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兆祥的学术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泛。据中国知网统计,邱兆祥撰写的论著迄今引用率已高达2 575次。2019年8月,邱兆祥教育与他的部分博士、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们合影由于邱兆祥曾在多家有影响的学术机构兼任重要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知名度高的经济学家,并与其中几位相识、相交甚至成为挚友。......
2025-09-30
强人先强己,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如此。“站好讲台是当好老师的第一步,而当一名高校教师,还要搞好科研,因为科研是教学的助手和基础,科研教学是可以有机融合起来的。”在卢进勇看来,“教学和科研不是矛盾的,相反是相互促进、比翼双飞的关系;高校的科研既要服务社会,也要担负起服务教学之责,科研可为教学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而教学反过来也应成为检验科研的一个舞台。”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教然后知困”的道理。
卢进勇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在“2012—2025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颁奖大会”上发言
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卢进勇就关注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领域的理论研究动态与实际政策变化。到贸大工作后,他继续坚持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创新性和标志性成果,更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如国际投资方面的部分成果及获奖有:2025年卢进勇主编出版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策与实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企业海外投资的著作;在中国刚刚入世的2025年,《入世与中国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出版,该书详细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的影响与对策,于2025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25年出版《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于2025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25年出版《“走出去”战略与中国跨国公司崛起》,于2025年获得“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著类二等奖”;2025年出版《国际投资规则的演变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获“中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17)著作类一等奖”;2025年出版130万字的《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上、下卷)》,于2025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作为受邀专家,卢进勇教授在“2025年全国商务战略研讨会”上做大会主旨发言
20世纪90年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包括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等国际投资问题日渐重要,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课题急需展开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贸大于2025年成立外国直接投资(FDI)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25年被评为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成立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出版系列成果、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网站建设和在媒体上发表观点等方式,在业界确立了地位与影响,实现了设立的目标。从成立至今,卢进勇一直担任中心主任。(https://www.chuimin.cn)
经过对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多年潜心研究与积累,卢进勇发现,在这一领域,对发展史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点,还缺乏系统的考证和分析,包括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史、外国跨国公司发展史、中国利用外资史和中国对外投资史等。于是,他从2025年开始动手收集资料,并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在2025年出版了《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上、下卷)》,在2025年作为首席专家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际投资史研究》,获得批准。
在学术研究中,卢进勇率先推动了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理论、新时期利用外资新理论、中国国际投资发展史、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等一些新学科领域的研究,并较早提出了土地要素特殊国际移动论、服务业梯度开放论、对外直接投资综合动因论、加快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境产业链理论等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
当记者问及取得这些科研佳绩的原因时,他沉思了片刻,然后略带总结性地说道,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主要是八个字:专注、积累、提炼和团队。要搞好科研首先要做到专注,包括研究范围的专注(研究领域不要太宽,不要经常改变,尤其不能什么热就去研究什么)、精力的专注(应集中精力干好一项工作,最好不要同时干几项,不要太分心)和时间的专注(集中主要时间和成块时间搞科研与教学);其次是积累,高水平的成果一定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要深耕特定领域,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包括知识、资料、成果、学术资源和研究经验的积累;再次是提炼,研究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注意提炼,提炼就是创新和创造,没有提炼就难有升华和突破;最后是团队,大的项目和大部头的著作等都需要团队协作,没有团队力量科研进展会比较慢。
相关文章
邱兆祥的学术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泛。据中国知网统计,邱兆祥撰写的论著迄今引用率已高达2 575次。2019年8月,邱兆祥教育与他的部分博士、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们合影由于邱兆祥曾在多家有影响的学术机构兼任重要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知名度高的经济学家,并与其中几位相识、相交甚至成为挚友。......
2025-09-30
班里学习氛围很浓,40名同学在一起你追我赶,尽管张新民非常努力保持着前十名的成绩,但是这个名次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挫折。一年的培训时间,即使内心很失落,但张新民的成绩很快又回到名列前茅的状态,信心倍增。有人建议说,助教进修班也相当于研究生毕业,张新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坚定信念,继续进行专业深造,并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什么张新民在学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
2025-09-30
通过撰写博士论文的契机,张新民对基于中国情境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从2002年到2012年,张新民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突破问题,终于在2012年,建立了战略视角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从财务状况质量分析到战略视角下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理论跨越。......
2025-09-30
经过多项考试,张新民以较强的综合实力,成为最终入选的24个选手中的一员。对于如何打响学院MBA品牌,张新民一直在苦心求索。经由建立个人品牌,带动了整个学院的品牌。在张新民的主持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EMBA进入并稳居中国大学的前十行列。张新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这门专业课已经成为被社会广泛需要的通识课,也说明读懂报表需求的广泛性。张新民认为,教育是育人的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2025-09-30
“后来,我在国外期刊上发现外国人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篇用定量方法研究中国贸易政策的文章。”按照林桂军他们提出的方案,对中美贸易进行重新核算,结果发现“中美两国贸易实际上是打平的。”林桂军的这些成果对于国家政府部门制定贸易政策都有重要参考意义。林桂军教授与WTO总干事长谈到中国的外贸形势,林桂军面色立刻凝重了起来。......
2025-09-30
2012年出版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济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研究》一书,是邱兆祥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多年的学术结晶。如今,虽然邱兆祥已经站在中国经济金融学理论的高地上,但他仍希望能一如既往地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事业更多地添砖加瓦。......
2025-09-30
薛荣久认为,本科是大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质量。薛荣久认为,课程教材编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回校后,他结合中国的情况,创建新课“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薛荣久主编的教材,被国内大学广泛采用,《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成为北京市优秀教材。多年来,薛荣久不断探索学术领域的前沿和重大问题,积极研读中央文件和最新学术成果,关注国际贸易学科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著述颇丰。......
2025-09-30
而洪俊杰不负父母所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一年之后,洪俊杰发现自己的兴趣其实在经济学方面,于是转到经济学系。作为优秀博士毕业生,洪俊杰的成绩在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向新加坡教育部的报告中被特别提及。面对高薪职位的诱惑,洪俊杰坚信,只有献身祖国,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才是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