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庭黄茂庭,男,生于1924年,是湖北鹤峰县燕子乡清湖村的一个农民。黄茂庭是清湖傩坛有名的掌坛师,其法名叫“黄法灵”。艺成回乡,他受时任坛主信任,成为骨干,大小傩愿戏均有其身影。他10岁开始学习傩愿戏,拜五峰县的艺人周师胜为师,在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刀枪坪学了近一个月,当时学戏的徒弟共有16人。1992年师从黄茂庭学习傩愿戏,主要是在正八出中担任旦角,从艺时间已有20余年,是鹤峰燕子清湖傩愿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
2023-08-04
甘松林
甘松林,法名甘法清。男,1913年生,16岁随师从艺,主要表演角色是小生。
20世纪四十年代,他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杀逃亡湖北,落户于鹤峰县铁炉坪江家湾(铁炉白族乡铁炉村11组)。1975年,因侄子甘英华结婚而迁往湖南长坪乡赤石村。甘松林少年时即为生计开始学艺,曾习医道,后随师父王武斌学演唱傩愿戏,三年时间掌握傩愿戏中生、旦、净、丑及九板十三腔。
多年来,备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是铁炉、江口一带傩愿戏的唯一掌门人。他生前记忆力非凡,可熟背全部法事文疏、灵符、卦诀及全部傩戏唱词道白、舞蹈、音乐,表演技艺高超。带有弟子九人,作为掌坛师,其锣鼓装扮、法器神祇齐全,常年活动在湖北的江口乡于湖南的长潭坪乡交界的高山河谷之中。[15]由于历史等的缘故,其行傩法事的形式较为古老,娱神成分更为浓厚。
甘月义:男,1931年生。1935年岁父亲甘照林乞讨到湖北,落户于鹤峰县铁炉坪江家湾(铁炉白族铁炉村11组),后来由于他二叔甘松林没有儿子,就过继给了他二叔,甘松林是养父。1946年开始跟随甘松林演唱傩愿戏,在傩愿戏中他充当丑角,主要擅长表演开山、姜女下池、杂戏等,同时在生、旦、净的角色中也可以参加演出。
郑海帮:男,1938年生。20世纪60年代拜师于甘松林门下,曾习医术。70年代方随师傅演唱傩愿戏,是甘氏坛门掌门人的大徒弟。在傩愿戏中,他对生、旦、净、丑样样精通,尤其擅长表演正朝中的老生(饰演土地公公)等,可以完成整台傩愿戏,已有40余年的演艺经历,其表演技能高超。
刘运武:男,1931年生。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打花鼓,后拜师于甘松林门下,开始跟着演唱傩愿戏,擅长表演丑角,主演大花脸(开山大王)、丑角二花脸(海鬼)等,同时在整台傩愿戏的乐器中擅长打击钵、锣、鼓等,有几十年的表演经历,具有较高的表演技能。
黄维新:男,1968年生。20世纪80年代拜师甘松林,开始学习表演傩愿戏,他擅长旦角,主要扮演正旦(小姐)、甩旦(丫鬟)。同时负责打击乐器钵、锣、鼓。结婚后十多年一直没参加表演,现尚具备傩愿戏唱腔和演艺的基本技能。
刘际达:男,1948年生。20世纪70年代拜师甘松林学习傩愿戏。擅长乐器演奏,吹笛子、唢呐,拉二胡、京胡,打锣、鼓等。在傩愿戏表演中负责乐器演奏,有几十年的演艺经历,演奏技能较高。
甘英华:男,1953年生。主要负责文字材料整理。20世纪70年代在鹤峰县铁炉乡江家湾小学任民办教师,1975年因婚姻迁往湖南省桑植县长潭坪乡赤石坪村至今。自2001年始从伯公甘松林学傩愿戏。主要在字房帮助书写演唱中所需的文书材料,是甘松林的得力助手之一。
向才斌:男,1971年生。20世纪80年代从甘松林学傩愿戏,自十多岁学习起,已有20多年的演艺经历,在傩愿戏表演中生、旦、净、丑样样精通,且熟练掌握锣鼓乐器。演出中可以做到缺什么角色补什么角色,可做到融会贯通。
罗玉明:男,1973年生。20世纪80年代拜师甘松林学戏傩愿戏。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和表演水平。擅长旦角,尤其是表演正旦中女主角姜女,有模有样。
甘新国:男,1976年生。20世纪90年代开始跟随老太公甘松林学演傩愿戏。有较强的功底,常随其他戏班一起演出,已有20多年的演艺经验,生、旦、净、丑均可表演。擅长旦角,尤其是女旦姜女、菩萨、丫鬟等角色,具有一定实力和潜力。[16]
有关恩施傩戏志的文章
黄茂庭黄茂庭,男,生于1924年,是湖北鹤峰县燕子乡清湖村的一个农民。黄茂庭是清湖傩坛有名的掌坛师,其法名叫“黄法灵”。艺成回乡,他受时任坛主信任,成为骨干,大小傩愿戏均有其身影。他10岁开始学习傩愿戏,拜五峰县的艺人周师胜为师,在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刀枪坪学了近一个月,当时学戏的徒弟共有16人。1992年师从黄茂庭学习傩愿戏,主要是在正八出中担任旦角,从艺时间已有20余年,是鹤峰燕子清湖傩愿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
2023-08-04
坛场就是举行巫傩祭祀活动的法坛,它的形成与道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傩坛也被称为“傩堂”,它的布置与道具的选择、摆放与掌坛师的“流派”有关,也与相关傩戏活动的演出时间、地点或主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系统梳理恩施傩戏傩坛的基本状况之前,应首先就还坛神坛场的布置略作陈述。坛场布置所要使用到的器物较多,较为重要的是“案子”,一般有十五副,故有“七上八下”之说。......
2023-08-04
元朝傩制的记载不多。[22]可见元人乡傩礼已演变成以“灶君”祭俗。在箫鼓喧阗的除夕夜中,有籸盆艳、爆竹声扬、粻糗车船、杯盘灯火等这些融为一体的驱傩民俗风尚。[26]可见在吴莱时代的“时傩”皇家典礼已废除。但皇宫、皇城、乡村等傩俗礼仪迎新辞旧是一致的,祭仪形式却因皇家、贵族、平民身份的不同,以及地方风俗的差异等,而略有不同,如福建境内的“颂花”习俗,可能是指一种说唱艺术形态。......
2023-08-11
至清初以来,由于人口膨胀与生存资源的有限,导致宗族关系日趋紧张,各宗族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互相竞争,从而不断改变乡村的姓氏关系,形成以杨、萧为核心的地域性宗族社会。李兆新与杨之徐关系亦相当密切。李与杨共处堠南中村,两姓关系密切,有着悠久的通婚历史。禁婚,一直被认为是宗族之间关系最恶劣的表现。......
2023-08-30
邓玉书邓玉书,一个质朴的土家汉子,1941年8月出生在边远的恩施市红土乡大河沟村三叉坪组。自他“撑箱子”以来,发展和收徒20余人,现大河沟傩戏团团员均为其弟子。技艺特点邓玉书“口才、身才、心才”俱佳。李平安:男,1936年10月生,恩施市红土乡大河沟村,司鼓。邓胜清:男,1963年8月生,恩施市红土乡大河沟村,生角。......
2023-08-04
全乡52户累计申请扶贫贷款23.6万元,通过自主发展增收脱贫;实施农产品电商营销增收,2018年,村连云电商进驻蒋村,为全乡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搭建平台;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12个贫困村全面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乡村两级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严格按照要求,把扫黑除恶与基层组织建设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23-07-17
宁夏的硅石资源丰富,品种也比较齐全。全区探明硅石矿产地41处,查明硅石资源量245857.422万吨,其中结晶硅用脉石英矿以及冶金、玻璃用石英岩状砂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北段的石嘴山市、银川市,以及中卫市香山地区。宁夏硅石的形成历经十亿年时间。硅石加焦炭和铁屑,通过加热,在高温下冶炼硅铁。宁夏是我国第二大硅铁生产基地。宁夏石嘴山市贺兰山硅石矿集区,硅资源品质及产量居全国前列。......
2023-09-29
码头是一个江湖,也是一幅民俗风情的长卷。这是随着码头搬运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特殊职业群体。一种是固定在码头上,专门为船只装货或卸货;另一种是以码头为中心的挑夫。据统计,清末时川江民船纤夫达200余万人。新人上岗,船老板先要告知禁忌事项。川江号子是川江流域船工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为民歌中的一朵奇葩。......
2023-11-07
相关推荐