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这个“礼”就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礼仪规范。礼的具体实施有着很详细的规范,可以约束人的身体行为。初看起来,安分知礼似乎与成才毫不相干。而知礼就如上文所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独立人格,不为外物所动摇,这也是成才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2023-08-14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解读:佛陀直言《金刚经》是一部蕴涵深厚、振聋发聩的上乘经典,而只有立大志、发宏愿的人才能听懂其中的奥义。奉持《金刚经》的先觉者继续为世人解说经义,则不仅能无私地利益他人,也能更大地成就自己,而且还承传、弘扬了世间的大智慧。相反那些目光短浅、执泥俗见而沉迷不拔的人,则又怎能领会与传授《金刚经》呢?因而对于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拥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胸怀和不断超越向前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素质和潜能,日常的言谈举止才会不落俗套、不囿成见,才会清新洒脱、从善如流。常言道: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在至高的真善美的耳濡目染中,成才之道正随着脚步而自然延伸。
寓言五
渔父论道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庄子·渔父》
解读:《庄子》中的这则寓言写孔子受教于渔父,向其请教何为真的问题。渔父回答说:所谓真,就是内心精诚,自然而为,不强迫、不做作、不刻意;就是以天真无伪的态度去待人接物、感味生活、呈现本质,而不在外在的形式和人为的规范上苦苦纠缠、费尽心机。聆听天真自然、功德自成的人生哲学,若有所悟的孔子意欲拜师追随,渔父最后说道:能一起去的人则一起去,彼此始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能一起去的人就不要一起去了,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于是为人处事既真且慎的渔父在劝孔子好自为之后,驾一叶扁舟飘然而去。由此观之,境界迥异、道路歧出的人生样态,或自由旷达、天真不拘,或唯唯诺诺、怯懦平庸。这就务必一方面要勇于革新自我、坦荡胸怀,另一方面还要正本清源、合道同行,善于汲取人文精粹,铸就天地性灵。惟其如此,高洁的品格方能愈久愈坚,不致被流俗所浸染与湮没。
有关成才有道的文章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这个“礼”就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礼仪规范。礼的具体实施有着很详细的规范,可以约束人的身体行为。初看起来,安分知礼似乎与成才毫不相干。而知礼就如上文所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独立人格,不为外物所动摇,这也是成才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2023-08-14
声音造就你的“听觉面孔”人们往往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女性的声音听起来较男性的声音更清楚,而男性的声音则会让人出现幻听现象。亨特还解释说,正是因为女性对韵律使用的增加,或对亲切悦耳的语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声音更为复杂。温柔的声音最美妙、最动听研究表明,温柔的声音是人类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此外,有感情、有柔情的声音也是很美、很悦耳的。都说女人柔美的音色是酒,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2023-07-25
至少,在晚清名臣曾国藩身上的确是这么上演的。这一系列的打击,并没有消磨掉曾国藩的奋斗激情,他闭门不出,卧薪尝胆、咬牙发愤,终于在第七次考试时中了秀才。曾国藩还时刻勉励后人“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需要有持久的恒心,“志大才疏,有心无力,故无成”“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而“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023-08-14
孩子的成长养育中,首先应该拥有的第一理念是“育儿即育己,育己即育儿”。同时,育己即育儿,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结果,不是目的。唯有具备了持续自我教育、自主成长能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3-08-12
所以廖逸斐一度想过要回到原来的学校。好在廖逸斐的任课老师从没有一丝想要放弃他的念头。他们总是当着廖逸斐的面告诉我们,廖逸斐的品德非常好,虽然现在他的考试成绩不拔尖,但是他将来一定不会差,我们要相信他。也正是老师们的善良,廖逸斐很愿意和老师交流,也特别愿意接受来自老师的意见。或许有人想问,廖逸斐的成功能否复制,我的回答是:唯一可以复制的是那份执着。......
2023-11-19
在学习的过程中,女孩也应该采取笨鸟先飞的方式,这样才能为自己赚取更大的优势,才能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所以说,天才也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成就自己,否则就会变成庸才。而原本就很平凡的孩子,就更需要非常地努力,才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天才,所谓的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才能够铸就的。......
2023-11-19
所以,只要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或进步之处,我们就可以自己鼓励自己,我们同样可以更加快乐、更加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小贴士鼓励自己平时要多找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如果有了进步,就要及时给自己奖励。......
2024-08-31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妙行无住分第四》佛陀彻悟之后致力于点化弟子,普度众生,因而佛典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如何传授智慧与掌握真谛的精彩论述。佛陀向弟子须菩提道出了真谛之所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无住”。在佛看来,一个真正伟大的智者应该毫无保留地积极行善,行善的结果自然是给世界带来福祥,而且必须在行善者的心中完全达到行于当行、纯净无私、不沾沾自喜、不谋求回报的精神境界。......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