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间是指地理空间按照环境影响类型的不同特性而划分出的区域。对于环境空间的划分可以考虑两种策略:1)根据环境属性与空间属性间的依存关系和环境作用机理,建立环境属性空间分布模型。2)依据各类法规标准对不同空间区域中环境属性指标的设定,进行环境空间的划分。后者在环境空间划分上主要参考现行的标准法规,科学性和严谨性依赖于既有的规定,容易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干扰,但可操作性较强。......
2023-06-25
南京都市圈总人口约600万。这些人口在各个行政区的分布表现为非均匀状态。其中,鼓楼区作为南京市城市发展最古老的空间之一,其人口密度最高,达到33 350人/km2。紧随其后的是白下区、秦淮区、下关区和玄武区(表4.1,图4.3)。
表4.1 研究范围的人口分布与空间划分
注:根据南京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基本数据,南京11个行政区的总常住人口为717万。在本表格中,由于南京都市圈只包括了六合、浦口和江宁的部分地区,相应地,人口也进行了同比例缩减(该区的原始总常住人口×南京都市圈包含的该行政区面积/该行政区的原始面积)。
图4.3 研究范围的人口密度分布(人/km2)
根据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参考官方关于城市空间的划分,在本书中,南京都市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五个部分:中央商务区(CBD)、内市区(Inner Urban Area)、外市区(Outer Urban Area)、内郊区(Inner Suburb)、外郊区(Outer Suburb)。根据南京的官方文件①,鼓楼区、白下区、秦淮区、下关区、玄武区以及建邺区等六个行政区被划分为市区,剩下的五个行政区划分为郊区。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基本处于地理中心的新街口则是南京市的中央商务区。在本书中,以中山路(中山南路)与汉中路(中山东路)的十字交叉口为中心,将以该点为中心的1km的覆盖范围划定为中央商务区范围;与该中心点接壤的另外三个行政区,即鼓楼区、秦淮区和玄武区定义为内市区;属于市区的剩下三个行政区,即白下区、建邺区和下关区则定义为外市区。根据类似的规则,郊区最外围的两个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也即六合区和江宁区定义为外郊区;剩下的三个行政区(雨花台区、浦口区和栖霞区)则定义为内郊区(图4.4)。
图4.4 研究范围的城市空间划分
有关创意产业时空过程模拟的文章
环境空间是指地理空间按照环境影响类型的不同特性而划分出的区域。对于环境空间的划分可以考虑两种策略:1)根据环境属性与空间属性间的依存关系和环境作用机理,建立环境属性空间分布模型。2)依据各类法规标准对不同空间区域中环境属性指标的设定,进行环境空间的划分。后者在环境空间划分上主要参考现行的标准法规,科学性和严谨性依赖于既有的规定,容易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干扰,但可操作性较强。......
2023-06-25
1)内城区更新1980年代末开始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转型期以来中国城市更新的重要转折点,因其改变了城市更新的运行机制,实现了从福利提供向创造效益的改变[21]。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和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复苏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两次高潮[21]。这些城市性的住宅又与居住大量外来人口的城中村相邻,构成了复杂的郊区居住景观。另外,大学城建设也是城市空间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7-22
艺术嵌入城市空间建筑,将其叙事性在空间序列中表达出来,城市空间整体呈现审美化。文化空间成为审美对象,是文化空间推动城市空间审美化的直接表现。城市空间审美化为本雅明的深刻论述提供了新时代的注解。交通空间审美化,从“去距离感”角度来说,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日常化。城市地铁空间的审美呈现包括地铁空间作为审美目的和审美工具。......
2023-07-25
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变迁的内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40年,涉及广泛且影响深远。其三,市场化推动了政府放松对社会资源的控制,但是伴随的后果是引起了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制度改革中对城市空间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是土地商品化改革。市场化体制环境建立的最大效用在于促进资源配置,增强经济要素的流动性,松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城市空间的高度管制。......
2023-07-25
对于已经通过划拨获得无偿使用的单位来说,空间交换价值的出现意味着原来仅具有使用价值的土地变成了可以交易的资产。但城市空间的主要属性从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移为地方政府带来了获取土地出让金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具有全能作用,空间的符号价值则完全为其所用,为单位模式服务,因而,符号价值体现的是单位模式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3-07-22
在单位模式下,政府充当全能的角色,城市活动系统的不同部分都处于其管理范围之内。从空间来看,在政府统筹城市不同类型的活动过程中,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生产与消费的整合统筹,集中表现为职住接近的空间安排;二是生活消费的多重统筹,集中表现为生活设施的全面配套和土地混合利用。对空间来说,这种观念直接面对的是其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是以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生产的结果。......
2023-07-22
城市漫步是一种文化现象学方法。城市漫步不仅是穿越城市时的行走方式,还意味着对街道和广场上城市景观及其氛围的凝神关注。城市漫步能够提升主体的敏锐感知能力,将艺术作品所隐藏的意涵转化为显性的日常生活表述,与此同时,这也是艺术作品感知力得到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2023-07-25
空间是生活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列斐伏尔以“空间的生产”理论为基石,建构了空间本体论的理论框架。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开宗明义提出了“(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的核心命题。与列斐伏尔不同,福柯并没有将空间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是把空间思想内嵌于对现代性的研究之中。......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