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文化建设:精准扶贫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精准扶贫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

【摘要】:文化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同步性、不对称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补齐短板。农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短板,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发挥好文化市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当前建设农村文化的着力点,应当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

文化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同步性、不对称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补齐短板。农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短板,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积极推进文化精准扶贫。文化与贫困、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贫困与其说是物质贫困,更多的不如说是文化贫困。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文化贫困是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快推进文化扶贫,重点在于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改造与重构。要建立覆盖全社会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实现社会文化利益共享。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发挥好文化市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列宁毛泽东的城乡文化共建思想告诉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城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共建机制,比如城乡文化联盟的援助机制、城乡文化共建点的建设机制等。当前建设农村文化的着力点,应当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尽管我国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并逐渐加强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等扶助力度,但总体来说,与对工业的投入而言,与对城市的投入相比,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还是十分不够的。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差距较大,城乡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此,必须切实保证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各项来源,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广开文化财源。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文化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推动工程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布局,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动力。同时提高各级领导对于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用好管好文化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资金用于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当然,文化扶贫贵在精准,走文化精准扶贫之路。精准定位帮扶对象,建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传授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乃至价值理念,实现贫困地区文化变迁,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