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因事耽误了多长时间?当x为何值时,乙行驶的路程比甲行驶的路程多1千米?......
2025-09-29
建模素养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厘清建模素养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所处建模水平进行界定与划分,以更有效的方式实施建模教学.
(一)精简提纯: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很多内容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或原型,真正的数学知识是关于抽象对象的研究,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抽象的层面,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
面对信息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生活问题,能否把它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考量学习者建模素养的关键一环.经过信息筛选、提纯、组合、精简等思维加工过程,把生活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
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典型的把生活问题转化为点与线“一笔画”的数学问题.当数学学习深入到“建模”层面,才能有后续深入学习研究的可能.
(二)勾勒架构:抽取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骨架(https://www.chuimin.cn)
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承载着重要的学习功能.“情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在数学教学语境下,包含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生探究所要学习的内容信息,经常有大段的文字叙述.能否从文字叙述背后勾勒出其基本的数学骨架是对学生建模素养的考量.
(三)建立模型:用数学符号形式化表达数量关系
面对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问题情境,知识水平高的学生能较顺畅地用自己熟悉的数学符号、图形图像及其他方式表示所发现的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建模的过程,尝试用数学符号进行数学模型的形式化表达.
(四)检验模型:把模型嵌入情境加以检验
问题复杂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建模的难易程度.多种数量关系综合运用的问题或思维含量较密集的问题,其数学建模过程往往艰辛曲折,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需要经过反复修改、补充才能让模型变得更为简约精准.数学模型建立后,将其放回原来的问题情境加以检验,反思建模过程的利弊得失或重新调整模型,使之更简约凝练,这也是建模素养的体现.
相关文章
通过图形的表征与变换,理解图形的特征、简化运算过程、将“数”与“形”的问题自由转化,都体现了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关键能力的作用.【案例4-15】构造几何模型,破解思维瓶颈问题:设点P是函数的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点Q(2a,a-3),(a∈R),则|PQ|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解:函数的图像是以C(1,0)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圆在x轴以下的半圆,含点(-1,0)、(3,0).......
2025-09-29
(一)抽象1.理想化的抽象理想化的抽象即指抽象层次性的简约阶段,由实际的事物或现象引出抽象概念的方法,其中包括对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简约化与完善化,从而得出的数学概念与现实原型未必完全符合,如“没有大小的点”“没有宽度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等几何概念都是简约化的结果.平面几何中已经证明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但真实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绘图员多么细心、采用多么精确的工具,他所画图形中的三......
2025-09-29
逻辑推理素养作为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角度出发,也是其考查标准的重要维度之一.【案例3-20】数形结合问题: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ax+2b=0有两个根,一个根在区间(0,1)内,另一个根在区间(1,2)内,求:(1)点(a,b)对应的区域的面积;(2)的取值范围;(3)(a-1)2+(b-2)2的值域.解 可将看作点(a,b)和(1,2)连线的斜率,(a-1)2......
2025-09-29
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圆相关的问题从计算量来看会比其他问题小,从复杂程度上看也会比其他问题简单些.从某种程度上说,椭圆可以通过圆上的点经过坐标变换而得,所以,这个问题能不能利用圆的知识求解呢?......
2025-09-29
设计意图 生成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数学符号公式.问题2:观察后3个问题的计数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设计意图 归纳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异同点.案例1-8中,教师将核心问题从横向、纵向两个思维方向进行比较,设计出4个具有高阶思维的连续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的思维方法,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025-09-29
思维是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属于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数学思维则是指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思维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数学运算中强调探究运算思路,通过探究可以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形成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问题:书架上有5本书,现在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2025-09-29
数学教学与学习会经历课前准备、课上磨合、课后巩固3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教师都会设计不同的环节以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那么,数学运算素养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呢?......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