Y0j+Δhkj) +hkj=…=(Y0n+Δhkn) +hkn (3.11)
由式(3.11)可以得出:
Hji=Δhkj-Δhki (3.12)
由式(3.10)可以得出:
Δhkj-Δhki=(Y0j+hkj) -(Y0i+hki) =(Y0j-Y0i) +(hkj-hki) (3.13)
Y0j-Y0i=-(h0j-h0i) (3.14)
将式(3.14)代入式(3.13),即可得出第j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i的相对沉降量:
Hji=(hkj-hki) -(h0j-h0i) (3.15)
由式(3.15)可以看出,只要能够测出各点不同时间的液面高度值,即可计算出各点在不同时刻的相对差异沉降值。
安装完毕,待液面稳定后,可以先对传感器调零,此时各个液面的初始高度值(偏差值)均为零,于是式(3.15)可以简化为
Hji=(hkj-hki) (3.16)
即只需读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偏差值,相减后即可求出各点之间的差异沉降。
3.4.3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基本规定
(1)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不得将空气带入,可采用自然压力排气充水法或人工排气充水法进行充水。
(2)连通管应平放在地面上,当通过障碍物时,应防止连通管在竖向出现Ω形而形成滞气“死角”。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低于蓄水罐底部,但最低不宜低于20cm。
(3)观测时间应选在气温最稳定的时段,观测读数应在液体完全呈静态下进行。
(4)测站上安置仪器的接触面应清洁、无灰尘杂物。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倾斜度不应大于10'。使用固定式仪器时,应有校验安装面的装置,校验误差不应大于±0.05mm。
(5)宜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一台仪器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可取2~3个读数的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值。根据读数设备的精度和沉降观测级别,读数较差限值宜为0.02~0.04mm。
3.4.4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各种变形监测规范对各级液体静力水准测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的技术要求见表3.8。
表3.8 液体静力水准观测技术要求(单位: mm)
注: n为测段的测站数。
相关文章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是对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自身变形,或者通过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于工程变形监测来说,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构)筑物、机械设备以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或人工对象。......
2025-09-30
变形监测应能确切地反应工程建筑物的实际变形程度,并以此作为确定变形监测精度和周期的基本要求。某综合勘察院在监测一幢大楼的变形时,根据设计人员提出的允许倾斜度为4‰,求得顶部的允许偏移值为120mm,以其1/20作为观测中误差,即±6mm。......
2025-09-30
2.2.1 变形监测项目技术设计的基本格式封面:×××(工程名)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方案单位: ××××时间: ××××扉页:项目名称: ××××监测单位: ××××编 写: ××××审 查: ××××审 核: ××××批 准: ××××目录:1. 工程概况2. 监测目的和依据2.1 监测目的2.2 监测依据3. 监测项目及要求3.1 监测项目3.2 监测要求4. 坐标系统4.1 平面坐标系统4.2......
2025-09-30
变形体平面位置随时间发生的移动称为水平位移,简称位移。水平位移监测就是测定变形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形值,并提供变形趋势与稳定预报而进行的测量工作。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了水平应力的影响。适时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能有效地监控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总的来说,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变形体的性质与地基情况来确定。......
2025-09-30
工程变形监测仪器可分为外部观测仪器、内部观测仪器、应力测量仪器三大类。通用仪器主要是常规工程测量类仪器。专用仪器主要是精密工程测量类仪器,其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2025-09-30
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变形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同时还要正确地解释变形的原因和机理。......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