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甘身居亚美利加土人印地安民族里面,前后经过数十年的考察,才把社会的演进与初民的生活状况系统地阐明出来。莫尔甘把初民生活的进化阶段,分为两大时代: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自从人类使用铁器以后,人类的生活状况就别有一种新生面。以上所述,便是初民——先史的民族——的生活进化状况之一般,全世界无论哪一种民族,其祖先都无不经过此种进展的历程;故此,以下就中国古史的传说,以证明此种进展的历程[2]。......
2025-09-29
《史记·秦本纪》上说:“卫鞅说孝公……为田开阡陌。”王莽说:“古者设井田,则国给人富而颂声作。秦为无道,坏圣制,废井田。”从这些话看来,似乎井田制度是坏自秦国。但是,据《孟子》所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与朱熹所说:“《汉志》言秦废井田,开阡陌。说者之意,皆以开为开置之开,言秦废井田而始阡陌也。……按阡陌者,旧说以为田间之道;盖因田之疆畔,制其广狭,辨其纵横,以通人物之往来。……当衰世法坏之时,则其归授之际,必不免有烦扰欺隐之奸;而阡陌之地,切近民田,又必有阴据以自私,而税不入于公上者。是以一旦奋然不顾……悉除禁限……听民兼并卖买……使民有田即为永业,而不复归授,以绝烦扰欺隐之奸;使地皆为田,田皆出税,以核阴据自私之幸……故《秦纪》《鞅传》皆云:‘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蔡泽亦曰:“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以及《文献通考》所说:“然所袭既久,反古实难。欲复封建,是自割裂其土宇,以启纷争;欲复井田,是强夺民之田亩,以召怨。书生之论,所以不可行也。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则井田制度之坏,并不始自秦,而贵族的侵占私有致使井田经界陷于混乱,却是自孟子以前就是如此的。并且,根据这一点,足见商鞅的“为田开阡陌”,乃是原于要“使地皆为田,田皆出税,以核阴据自私之幸”。
由上看来,在秦的当时,土地久已集于富豪;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两句话看来,便知道当时已形成有地主与佃户两个阶级。佃户耕作地主之田,而纳其收获十分之五于地主,是所出之税较井田制约为五倍之多。唯其如此,才有贫无立锥的数百万力役,替秦始皇修长城,才有贫无立锥的七十万力役,替秦始皇经营骊山皇陵与阿房宫。
到了汉代,或许察知人民的痛苦,乃减其税率,只征十五分之一,其后又减到只征三十分之一,并且文帝十二年减其田租之半,翌年又全免之,然是时佃田而耕者多,所以这种减轻的利益,只是给了地主。地主得着这种利益,他们的实力,就更加扩大起来,而佃户的苦痛,就愈加深重。所以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汉兴,循而未改。”当时地主与佃户两个阶级既如此悬殊,因之,董仲舒的办法就是:“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像董仲舒这种办法,便是对于大地主的一种限制,而不是根本办法。到了王莽即位,便取断然处置,他下诏道:“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过八,而田满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王莽这种处置,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即“土地国有”“均产”,其目的就在于“均众庶,抑并兼”。但是,大地主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王莽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处置,是难得通行的,当时中郎区博就谏王莽曰:“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迄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退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而五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所以王莽纵有这种改革的决心,但是因他敌不过大地主的势力,结果不久又下诏道:“诸民食王田,皆得卖,勿拘以法。”于是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就声销迹匿了。(https://www.chuimin.cn)
王莽死后,代表地主政治的光武帝又上了舞台,所以东汉的土地制度,与西汉原无二致,光武时的赋税,也是三十取一,其所受利益的,依旧是大地主。到灵帝时,始加天下田税,每亩钱十文,叫做“修宫钱”。不过终两汉之时,田税之外,有几种赋税是人民都不能免的,尤其是佃农不能免。第一是口赋,分为二种,一为算赋,人民从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止,每人每年出钱百二十文,谓之一算,以治库兵、车马。一为口钱,人民从七岁起,至十四岁止,每人二十钱,以食天子,谓之口钱。第二是更赋,《昭帝纪》注引如淳说:“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徭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往,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也。”这种更赋,就是古代力役之征,富豪固然可以出钱了事,但是贫农与佃农,却不得不身亲徭役。
相关文章
莫尔甘身居亚美利加土人印地安民族里面,前后经过数十年的考察,才把社会的演进与初民的生活状况系统地阐明出来。莫尔甘把初民生活的进化阶段,分为两大时代: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自从人类使用铁器以后,人类的生活状况就别有一种新生面。以上所述,便是初民——先史的民族——的生活进化状况之一般,全世界无论哪一种民族,其祖先都无不经过此种进展的历程;故此,以下就中国古史的传说,以证明此种进展的历程[2]。......
2025-09-29
古代文化的起源,与河流有这样深切的关系,完全是由于地势与地质使然的。单拿黄河流域来讲,其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根据地的原因,不外以下数点:第一,黄河两岸的地带,都属于黄土层,便于耕种。其次,拿上古诸王建都的传说来看,也足以证明黄河流域为中国文化起源的根据地。[6]由此看来,黄河流域固为中国文化起源的根据地,而今山东、河南一带,则更为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枢核[7]。......
2025-09-29
尽管在克洛岱尔的宗教世界和布勒东的诗歌天地之间隔开一个深渊,但他们给女人所指定的角色却有相同点:女人是一个干扰因素;她把男人从内在性的睡眠中拉出来;入口、钥匙、门、桥梁,这是启迪但丁到天国去的贝雅特里齐。布勒东对他爱上的一个女人说:“你是秘密的形象本身。”布勒东走近了她。对布勒东来说,“找到地方和方式”,与“在身心中占有实体”混同在一起。......
2025-09-29
无论从宏观预算还是微观预算改革来看,中国都应尽快推进一个最基础性的改革,即政府会计改革。目前,政府会计改革已大大滞后于预算改革。此外,尽管部门预算改革一直在将部门的所有收支纳入预算,但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仍然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的收支情况。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预算能力,尤其是通过预算体系提高政策制定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绩效,加强总额控制,中国应逐步建立政府会计体系。......
2025-09-29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成效在于指引了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深刻改变了现实世界历史进程、时代格局和社会面貌。历史和实践的反面教训也充分显示,抛弃、背离马克思主义终将招致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2025-09-29
在未来,中国应在继续加强预算控制的同时,推动绩效预算改革。在推行绩效预算时,中国不应将绩效预算简单地理解为对现有项目设置绩效指标,而应首先关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中国应以中期支出框架为基础推行绩效预算,在一个中期的时间框架内思考未来数年的战略目标,确定政策重点,进而确定支出重点。中国推行绩效预算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025-09-29
第173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第174条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承继。第204条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l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案涉及公司合并后的法律问题纠纷。本案中,蓝天有限责任公司和爱多超市的合并属于吸收合并。......
2025-09-29
尤其是2014 年以来,随着河南、宁夏、江西、湖北、内蒙古、甘肃、广东7 省区水权试点工作的推进,水权改革向纵深发展。虽然不同经济发展区域水资源保有状况有差异,水权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不一,但水权改革推进的个案和发展历程显示,水权确权是中国水权改革的基础要素。确认权利,实际是上确认享有权利的主体。权利虽然表明了一种资格、利益、行为的可能性,但权利的获得受制于义务履行的程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