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书中,对于进入法院的社会主体,诉讼法将之统一称为“当事人”。调解作为法院诉讼过程中的一个场域,当事人在调解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内在支配逻辑,对调解的成败和调解率的高低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离婚案件的争讼过程中,往往卷入当事人的亲属、单位等。在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民事纠纷中,当事人的调解逻辑更为复杂。在婚姻家庭纠纷中,“关系”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具有生活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生活范围的重叠。......
2025-09-29
在调解的行动结构中,法院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那么,法院是否只是一个单纯的审判组织,只以公平正义作为其行动的逻辑呢?从法院的实际表现来看,它尚离这种预设的角色相去甚远。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法院总是在扮演着为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角色。法院的日常运作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其司法管理的官僚化和行政化,严重限制了法院司法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是以行政的逻辑代替了司法的逻辑。[45]在此意义上,中国的法院运作与西方法治理念中所传递的“消极、中立裁判纠纷”的法院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46]
在笔者看来,中国当下的法院是一种在司法逻辑与行政逻辑双重支配下的司法组织。所谓司法的逻辑,简单而言,就是法院的运行应当遵照司法的基本规律。这种司法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官应当具有审判案件的知识与技能,此谓职业化;其二,法官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职业伦理审判案件,此谓公正化;其三,法官应当恪守法律及其规定的程序,此谓守法化。在这种司法逻辑支配下,法院应当消极地应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对于所审理的民事案件,是否调解,应当以当事人的提出为前提。
所谓的行政化,也就是韦伯所说的官僚制(bureaucracy)。通常认为,官僚制是一种建立在等级服从基础上的专业分工,是一种高效的组织方式。有的研究者认为,法院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与我国的集权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一位地方法院的负责人在国家法官学院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就“法院参加联合执法”现象所做的发言:“联合执法对法院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法院是地方的法院,对地方安排的工作,我们作为地方法院是身不由己的,党委或者地方政府交代的事情,我们不能推掉,也推不掉。”[47]这一观点,将法院的行政化、地方化,归因于体制安排,有着很深刻的道理。但是,他并没有就导致法院行政化的体制安排做进一步的点透。在笔者看来,法院之所以具有行政化的运作逻辑,其关键在于其行政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国法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不仅是整个司法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其改革成败更是中国此轮司法改革能否成功的‘胜负手’。”[48]就目前而言,我国法院的认识管理制度,还呈现出“同构性”和“双轨制”并存的逻辑。所谓同构性,是指对于各级、各地的普通法院,都发展出一套数字化的业绩考评体系,普通法官的薪酬、晋升与这一考评体系挂钩。而双轨制,则是指在同一法院内部,出现了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普通法官与法院的领导干部的选拔标准和考核要求有着明显的不同。[49]值得注意的是,对法院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时,分为两种情况:对于庭长、副庭长的考核,主要由以法院院长为首的考评委员会进行;而对以院长为核心的法院领导班子的考核,则是由上级法院和同级地方党委共同进行。通过这种人事安排,我国的法院系统建立了与其他行政机关并无二致的人事制度。(https://www.chuimin.cn)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法院的行动逻辑中,交织着审判逻辑与行政逻辑。一方面,它必须对来自民众的司法诉求予以回应,以保证其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它还必须服从来自政治决策层的整体安排,即所谓的服从大局,为“中心工作”服务。这两种逻辑,在法院改革的各个阶段,相互之间的关系呈现不一。在政治较为开放,或者政治控制较为放松的阶段,审判的逻辑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而当政治的逻辑与司法的逻辑发生冲突时,司法的逻辑往往让步于政治传达下的行政逻辑。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法院的组织体系中,都存在着审判和行政管理的组织架构。组织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之中的一个有机体。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不断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组织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50]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往往策略性地使用这两种逻辑。比如,从20世纪90年代起,法院自身发动的司法改革计划,就是一项以西方现代司法审判制度(尤其是对抗式模式)为参照的职业化变革。[51]在这种逻辑下,调解被视为是一种与现代法治相悖的审判方式。大量诉讼案件进入法院,使得法院的案件压力陡增。传统的调解结案方式,无法实现审判效率的提高。在提高司法效率的语境下,判决获得了更高的话语权。法官在审判案件时,为了节约时间,提高结案的效率,往往采取一步到庭的方式进行审判。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因为司法改革效果不佳,加上来自中央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的提出,法院为了获得政治上的业绩(或者说讲政治),在法院推行调解优先的政策。在笔者看来,可以将法院系统这种逻辑变换的方法,称之为策略主义。
相关文章
在教科书中,对于进入法院的社会主体,诉讼法将之统一称为“当事人”。调解作为法院诉讼过程中的一个场域,当事人在调解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内在支配逻辑,对调解的成败和调解率的高低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离婚案件的争讼过程中,往往卷入当事人的亲属、单位等。在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民事纠纷中,当事人的调解逻辑更为复杂。在婚姻家庭纠纷中,“关系”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具有生活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生活范围的重叠。......
2025-09-29
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终于诞生了。此外,还有刘家兴编写的《民事诉讼教程》,柴发邦、江伟、刘家兴等合著的《民事诉讼法通论》,等等。......
2025-09-29
编录经费预算是为了规划预算期内除直接材料、印制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用之外预计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出版物成本的其他生产费用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非付现成本项目,在计算现金支出时应予扣除。预计发生的编录经费按预算期预计生产图书的总印张数进行分配。分摊率计算如下:分摊率=1 161 000÷=206.488 102除折旧费外,其他各项编录经费均以现金支付。HT出版企业预算年度编录经费预算如表1-10所示。......
2025-09-29
图7-63 压差法测量装置示意图7.4.4.2 铁液量的监测铁液量的监测可分为重量法和高度法两类。该装置通过炉料下降速度间接测量熔化率。图7-67 电阻法工作简图7.4.4.3 熔化率的连续测定常用的熔化率连续测定装置如图7-68所示。图7-68 熔化率连续测定装置的电子线路为了消除监视人员观察仪表的疲劳,另设有由不同颜色的灯光与一个红色灯光蜂鸣器所组成的灯光显示和底焦过低或棚料等报警装置。事实上,在不同炉型和操作条件下,熔化率的变化幅度很大。......
2025-09-29
随着滚动轴承的国际通用化,滚动轴承的名词术语也已国际通用。国际标准ISO5593:1997规定了滚动轴承用词汇的术语及定义,国家标准GB/T 6930—2002将这些词汇和定义译为中文。03 与轴承配置及分部件有关的名词术语。06 与力矩、载荷及寿命有关的名词术语。......
2025-09-29
燃料消耗率的规定与废气排放标准一样,根据社会要求的变化而每年发生改变。车型类别燃料效率规定 主要是按照当量惯性重量规定燃料效率值,对各车型具体进行规定的方法。2010年日本各企业10.15模式平均燃料效率见表11-15。......
2025-09-29
对于三相绕组直流电阻非常相近的变压器,a、c两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受引线的影响最大,因此其不平衡率容易超标。有时即使采用合格的导线,但由于导线截面尺寸偏差不同,也可能导致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再如,某台6300kVA 的电力变压器,其高压侧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过4%,经反复检查发现B相绕组的铝线本身质量不佳。某台SFSLB1—31500/110 型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时发现35kV侧运行Ⅲ分接头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
2025-09-2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资本积累,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投资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投资环境的改善、民间投资活跃、外商投资增多和投资结构变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表5)。分析中国近年来投资结构,有两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表7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结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