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课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点、能力点相结合,形成教学设计。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倾向于解惑功能,在师生交流、讨论和碰撞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与提升,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输出者,在讨论碰撞的过程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更新和突破。......
2023-08-06
随着“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教学和评价模式的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地投入语文实践;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该课程标准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典型的学习任务,为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设计与之匹配的学习活动。从语文学科来看,过去强调建构知识体系,学科知识逐点解释、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组合;现在强调的是采用学科任务群的教学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语文教学以任务的形式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随之改变教学观念,该课程标准强调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基础,用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线上线下的融合使得情境创设完成了从学科本位到实践取向的转变。王云峰、孙建辉强调:“只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空中,学生语文学习资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呈现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时,网络互动学习空间的优势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6]
吴欣歆教授指出:“线上教学通常是基于活动来开展的,因此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方式,设计高参与性、高认知性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这些活动都是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做活动时有非常强的投入感。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进入新的认知发展阶段,形成新的认知图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发育。”[7]
有关语文评学教系统的重构的文章
在备课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点、能力点相结合,形成教学设计。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倾向于解惑功能,在师生交流、讨论和碰撞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与提升,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输出者,在讨论碰撞的过程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更新和突破。......
2023-08-06
“整合”这一测评使统编教材指向更为科学的、系统性的语文课程建设,其课程理念的变化、编排体例与课程内容的重构,改变了原先教材所存在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更加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甚至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有效发挥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进统编教材的教学。......
2023-08-06
不同学科在内容图谱的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异。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各核心内容在学科能力点上再进行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看似零散,但清晰地呈现出优秀诗文阅读这个核心内容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这些学习要求进行归类组合,由此形成内容图谱。......
2023-08-06
借助网络平台提升教育质量,以教育大数据改进教与学,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智慧学伴”以学科能力构成模型为基础,选取具有学科能力发展价值的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构建学科知识图谱,研发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系列测评工具和微课资源,并从核心概念、学科能力指标体系、认知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和问题情境等多个维度编码。......
2023-08-06
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语文学科特色,评学教系统指标体系框架由语文学科内容图谱与语文学科能力图谱共同构成。此框架将学科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划分,有利于教师明确评价的领域与具体内容,据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三大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PIRLS、NAEP对阅读素养几项关键要素的界定,也为本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支持。......
2023-08-06
在试卷结构和形式上,渐渐打破以往的知识模块组合,试卷整体上不再按照积累、阅读、写作的知识板块顺序,而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活动化的任务中搜寻、筛选、整合相关语文知识,综合考虑相关情境因素,合理地解决现实问题。评学教相互勾连,预示着课内外学习综合于一体,这也是语文命题考查的重要特点,其要旨是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要能在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2023-08-06
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对学科关键能力活动的“可视化”研究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也是本书后面聚焦研究的内容。高精尖“智慧学伴”平台正是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建模与可视化,把学生的能力结构可视化展现出来,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
2023-08-06
评学教系统中的教与学我们并不陌生。近年来,以评价推动教育改革的方式在很多国家受到青睐。国际上的大规模相关测试主要有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等。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关注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理解、运用、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投入阅读的状况。PIRLS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价,侧重于关注学生由“学习阅读”向“为学习而阅读”这一重要转折所需的素养。......
202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