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唐、宋、元代一样,明代许多诗词中也有关于木偶戏的内容。这一天传统上会有一些民间文娱活动,明代春社有木偶戏演出。这种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的演出,使木偶戏在乡村广为流布。另外,在明代史志、笔记中也会记载木偶戏。明代末期,木偶戏艺人不但可以在祭祀时、节庆日演出,也可走村串户常年演出,有的富豪大户在自家园林组织的演出中也有木偶戏。……......
2023-08-16
木偶戏演员经过艰苦磨炼,掌握了操纵基本功,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技巧日趋纯熟,且不断总结表现人物经验,从而创造了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高超技巧,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绝技”,或叫“绝招”和“绝活”。
木偶戏的绝技,是操纵木偶具有独特性的传神之作,演员掌握和运用某种绝技,将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以独特的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使这一人物真正地“活”在舞台上,观众却一时也忘记了它是一个木头人。如布袋木偶戏《煮酒论英雄》一剧,演员以“转身后操手”的绝技,表演曹操的一个下场,只见曹操把两袖一抖,迅速将身转向后台,两手往后一操,昂头挺腹,摇步下场,一下就把曹操那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神情表现得入木三分。然而,这个动作对于布袋木偶戏演员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我们都知道,人的手指只能向前弯曲,要求木偶两手后操,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演员却以惊人的技巧,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动作。在表演抖袖后,演员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极快地蜷缩,食指灵活地将偶身转动一百八十度,紧接着大拇指等又迅速插入木偶的两袖内,两指一抓,并凭着指尖的颤动将木偶的水袖很快地旋转,曹操(木偶)下场时两手后操,实际上是反手操纵木偶,演员的手心朝向观众,而木偶却是背向观众,加上夸张的台步和水袖的转动,曹操这个人物真活灵活现了。若非演员的指功达到娴熟的程度,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此可见,演员掌握一种绝技是极不容易的,并且,掌握了绝技,还在于如何运用,它必须根据刻画人物的需要,为人物的表演服务,才能做到至善至美、恰到好处,否则,脱离具体思想内容的技巧,只能是一种杂耍的卖弄。
木偶戏的绝技,技艺精湛,但它要借助一定的道具,木偶本身就是道具,如翅子功的绝技,需要纱帽翅子,取扇的绝技,需要有扇子,踢打带的绝技,就需要打带和靴子……但它仍是以技巧为主,与靠道具上的机关活动的特技是不同的,绝技是苦练技巧的成果,而特技是道具上的革新。在木偶戏表演中,也有这两种的结合体,既是绝技,又是特技,如提线木偶戏的“耍蛇”,既要有高超的技巧,又要有机关活动,仅有技巧,没有道具的精巧装置,蛇是耍不了的,而有了精巧的道具,必须要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很好地掌握道具,充分发挥道具的作用。又如杖头木偶的眼睛装置,只要一拨机关,眼球就可活动自如,但要根据人物的感情,掌握它的火候、节奏,恰到好处地拨动机关,才能做到传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否则只是机械地动一动,人物却没有“灵魂”。杖头木偶戏《金鳞记》中的张珍,当他打开窗户探头出来时,眼睛却倏然睁大,眼球连连梭动,并喜不自禁地跑了出来观看,结果他觉得人间水府咫尺天涯,于是两眼微闭,眼球停滞,慢慢地摇头叹息一声。这样运用眼睛的活动,把张珍当时的心情都表露出来了,而把张珍演“活”了。所以,技巧与道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布袋木偶曹操
在先辈艺术家们的不断创造下,许多木偶戏操纵上的惊人技巧相继涌现,将一个个木偶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达到“只差一口气”的程度。现就传统剧目中常见的绝技,一一分述之。
①杖头木偶戏的绝技
甩发。这是举偶上的技巧,一般表现男性人物。一种是甩束发,多用于表现人物在受辱、受逼、受刑时的气愤心情,束发甩而不散,由慢到快在头顶旋转,最后一刹那束发直立起来,然后再往前一甩,甩时头部转动幅度不大,且偶身不随之晃动。这要靠演员熟练的腕功,通过使暗劲来控制,而做到得心应手,根据刻画人物的需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如《芦花荡》一剧中的周瑜,被张飞羞辱得又气又呕,逼得他走投无路,这里就用了甩发这一绝技,表现了周瑜当时的心情。另一种是甩披发,多用于刻画人物豪放、威武的性格,甩起来散而不乱,犹如一股青浪旋转,如《桃花庄》一剧中的鲁智深,《芦花荡》一剧中的张飞,都运用了这一绝技,表现了人物雄壮的气势。
杖头木偶戏
摇翅。翅,即纱帽翅,这是举偶上的技巧,分播单翅与播双翅两种。摇单翅即左翅摇动,右翅不动,右翅摇动,则左翅不动。欲播则摇,欲止则止。播双翅即两翅同时摇动,欲快即快,欲慢即慢。两者均能做到头部不动,随心所欲。一般多用于表现人物思考问题,为某件事情而作难的心情和人物高兴得意时的情绪,如《孔明借箭》一剧中的鲁肃,他在为孔明担心着急时的心情,就以摇翅表现出来,真令人惊叹不已;又如《洛阳失印》一剧中的县官,以摇翅把他捡到金印的狂喜心情表现无余。
耍翎。头盔上的一对翎子,又称雉鸡毛,它不仅是美化传统服饰,更主要的要通过对它的运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这也是举偶上的功夫,但头部不动,却把两根翎子耍得犹如两条银蛇攒动,既美又表现人物情感。如《周瑜打盖》一剧中的周瑜,在苦打黄盖之时,满营将士都为黄盖求情,唯独孔明坐视不理,这使黄盖又气又恨。开始他观察孔明的动静时,双翎微颤,继而见孔无动于衷,他气愤已极,而翎突然停顿,紧接着将头一摇,双翎来了个双龙绕柱,向上一冲,随即身体由桌内转到桌旁,单靴搭在桌边,两手各执翎尾,浑身颤动而亮相,把周瑜这个人物表现得令人拍案叫绝。并且,它还可表现人物的欢乐、轻佻、威严等情感,这完全在于演员的高度技巧的运用。
孔明木偶头像
用须。这也是举偶上的功夫,胡须要求散而不乱,作为美化身段的工具。同样地通过对它的运用,刻画人物性格,有吹须、抖须等技巧。吹须,演员运足气,并把气集中成一线风向木偶胡须后吹去,使胡须突然一下飘起来,这多用于人物突然吃惊或火气上升的表演。演员的嘴与木偶的胡须相距约二尺,要求演员善于运气,一下将胡须吹起。如《审子打秋》一剧中的秦灿,当听到他的儿子被人打死后,突然一惊,这里就用了吹须这一绝招。抖须,是木偶头左右颤动,胡须则成波浪式抖动,多用于表现人物惊骇、发怒,如《定军山》一剧中的黄忠,当他被孔明一激,顿时怒气而起,此时运用了抖须的功夫,表现了黄忠不服老,勇于战斗的情绪。用须用到好处,突出地增加了木偶的“活”感和对人物个性的刻画。
杖头木偶表演
玩龙。本是一种民间舞蹈,杖头木偶戏将它搬到舞台上,五个木偶(龙头、龙尾各一,龙身三)举着一条龙舞动起来,甚为精彩。然而,这种技巧难度很大,演员一手举偶,一手掌握三根操纵杆(木偶手两根,龙杆一根),舞动起来,有一股风力。若演员举偶不稳,将会被风力带动,木偶从演员手中跑掉,这谓之“脱把”。同时,要使观众看到木偶在玩龙,而不是演员在玩龙,更不是龙带动木偶左右摇晃,否则龙玩“活”了,木偶却“死”了。
其他还有耍扇、穿表脱衣、玩棒、拔剑、舞狮、顶椅、甩念珠等许多绝招,在此不一一介绍,以及借助道具机关活动的一些特技,如抽烟、空中取物、空中飞人、取玉环、升旗等特技,也予以从略。
②布袋木偶戏的绝技
踢打带。当一场混战之后,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得胜者最后亮相、抬腿,用靴轻轻一挑,将打带一下踢到肩上,干净利落,显示了得胜者的英武,这是布袋戏的一个绝招。布袋戏的打带既小又软,很不好踢,且靴子不能抬得太高,只能露出一点,演员却练就了一种弹力,只须用靴子将打带一弹,打带准确地被弹到肩上,这确是一种惊人的技巧。如《大闹天宫》一剧中,孙悟空将天兵天将打败以后,最后一个亮相,紧接着“啪”的一声,打带到了肩上,更增加了孙悟空的英雄气概。
《大闹天宫》木偶戏
空翻。布袋戏以武打著称,而又以空翻筋斗为最佳,如在双方激烈战斗之时,甲一刀向乙劈去,乙突然跳起,在空中翻过甲头,落地后紧接着进行反攻,中间没有停止一刹那,动作准确,惊险逼真,都是由一个演员表演的,左手操纵的木偶执刀劈右手的木偶时,右手将木偶弹起,在空中转了一圈或两圈,落下后,右手仍然准确地套上木偶,继续开打。这种特技,一要演员将木偶弹到空中,自己的手不能露出;二要木偶在空中翻转几圈的尺寸要准,落下时木偶的头一定要朝上,否则人物会被摔“死”;三要演员的手在木偶落下时一下子套着木偶,同时,另一个木偶也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不能停止不动。整个动作的难度很大,演员掌握这一绝技,实非一日之功。
射箭。布袋木偶的手很小,但它指东打西,运用自如,这都是靠演员指尖的操纵,其中犹以射箭最为精彩。只见木偶一手执弓,一手拉弦,跨步抬头,一下将箭射出,动作准确有力,俨然似真。整个动作由演员一只手操纵,演员的指尖,练得像整个手一样灵活,动作之精细,堪称绝技。
其他还有打虎、耍扇、玩叉、玩流星、打藤牌等许多绝招,极大地丰富了布袋木偶戏表演艺术,为人们所赞赏。
③提线木偶戏的绝技
耍蛇。一条灵活的蛇(木偶)在提线木偶的手中任意玩弄,时而昂头吐舌,咄咄逼人,时而上下翻绕,活泼有趣,使人们无不感到惊奇。整个动作,都是演员由一只手拨线而成,在同一时间里,要拨耍蛇者的线,又要拨蛇的线,演员的手指技巧需要达到娴熟的程度,每个手指既要准确地依次拨线,又要根据人物的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指法去拨线,才能完美地完成这一整套动作。
抖色。这本来是戏曲中的一种程式表演,每当角色在受到惊恐的事件以后,浑身颤抖,面部变色。而提线演员,却将这一表演借用过来,利用提线木偶难以掌握的缺陷,练成一种绝招。如《水漫金山》中的小沙弥,初见青儿和白素贞时,先是一身轻骨头贱相,后知是青白二蛇,就吓得浑身发抖,虽面部不能变色,但它浑身肌肉似乎都在颤动的夸张动作,却把小沙弥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叫绝。
提线木偶戏
其他还有玩坛子、取东西、玩狮子等绝招,均甚为精彩。
有关木偶的文章
像唐、宋、元代一样,明代许多诗词中也有关于木偶戏的内容。这一天传统上会有一些民间文娱活动,明代春社有木偶戏演出。这种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的演出,使木偶戏在乡村广为流布。另外,在明代史志、笔记中也会记载木偶戏。明代末期,木偶戏艺人不但可以在祭祀时、节庆日演出,也可走村串户常年演出,有的富豪大户在自家园林组织的演出中也有木偶戏。……......
2023-08-16
铣床的附件主要包括平口钳、万能分度头、回转工作台及万能立铣头等。万能分度头在铣削完一个平面或沟槽后,通过分度头将工件转过一定的角度,再铣削下一个平面或沟槽,该过程称为分度。回转工作台常用于圆弧槽或非整圆弧面的铣削加工,也可用于零件的分度工作。图3.7回转工作台1—回转台;2—离合器手柄;3—传动轴;4—挡铁;5—偏心环;6—手轮万能立铣头如图3.8所示,万能立铣头的作用是配合卧式铣床进行加工。......
2023-06-27
至少在2016年以前,所有新媒体编辑都在为微博的单条140字限制而绞尽脑汁。对于“摇一摇”这个功能(动作)似乎不用多介绍:2015年央视春晚,微信“摇红包”被称为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人的过年方式,引发全民互动的科技狂欢。“140个字”与“摇一摇”,这两个本来完全没有科技含量的词语,却成为互联网“国民APP”的代名词,想必与两家互联网公司顺应了网友的需求密切相关。......
2023-11-22
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其实源自于咏春拳的入门第一套拳法:小念头。咏春拳并不神秘,它十分科学,是注重“结构发力”的内家拳术。咏春拳小念头是内劲训练的源泉。咏春拳的发劲技术,要求习拳者颈椎、双肩、双肘、双腕、腰椎、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同时作用发力。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理。......
2024-09-09
生活在澳洲的雌性袋鼠的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这是它的“作案工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通常会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它们的取食方式也非常特殊。当采到海胆时,海獭往往会用两个前肢各抓一个海胆,互相用力碰撞,使海胆的壳碎裂,然后舔吸海胆的内脏。对海贝这类有坚硬外壳的食物海獭会同时从海底捡来石块,连同海贝一起挟在前肢下松弛的皮囊中,浮上水面后立即仰游,然后用石块用力将海贝壳击碎,吞食贝肉。......
2023-11-07
(一) 电缆头漏油的原因及处理1.违反敷设规定敷设电缆时,施工人员违反敷设的规定,将电缆铅包折伤或机械碰伤。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制作电缆头、中间接线盒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要求,使扎锁处或三岔口的封焊符合要求。过去一般都是割除缺陷终端头后重新制作,但运行经验证明,这类缺陷是由内压力过大造成的,缺陷形成后,匣体内绝缘胶从裂缝中向外挤出,裂纹部分一般在壳体最大直径部分向下,通常不会使大量潮气或水侵入。......
2023-06-27
0201型瓦楞纸箱上下摇盖的压痕线,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图5-4-5高低压痕线纸箱图5-4-6常见的0201型水平压痕线纸箱瓦楞纸箱抗压强度值是纸箱的关键性指标。首先,高低压痕线纸箱成型后的上下摇盖平整性较好,无明显包角,从受力角度分析,由于高低压痕线纸箱,上下摇盖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因而折叠成型容易且回弹力较小,容易封箱。......
2023-06-27
大多数板翅式换热器都是铜铝结构,初始的应用也是在空气分离装置中。铜铝型的板翅式换热器广泛用于LNG工业,尤其是调峰型的LNG装置。板翅式换热器可以制成多通道的形式,并且成为各自独立的单元,也可以并联增大流量范围。普通的翅片高度为6.3~19mm,翅片的间距约为1.6mm,一个大型的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率达1300m2/m3。板翅式换热器按流动形式,分为图5-16所示的交叉流、相间流及多股流。......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