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省略句的性质及其特点

省略句的性质及其特点

【摘要】:省略句是句子的一类。隐含而没有说出来,与没有而说不出来不同;前者是省略句,后者是无主句。省略句所以能省略,是由于我们运用语言时常常遵循经济的原则:“辞达而已矣。”因为“宜于用”,所以省略句只是与一般的不省略的句子结构不同,并不因此就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句子。因此,对于省略句,我们拿它与一般的不省略的句子比较的时候,也可以说它省去了什么;但是不必说它必须补上些什么才能成为正常的句子。

省略句是句子的一类。句子可以分类;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譬如以“句子的用途”为标准,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等;以“句子的作用”为标准,可以分成“叙述句、描写句”等。省略句是以“结构”为标准分出来的一类句子。

省略句所以名为“省略”,是对一般的不省略的句子说的。譬如在问答中,对于问话“你去吗?”回答“去”是省略,因为也可以回答“我去”。与“我去”比较,“去”没有主语,结构不同了。但是从“去”所表达的意思方面看,它前面还有个隐含的主语“我”。隐含而没有说出来,与没有而说不出来不同;前者是省略句,后者是无主句。

省略句所以能省略,是由于我们运用语言时常常遵循经济的原则:“辞达而已矣。”一种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这样说繁琐,那样说简洁,通常我们总是那样说,不这样说。但这也要有个条件,就是要有可以依靠的语言环境。所谓语言环境,大致可以分作三类。第一类是说话时的周围环境。没头没脑的一句“已经到门口了”,会使人莫明其妙;如果大家在屋里预备欢迎一位就要来的客人,听见这样一句,就觉得明明白白。这“等待客人”就是说话时的周围环境。第二类是问答的时候。甲问乙:“你是教四年级的吴老师吗?”乙答:“是。”只一个“是”就能够圆满地表达意思,是靠先有甲的问话。第三类是有上下文的时候。“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这句话分三段,第二段“嫁”没有主语,第三段“是”也没有主语,而能够把意思表达得明明白白,是因为上文刚刚提到“三仙姑”。

有语言环境的帮助,语言可以用简式而不用常式,也宜于用简式而不用常式。因为“宜于用”,所以省略句只是与一般的不省略的句子结构不同,并不因此就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句子。举例说,甲问乙:“你今天晚饭后到大光明去看电影吗?”乙答“去看”,也可以答“我今天晚饭后到大光明去看电影”,我们觉得前者很正常,不正常的反倒是后者。因此,对于省略句,我们拿它与一般的不省略的句子比较的时候,也可以说它省去了什么;但是不必说它必须补上些什么才能成为正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